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你所不知道的老干媽:“干媽式管理”

    管理案例 24
     凌晨3點,從貴陽龍洞堡機場出來,道路兩旁的大部分樹木樓房都湮沒在黑夜中。唯一還亮著的,是一棟高樓頂上“老干媽”三個紅色的霓虹燈字,它背后,是一排燈火通明的廠房。

      每一天,這里都會生產出大約130萬瓶辣椒醬,由始終等候在廠區的卡車拉走進入 銷售 渠道,然后迅速被發往中國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娃哈哈貴州分公司一位渠道經理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媽’,它最大的意義是提高了華人對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改變了華人的口味。”

      作坊時代的“老干媽”雖然產量很小,但光靠龍洞堡周邊的涼粉店已經消化不了,她必須開拓另外的市場。陶華碧第一次感受到經營的壓力。

      陶華碧用了一個“笨辦法”:她用提籃裝起辣椒醬,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

      一開始,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都不肯接受這瓶名不見經傳的辣椒醬,陶華碧跟商家協商將辣椒醬擺在商店和食堂柜臺,賣出去了再收錢,賣不出就退貨。商家這才肯試銷。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紛紛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脫銷了。陶華碧開始擴大生產,她給二玻的廠長毛禮偉打了一個的電話:“我要一萬個瓶子,現款現貨。”

      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陶華碧永遠是現款現貨,“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從第一次買玻璃瓶的幾十元錢,到現在日銷售額過千萬始終堅持。“老干媽”沒有庫存,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只有高達十數億元的現金流。

      “這三個字太難了,太復雜了”

      陶華碧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驚人,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媽”也只有簡單的賬目,由財務人員念給她聽,她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然后自己心算財務進出的總賬,立刻就能知道數字是不是有問題。

      1997年8月,“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工人增加到200多人。陶華碧要做的不再僅僅是帶頭剁辣椒,財務、人事各種報表都要她親自審閱,工商、稅務、城管等很多對外事務都要應酬,政府有關部門還經常下達文件要她貫徹執行。除此之外,她還經常要參加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有時還受命上臺發言。

      從部隊轉業到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的長子李貴山得知她的難處后,就主動要求辭職來幫母親。雖然此時的陶華碧已是小有名氣的生意人,但她還是覺得李貴山辭掉“鐵飯碗”來幫助她是“秀才落難”,故極力反對,無奈之下,李貴山只能“先斬后奏”,先辭掉工作才找到陶華碧,成為“老干媽”的第一任總經理。

      有高中文化的李貴山,幫陶華碧做的第一件事是處理文件。一個讀,一個聽。聽到重要處,陶華碧會突然站起來,用手指著文件說:“這個很重要,用筆劃下來,馬上去辦。”

      王武和謝邦銀介紹,陶華碧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驚人,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媽”也只有簡單的賬目,由財務人員念給她聽,她聽上一兩遍就能記住,然后自己心算財務進出的總賬,立刻就能知道數字是不是有問題。

      需要簽字的文件,陶華碧就在右上角畫個圓圈——這是她從電視里看來的。李貴山覺得這樣很不安全,他在紙上寫下“陶華碧”三個大字,讓母親沒事時練習。陶華碧對這三個字看了又看,一邊搖頭,一邊為難地感嘆:“這三個字,好打腦殼哦(貴陽話:太難了)!”但為了寫好自己的名字,她像小孩子描紅一樣一筆一劃地整整寫了三天。

      有人問她練字的感受,陶華碧用她的“特色語言”總結說:“比剁辣椒難、比剁辣椒難”。三天后,當她終于“描”會了自己的名字時候,高興得請公司全體員工加了一頓餐。

      直到現在,“陶華碧”是陶華碧認識的僅有3個字。

      “我自己是老土,但你們不要學我一樣”

      “老干媽”沒有董事會、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只有5個部門,陶華碧下面就是謝邦銀和王武,一個管業務,一個管行政。謝邦銀笑稱自己就是個“業務經理”,因為總要撲到一線拼命。

      1998年,在李貴山的幫助下,陶華碧制定了“老干媽”的規章制度。理財周報記者沒能得到這份制度的原文,但謝邦銀說他們沒有員工手冊,所謂的規章制度其實非常簡單。只有一些諸如“不能偷懶”之類的句子,更像是長輩的教誨而非員工必須執行的制度。

      就靠這樣一套如美國憲法般沒改過一個字的簡單制度,“老干媽”11年來始終保持穩定,公司內部從來沒有傳出過什么問題。

      “陶華碧有自己的一套,你可以叫作‘干媽式管理’。”貴州大學講師熊昉曾作為記者多次采訪過陶華碧,他說:“比如龍洞堡離貴陽市區比較遠,附近也沒什么吃飯的地方,陶華碧決定所有員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從當初200人的小廠開始,‘老干媽’就有宿舍,一直到現在2000人,他們的工資福利在貴陽是頂尖的。”

      在陶華碧的公司,沒有人叫她董事長,全都喊她“老干媽”,公司2000多名員工,她能叫出60%的人名,并記住了其中許多人的生日,每個員工結婚她都要親自當證婚人。

      除此之外,陶華碧還一直堅持她的一些“土原則”:隔三岔五地跑到員工家串門;每個員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禮物和一碗長壽面加兩個荷包蛋;有員工出差,她像送兒女遠行一樣親手為他們煮上幾個雞蛋,一直送到他們出廠坐上車后才轉身回去;貴州過年過節時,有吃狗肉的習俗,陶華碧特地建了個養狗場,長年累月養著80多條狗,每到冬至和春節就殺狗供全公司會餐。

      除了“干媽式”管理之外,陶華碧在公司結構設置上也有自己的特色。“老干媽”沒有董事會、副董事長、副總經理,只有5個部門,陶華碧下面就是謝邦銀和王武,一個管業務,一個管行政。謝邦銀笑稱自己就是個“業務經理”,因為總要撲到一線拼命。

      1998年開始,陶華碧把公司的管理人員輪流派往廣州、深圳和上海等地,讓他們去考察市場,到一些知名企業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她說:“我是老土,但你們不要學我一樣,單位不能這樣。你們這些娃娃出去后,都給我帶點文化回來。”

      2005年,李貴山離開總經理崗位,總經理職位空懸了一陣后, 職業 經理人 王海峰上任,現任總經理謝邦銀時任總經理助理。而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李貴山在“下課”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都只是掛名,不再參與公司管理。

      “老干媽”的管理團隊,大概是中國目前大型企業中最神秘的一支,陶華碧對他們的一個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訪。坊間對這支團隊的評價大致為:忠誠、勤勉、低調。而其長子李貴山離職的原因,一直是一個謎。

      “政府也很困難,我們不借了”

      創業期間,陶華碧從來沒有和銀行打過交道,唯一的貸款是在她發達之后,銀行不斷托人找上門來請她貸款,卻不過情面才勉強貸的。

      2001年,為了進一步擴大規模,陶華碧準備再建一處廠房。當時,公司大部分資金都壓在原材料上,有人建議她找政府尋求幫助。南明區委很重視,立即協調建行給她貸款。協調好以后,區委辦給她打來電話,讓她到區委洽談此事。

      陶華碧帶上會計來到區委,乘電梯到區長辦公室所在的三樓。因為電梯很舊,門已經壞了,陶華碧走出電梯時,一不小心被電梯門掛住了衣服跌倒在地。

      陶華碧爬起來后,隨行人員以為她要發火,誰知她卻說:“你們看,政府也很困難,電梯都這么爛,我們不借了。”

      隨行人員還以為她是在開玩笑,她卻嘆了一口氣,說:“我們向政府借錢(編注:陶華碧不知道政府協調銀行貸款是什么意思,以為就是向政府借錢),給國家添麻煩。真不借了,我們回去。”

      創業期間,陶華碧從來沒有和銀行打過交道,唯一的貸款是在她發達之后,銀行不斷托人找上門來請她貸款,卻不過情面才勉強貸的。貴陽市商業銀行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陶華碧對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就是想找我點利息錢嘛。”

      “難道我還要怕假貨嗎”

      孫國強現任貴州省副省長,他能和陶華碧順暢地交流,可以用非常直白的話把一些經濟學的東西說的讓陶華碧能聽懂,還愿意照著做,陶華碧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許多重要決定,可能都受過孫國強的影響。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老干媽”品牌廣為人知。但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東西好賣了,仿冒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貴陽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邦銀告訴記者,2009年“老干媽”銷售額預計為2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超過4億元。

      62歲的陶華碧和她的家族擁有“老干媽”超過90%的股權,她是這個“辣椒醬帝國”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11月22日晚,在貴陽小十字的一間咖啡館里,“老干媽”總經理謝邦銀和董事長辦公室主任王武接受了記者采訪。

      “董事長授權我們回答一些問題。”他們特意強調了這一點。在整個采訪過程中,這兩個30多歲的年輕人顯得非常謹慎,對任何涉及到陶華碧個人的問題總是斟酌再三才會回答。

      “那這些窮學生到哪里去吃飯”

      陶華碧對凡是家境困難的學生所欠的飯錢,一律銷賬。“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錢不夠的學生,分量不僅沒減反還額外多些”。

      20歲那年,陶華碧嫁給了貴州206地質隊的一名地質普查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丈夫病重期間,陶華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慣也吃不起外面的飯菜,就從家里帶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醬拌飯吃。經過不斷調配,她做出一種“很好吃”的辣椒醬,這就是現在“老干媽”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沒有收入的陶華碧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晚上做米豆腐(貴陽最常見的一種廉價涼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里賣。

      由于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當時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買到。每次需要采購原材料時,她就背著背篼,趕最早的一班車到油榨街去買。由于那時車少人多,背篼又占地方,駕駛員經常不讓她上車,于是她大多數時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買完材料后,再背著七八十斤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由于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現在,她的雙手一到春天還會脫皮。

      1989年,陶華碧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貴陽公干院的大門外側,開了個專賣涼粉和冷面的“實惠飯店”。“說是個餐館,其實就是她用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石棉瓦搭起的‘路邊攤’而已,餐廳的背墻就是公干院的圍墻。”當時餐館的“老主顧”韓先生20年后對這個餐館的記憶依舊清晰。

      陶華碧做的米豆腐價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常常光顧。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學生因為無錢付賬,賒欠了很多飯錢。陶華碧通過了解,對凡是家境困難的學生所欠的飯錢,一律銷賬。“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錢不夠的學生,分量不僅沒減反還額外多些。”韓先生回憶道。

      在“實惠飯店”,陶華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醬拌涼粉,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后,還要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麻辣醬。后來,她的涼粉生意越來越差,可麻辣醬卻做多少都不夠賣。

      有一天中午,陶華碧的麻辣醬賣完后,吃涼粉的客人就一個也沒有了。她關上店門去看看別人的生意怎樣,走了十多家賣涼粉的餐館和食攤,發現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紅火,陶華碧發現了這些餐廳生意紅火的共同原因——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醬。

      1994年,貴陽修建環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龍洞堡成為貴陽南環線的主干道,途經此處的貨車司機日漸增多,他們成了“實惠飯店”的主要客源。陶華碧近乎本能的商業智慧第一次發揮出來,她開始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大受歡迎。

      貨車司機們的口頭傳播顯然是最佳廣告形式,“龍洞堡老干媽辣椒”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為了嘗一嘗她的辣椒醬,專程從市區開車來公干院大門外的“實惠飯店”購買陶華碧的辣椒醬。

      對于這些慕名登門而來的客人,陶華碧都是半賣半送,但漸漸地來的人實在太多,她感覺到“送不起了”。1994 年11月,“實惠飯店”更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米豆腐和涼粉沒有了,辣椒醬系列產品開始成為這家小店的主營產品。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30|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精品产露脸自拍|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这里是免费|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四虎8848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午夜一级日韩精品制服诱惑我们这边|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