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8000萬 營銷 人,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營銷同質化、產品過剩、品牌多而雜的21世紀,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今天,該怎樣行動,實現自己營銷職業的發展與突破,我想這是很多人關心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現談點營銷人關心的實質話題,以饗同仁,與之共勉。
那么營銷人該如何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呢?
一、心態決定一切,路永遠在前方--每日
的太陽都是新的。
請回顧一下身邊你認識的營銷人,真正成功的可能并不多吧。不是有權威機構做過評估測算嗎,真正突圍到營銷上層,做出一番成就的精英不過5%。而更多的人要么長年在營銷基層停滯不前;要么已發展到中層做半個管理者,卻難以突破發展瓶頸;要么知難而退,中途轉行;要么自主創業,另辟蹊徑。而我想對前兩類的在職營銷人說:
既然選擇了,就不要輕言放棄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有時勝利源于堅持。
每日 的太陽都是新的,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的--希望是動力之源。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指望讓別人對你有信心--信心是前進的自驅力!
我大學畢業后,曾有希望留校,可當時做了一個重要的抉擇--入行營銷,漂泊商海,追求自己心中的未知藍海。至今無悔,奮斗不止,樂在競爭,樂在其中。
清晰記得在做三個月營銷基層工作后,曾想放棄,哥哥在電話中的一句話“你說不適合,那你適合干什么”點醒了我,我堅持下來了。三月后我做了促銷主管,再三月后做了業務主管,半年后做了部門經理,之后又歷任 銷售 經理、區域經理、大區經理、總經理助理、銷售總監等職,在營銷職場六年時間服務了三家公司。想起來每一步都步履維艱,但目標追求與不懈學習從未改變,也許這是我不斷進步,并小有成就的關鍵所在吧!我有個原則:方向正確,不管怎么變,只要路線是“向上的”就是好的!
現在想來,營銷的一大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創造性,這里沒有固定的程序可操作,沒有不可動搖的營銷手段與方法;有的是瞬息萬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是純粹的“動感地帶”;是成王敗寇,是以業績論英雄的“營銷亂世”。
有為之同仁,請適應營銷之變,并為心中的追求目標不懈努力;多加歷練,經歷是一種財富;不斷學習,學習力是核心競爭力;堅持就希望永存,成功可待。
二、實戰固然可貴,可創造出實效才算貢獻價值
實戰經歷、經驗,是營銷人最值得珍惜的寶貴財富,也是重要資本之一。尤其是擁有實戰經驗的 經理人 和 營銷策劃 人,實戰經驗更是活水之源,立業之根。
筆者認為,實戰就是實操能力,是實現那驚人一躍,臨門一腳的營銷關鍵,是一種實現品牌核心價值的營銷過程。而實戰最終的目的是要見實效,沒有實效就稱不上真正的實戰。
我在任職陜西某知名白酒企業任大區經理時,深有感觸。該企業是本土行業內的翹楚,其營銷盈利模式與精細化運作、精準化營銷都是領先的,而現象是就連總經理都經常出現在市場一線,實地調研本品銷售狀況,了解競品動態,檢核月度重點工作的執行情況,與經銷商與公司團隊成員深度溝通,然后在當天迅速召集本區域主要負責人開分析總結會,重點進行實效結果評估,明確改進關鍵點并量化指標,責任到人。老總的這種工作作風令我非常欽佩。這種自上而下的帶動效果顯而易見,形成的氛圍就是每個人都從市場中獲取話語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現在想來,有的只是感恩,是那幾年的再歷練幫我認識到了營銷實效性的重要,養成了凡事抓結果的理念和習慣。營銷不是花瓶擺設,好看沒用,要見效;營銷最忌諱假、大、空;戰略固然重要,而最終決定戰役勝負的是戰術。如果你很努力,也有思想,但就是缺少可行性方法、手段,制定的方案又不能落地,那你當然很難得到提升,因為你沒能把好的思想轉化為現實的價值,業績沒有實質突破。
轉變觀念,透過現象抓本質,營銷實戰中多問一下自己:你有可行性方法和手段解決問題嗎?
實戰要實現的也只是實效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