陸滿平《企業財務規范運作》
課程名稱 | 《企業財務規范運作》 | ||
課程價值 | 企業是市場經濟主體,是社會經濟細胞,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規范是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要求,也是基礎工程。 | ||
適用人員范圍 | □∨ 企業 □ 政府 | 適用人員層次 | □∨ 高層 □∨中層 |
最適宜的時長 | □ 半天 □∨一天 或 □∨兩天 其它 | ||
課程提綱 一、企業財務規范操作的基礎打造 (1)企業財務規范的主體打造 (2)企業的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財務審計以及原始報表與審計后報表的差異問題 (3)企業改制方案設計中的財務處理與稅收規范技巧與方法 (4)企業實施股權激勵與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5)企業引進PE估值與財務處理 (6)企業出資規范與無形資產及知識產權保護 (7)企業研發費用資本化 (8)企業并購重組中的財務處理核稅收籌劃 (9)企業“體外循環”、“個人卡收款”、“現金交易”、“第三方回款”、“電子商務交易收付”、“跨境電商”、“網紅”、“直播”、“拼多多”、“美團”等財務核算、“中企云鏈云信”、“境外收入”、“實際控制人及董監高銀行帳戶流水”等不規范事項處理。 (10)企業上市前“內外帳”、“會計估計變更”、“會計估計“、”會計政策不一致”、“會計差錯更正”、“會計追溯調整”等不規范事項處理。 二、財務規范運作的重點和難點處理 (1)歷史上未彌補虧損;(2)成本核算、期間費用核算;(3)收入確認(新收入準則下復雜的分門別類情況下企業收入確認的規范處理); (4)理財與投資收益;(5)應收帳款及壞帳準備;(6)資產負債率、資產質量及折舊、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 (7)存貨的會計處理規范;(8)毛利率比較與分析; (9)現金流;(10)對外擔保、未決訴訟、未決仲裁、對外投資、資金占用、信用紀錄等; (11)公允價值;(12)財務績效重大客戶依賴; (13)影響持續經營能力的重要情形;(14)財務經營指標的波動與下滑; (15)委托加工、租賃資產;(16)勞動合同法的執行、勞務外包; (17)執行社保和公積金制度情況; (18)政府補助;(19)非經常性損益; (20)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建設; (21)母、子公司的財務管控; (21)利潤分配。 三、財務管控體系規范 | |||
課程理論支撐體系 1、公司理論;2、公司治理的完善;3、企業管理學術和理論;5、財政部有關財務規范的系列文件政策要求;6、會計法;7、會計準則、8、審計法;9、中國證監會IPO財務審核及否決上市的經驗總結。 | |||
課程引用重點案例: 1、財務不規范案例;2、財政部通報不規范案例;3、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