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企業的單方面的描述,可能會誤導投資人;同樣,靠單個投資人的20-30分鐘的面試或幾分鐘的閱讀來給企業定價,也可能誤判企業價值;不管這個投資人或項目經理的經驗多么豐富或者根本沒有行業經驗。靠感覺投資,而不是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的,容易出現失誤;采用市盈率的方法估值,又不適合產生規模收入前的企業。
在對一家企業投資前,投資者可以在更長的時間起點上開始對他的監測,對計劃執行實現的各個環節和結果加以檢查驗證。并且進一步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綜合指數,來反映出不同的企業在不同時間段上的價值,從而可以進行科學的有依據的投資。
一、 階段性細分
早期的企業較難估值,但是仍然可以用一些指標來反映他的進程升值。對創業初期的企業進行階段性細分,即使企業沒有盈利甚至沒有收入而只是處于開發階段,也應該對它有更準確的估值。如一家軟件企業,即使是處于研發狀態,但是在不同時間階段,它的估值也應該是不一樣的。軟件研發的一般進程如下:創意—需求分析—構架設計—開發結束內部聯調—外部聯調—規模用戶測試—服務器壓力模擬測試—正式向市場推廣
如果每個階段給10分,那么完成整個軟件的開發是100分。如果以上進程結合時間來考察,還可以同時考察出主要創始人的領導及預測能力和開發團隊的
執行力
;如上述過程計劃是1年,如果是正好1年完成,那么就是100分,如果是提前3個月完成,就給加20分,如果推遲3個月完成就減去相應的分數。
產品的研發研發完成后就是推向市場,市場開發也可以按照計劃來考察他們的逐項能力,如完成市場計劃的30%——50%——100%,則相應的分數分別是30分-50分-100分。提前或推遲完成都要加分或減分。
還有一些特殊的加減分情況,比如,研發還沒有完成就已經有客戶訂購了,那就要加分,這也說明了企業或領導人的市場超前意識;如果市場推廣計劃時間過半還一個客戶也沒有,那么該企業的市場推廣能力就是零分
二、更為清晰的階段性溢價
企業每完成一個階段則在原來估值的基礎上增值20%-30%,大的階段或重要成果提前完成則30-50%。如此,只要企業在持續運轉并有相應的成果,就會順時產生溢價,而且溢價的時間點和規律清晰可見,使投資人有據可依,減少盲目投資。
三、 通過簡化考核數據指標進行合理的估值
除上述幾項指標之外,在結合一些其他指標,采用大約十個方面的約四十項指標,就可以獲得企業綜合估值。從而科學地合理地反映出中小企業的發展成功規律。
四、 建立
企業管理
數據庫
在建立和保存以上簡化的考核指標的基礎上,結合其他一些企業管理要求,就可以建立一個準確的企業管理數據庫,同時實現對數千家以上的企業進行動態跟蹤,在線管理,要求數據每月或經常更新。這樣可以使企業的管理更加規范化、標準化、透明化,同時也就提升了他們的管理水平。
以上監測只是他們報來計劃,我們對照,無需知道他的具體開發過程和方法,市場情況也如此,企業也無需擔心相應的商業秘密外泄。
通過這種投資引導的方式把企業大量保存在數據庫,既可以使發現優質項目的機會大大增加,還可以在雙方都需要的時候在第一時間介入,降低溝通和發現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極大的建立對其他創投公司的競爭優勢,誰手里有更多的優質的潛力企業,誰就有機會能跑的更遠。
五、 創建網絡平臺
目前的以上的指標和數據,都需要創業者和投資之間有一個能即時聯系的網絡平臺,從而保證數據和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這也能大大的節約雙方溝通成本,提高溝通效率。
六、 依靠時間進行篩選
利用時間篩選機制,自然優勝劣汰,以過濾掉不必要的風險。 一般中小企業的生存周期是3-5年,生存的幾率也只有20-30%,大量的企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由于各種原因自然死亡。我的這一整套設計,正好可以避免陷入這些不必要的風險之中,同時也保證了那些存活下來的優質企業不會從我們手頭溜走,讓別人搶了先機,因為第一,我們對他進行過相應的評估。第二,網絡平臺我們保持了和他的在線聯系。第三,時時更新的數據反映了他的企業經營狀況。
七、 創建非
上市
企業的資本交易平臺
經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和運作經營積累,可以創建出一個資本隨時都可以進入和退出機制和平臺。在產品完成期、市場推廣期和規模收入期,每個階段都有估值,都可進行規范的股權溢價交易,每個階段的股份持有者都可選擇出售或增持,都可以獲得階段性收益,同時這種階段成功的企業不斷獲得下一筆發展資金。加入的企業還有其他評定參數,并且有相應的記錄。
八、 資金的使用比例及方向
早期最好全部采用系統直接控制的資金,第二期可使用30%左右的系統外部資金,第三期可以使用50%左右的系統外資金。系統募集的資金在不同的階段需要5000萬-5億。超過此數字可另設管理機構,分配到不同行業。
創新的科學的創業投資管理體系
- 上一篇 > 溫州民資私募潮
- 下一篇 > 中國PE行業:不差錢,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