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郭朝暉 :創新的三個階段

    戰略管理 28
    郭朝暉

    郭朝暉 原寶山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優也科技信息公司首席科學家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工業大數據》《從自動化到智能化》

    創新要取得成功,必須從原理開始,還要邁過兩道鴻溝,一道是從原理到技術成功,一道是從技術成功到經濟成功,在做創新的時候就要盡可能的把這兩個問題全面地看到,這樣創新的風險才能減小。

     -- 郭朝暉

    為什么理論水平高的往往實用性差?

    為什么實用性強的往往理論水平低?

    為什么預想中的困難往往不難;真正的困難又往往在預料之外?

    為什么科研計劃往往難以落實?

    ......

    以上困惑不僅是我一個人遇到過,許多從事創新工作的人,或多或少的總是遇到。

       創新的三個階段    

    對于企業的創新,我特別欣賞創新理論之父熊·彼特的觀點:發明并不等于創新,只有將發明用于經濟活動并取得成功才叫創新。企業創新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否則就不是企業所追求的;創新要對經濟、對社會發展有所貢獻。

    這樣看來,創新就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技術原理的提出,非常接近于發明;

    第二階段,技術成功;

    第三階段,經濟成功。

    創新要取得成功,必須從原理開始,還要邁過兩道鴻溝,一道是從原理到技術成功,一道是從技術成功到經濟成功,在做創新的時候就要盡可能的把這兩個問題全面地看到,這樣創新的風險才能減小。這兩道溝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呢?可以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中國的農民曾經用手扶拖拉機上的引擎做成了一個能飛的飛機,空客A380也是飛機,他們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但是難度卻是天壤之別,這就是從原理到商業成功的區別。為什么要強調這種區別?因為大家注意到,國內很多的創新工作,止步于原理,往往做出一個原理之后,就可以憑此拿獎并開始做別的事情,其實距離成功還有十萬八千里。如果這種風氣得以鼓勵的話,中國的創新是沒有辦法達到實用程度的,對國家的科技進步也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我特別強調,這兩種創新是有巨大的不同的,而企業關注的一定是商業的成功的創新。從技術原理到經濟成功的這兩道鴻溝往往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跨過,有時是幾十年,有時是幾百年,即便是短期的話也往往是幾年,所以中間的時間差是非常大的。

        先進的東西不實用 實用的東西不先進     

    由于從原理到經濟成功的中間存在著時間差,取得經濟成功的時候,會覺得這個技術很實用,但發現技術原理在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依據的原理似乎并不先進。反之,一個技術原理,可能要在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之后才能取得經濟成功,先進的原理并不實用。由于時間差的緣故,這樣的現象是很普遍的。

    短暫、理想狀態下的功能能夠實現,就叫做原理成功,但是原理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除了在常規的情況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在一些極端的條件下都取得成功。因為在極端的條件下,有可能存在安全方面的問題,存在非常大的危害。特別是高科技,必須在各種場景下都能用,同時需要長期的、有安全性的保證,需要穩定的保持功能,經過了這樣的檢驗,才能說技術上是真正取得成功了,才有可能進一步走向經濟成功。

    所以從原理到技術成功,差別在于各種場景是否都能用,是不是長時間的都能保持功能,這才是其本質性的差別。

    這個差別到底有多大?在我看起來越是高科技差別越大。高科技的成敗可以叫做“千里之堤毀于一穴”,如果把大堤上的每一個蟻穴都關照到,都除掉,這樣的系統才能穩定。有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充分說明了這方面的道理。

     一個例子是神州飛船的成功。據我所知,它做到了精益求精,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才能保證最后的成功。曾經在裝配過程中,裝配人員的一根頭發掉了進去,這本來是一個微乎其微的事情,但整個工作就因為這件事情停止??茖W家研究一根頭發會導致什么樣的危害,研究了很長時間之后,證明了這個東西不會有危害,才繼續進行裝配,反之,如果有危害可能要拆掉重新開始。就是這樣一絲不茍的精神,一根頭發都不能放過,所以才能成功。

    一個反面的例子,在高鐵商用化之前,中國曾經開發過“中華之星”動車組。各方面的性能已經調試的非常好,但在驗收時,當它行駛到距離終點100多米的時候,軸承報警,因此鐵道部對它的可靠性持懷疑態度,最終否決了這個幾十億投資的大項目。這個項目沒有走向成功,就是因為這么一個細節導致了失敗。

    我在工廠工作的時候,曾經開發過一個控制軟件。這個軟件的原理很簡單,用20行代碼就可以寫清楚,但這個軟件有3000行的代碼。多了100多倍,怎么多出來的?如果正常情況有一種的話,至少會有10種不同的、異常的或者不正常的場景,我的這個控制軟件,不僅要告訴用戶正常場景下應該怎么做,還必須告訴用戶非正常場景下應該如何處理,所以,代碼就擴大了一個數量級。

    所以,從一個原理到一個實用的技術,中間的工作量差了兩個數量級,這是很正常的。成百上千篇的論文告訴大家正常情況下如何做,卻很少有人會講清楚異常情況下如何處理,真正的難點也在這里,更多的工作量也在這里。

    實用的技術往往未必有多深的理論水平。曾經,蘋果公司想做一條測試線,精度之高以至于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到,后來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找一個廠家做2000根測試線,從中挑出兩根合格的就可以用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保證每一根都做得合格,那就從更多的產品中挑選,成本雖高,但是比重新研制一臺設備要經濟多了。

    我曾經參觀德國一家為航天局提供產品的小企業,當時隨口問,你們的產品用在空間站上,如何保證長時間不出問題呢?他們只簡單的回答了一句,說用了瑞士一家公司的電阻絲。就這樣一個知識:因為知道誰做得好所以選用誰的產品。大家不要小看這樣的知識,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用什么樣的部件、什么樣的供貨商,是一個可能就會決定成敗的細節,這些細節可能都是經過大量的失敗、血的教訓才能得到的。如果企業里有100條類似這樣的知識的話,別人在跟著學的時候,不一定學得到,這里沒有理論,但靠長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積累到的。這些知識,不見得有很深的理論的基礎,但往往是最重要的成功之所在。

    反之情況也是一樣的,先進的東西不一定實用,這樣的案例非常之多。上個世紀末,中國科學家曾經把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評為世界十大科技成就之一。當時這個計劃是把66顆衛星發射上天,不使用地面的基站,直接用衛星電話,非常先進。但這個計劃不到兩年時間就徹底失敗了,為什么?經濟可行性有問題!這樣的手機打電話有好處,可以在沙漠里打,在海洋中、深山里都可以打電話,問題是人的一生有多長時間在這樣的條件下打電話呢?另外,會需要更高的成本,維護上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用戶是要考慮投入產出比的,一個好的技術沒有用戶的支持,是不可能達到經濟成功的。

    先進的技術不實用,這種現象不是偶然,是非常常見的。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 综合91在线精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综合日韩|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精品少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卡顿|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