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章全文:
中國的小米科技是一個創業童話。在創立不到3年內,這家智能手機廠商的估值就達到40億美元,并贏得了粉絲“蘋果式”的崇拜。在小米手機的發售日,一些粉絲甚至不顧工作,請假購買這樣一部手機。
小米創始人雷軍的穿著就像職業生涯后期的喬布斯,牛仔褲加黑色上衣。小米定價適中的高端智能手機模仿了蘋果的 營銷戰略 ,使產品顯得與眾不同,從而吸引了狂熱的粉絲群體。
在創立小米之前,42歲的雷軍曾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早期的重要投資人,同時也是卓越網和多玩YY等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卓越網已被亞馬遜收購,而多玩YY則于近期完成了IPO(首次公開招股)。
雷軍出生于湖北仙桃。他的家鄉誕生了多名奧運會體操冠軍,但卻不以科技行業創業者而知名。雷軍不愿與喬布斯做對比,但承認蘋果的理念給他帶來了靈感。
他表示:“中國媒體稱我是中國的喬布斯。我認為這是一種恭維,但這樣的比較給我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小米和蘋果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小米基于互聯網,我們的工作與蘋果并不相同。”
產品熱銷及粉絲
在10月份推出之后,小米已經售出了30萬部最新款手機。小米MI2的硬件參數類似三星Galaxy S III和蘋果iPhone 5,但最高配價格為370美元,僅僅是iPhone 5的一半。
聯想、中興和華為等中國大型智能手機廠商通常與運營商合作,大批量 銷售 智能手機。與此不同,小米主要通過互聯網,小批量銷售產品。
這種小批量銷售的策略導致市場需求被抑制,帶來了免費而明顯的營銷效果。10月30日放出的第一批5萬部手機在不到2分鐘內一售而空,隨后批次的產品也都在幾分鐘內賣完。
雷軍的微博已有近400萬關注者,許多關注者在雷軍的微博中討論小米的新產品和發布時間。雷軍表示:“我們并不是一家追求銷量的公司,我們追求用戶滿意度。我們希望通過多種方式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雷軍的目標是打造獨特的中端品牌,并希望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這一目標。他的這種方式獲得了投資方的支持。今年6月,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雷軍投資圈的一些朋友對小米投資了2.16億美元,對該公司估值則達到40億美元。
小米投資方、啟明創投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中國已準備好迎接自己的蘋果、HTC和三星。中國市場足夠龐大,有足夠多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和手機用戶。因此,國內品牌打造自己的移動生態系統很有意義。”
小米創立于2010年4月,但直到2011年10月才開始銷售智能手機。該公司今年將售出700萬部手機,遠遠超過最初的目標200萬部。小米目前已經盈利,并預計今年營收將達到130億元人民幣(約合20億美元)。
雷軍表示:“我們的產品僅僅銷售了一年就實現了20億美元銷售額。這很了不起。”他同時表示,小米并不考慮在未來5年內 上市 。
童士豪表示,目前小米的凈利潤率為10%。這意味著該公司今年的凈利潤將達到2億美元。
24歲的會計師莫曉華(Mo Xiaohua,音)是小米的粉絲,他近期購買了第一部小米手機。對于許多使用小米手機的人來說,可訂制主題和每周軟件更新是一個重要吸引力。莫曉華表示:“我喜歡小米,在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中,小米最有價值。既然我們已有這么好的中國品牌手機,我們需要支持它。”
產品設計遭詬病
小米并不缺乏批評者。批評者認為,在中國市場,智能手機想要取得成功要么需要龐大的銷售渠道和極高的銷量,要么就需要憑借出眾的設計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因此,小米最終將走向消亡。
小米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價格和較高的硬件參數,而非產品設計。RedTech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邁克爾·克萊德寧(Michael Clendenin)表示:“在當前的行業中,各家廠商粗制濫造一些‘黑色扁平設備’,或許拿出10部手機都是如此。小米并不突出。目前,市場被兩大因素推動:其一是高銷量,其二是強大的品牌。”
中興和華為今年的智能手機銷售目標分別為3000萬部和6000萬部。這兩家公司以往主導了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目前正在開拓中端市場。
中興表示,今年將推出11款價格1500至2500元人民幣的中端智能手機,多于去年的6款。蘋果上周五也開始在中國銷售價格適中的iPad mini。克萊德寧表示:“1年前,小米是媒體關注熱點,但目前的問題在于,中興、華為和魅族均推出了類似價格的產品。”
根據Gartner的數據,中國今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智能手機銷量達到1.65億至1.7億部,高于去年的7800萬部。分析師指出,如果希望進一步發展,小米應當提高銷量,解決技術問題,以及更好地提供售后服務。
北京 咨詢公司BDA董事長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參與中端市場的一大挑戰在于,你將面臨激烈競爭。”不過雷軍堅定地認為,他將證明這些看空者是錯誤的。他表示:“在這一行業,最重要的是受到消費者歡迎。如果獲得消費者的歡迎,那么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