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營銷員如何“討好”自己的上司呢?這里排除吃請、行賄等投領導所好的腐敗行為,也排除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諂媚”行為,只談正常的營銷員“經營上司”的渠道。再說了,通過腐敗和諂媚而得到的提升是絕對不會長久的,提拔你的這個上司也只能是“混蛋一個”,提拔了又能怎么樣?因為這個公司也應該是個“短命公司”。
一、用數字說話。
很多事情都可以“沒有功勞,還有苦勞”,但營銷不可以!營銷是用數字說話的,數字最有說服力。一個屢次完不成公司任務的營銷人員,想得到上司提拔是不可能的,說什么好聽的也沒有用。你連自己份內的事情都做不好,連“自留地”都荒蕪一片,如何領導別人呢,如何服眾呢,如何能讓別人信任呢?
所以,營銷員要想“討好”上司,首要的條件是數字過硬,這是基礎,也就是說要把自己的業務做得相當優秀才行。
二、加強自身 執行力 的培養。
兩個不同待遇年輕人的故事:
甲和乙同在一個公司供職,甲比乙的職位和待遇都要高很多,乙很不服。就去找上司。上司對乙說:“請你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有什么賣的?”乙回來向上司匯報說,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乙又跑到集市上:“40袋。”“價格是多少?”乙往返集市多次。
這時,上司讓乙坐在旁邊,讓他看甲如何去做這件事情。甲很快從集市上回來,匯報說,集市上有一個老農在賣土豆,共40袋,價格是多少;這個農民一個小時后還會弄來幾箱西紅柿和芹菜等,是不是我們也一起買一些。甲因為自己的執行力而得到領導的賞識肯定是情理當中的了。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營銷員的執行力決定了他的命運。所以對于慨嘆“生不逢時、命運不公”營銷員來講,有必要清醒地剖析自己,是不是執行力出了問題,而讓上司不敢委你以重任?
三、為上司出謀劃策,幫助上司分憂解難。
現代營銷是團隊營銷,領導的思路一般情況下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獨斷專行的管理方式是很難行得通的。所以,下屬的建議、意見和想法對于上司的正確決策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于是很多上司會非常尊重有想法、有見地的下屬,因為他們的出謀劃策能為領導的決策起到參考作用;而幫助上司分憂解難的下屬,上司在其職業生涯中,一定會對其發展鼎力相助的。
那么,下屬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公司的管理中來,為公司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樣就可能得到領導的重視,進而賞識,進而提拔,進而重用。
四、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正視問題。
責任分兩種:一種是第三條中為上司分憂解難的“責任”,另一種是營銷員犯了錯應該承擔的“責任”。
有為數不少的人出現問題,會馬上尋找客觀原因,以讓自己承擔的責任盡量減少,而不是采取積極謙虛的態度從主觀發現問題。這不得不讓上司搖頭和惱火:明明是你錯了,卻有一萬個理由在等著解釋,凡事自以為是,一次兩次可以,但次數多了算怎么回事呢?我怎么能相信你呢?
所以,營銷員要想讓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必須要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正視問題,要在不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中獲得成長,從而給上司留下“值得托付”的好印象,機會自然唾手可得。
五、不打小報告。
“靜坐常思自己過,閑談莫論他人非”,大多數上司不喜歡下屬在他面前搬弄是非,也就是說,上司對常打小報告的人往往是不看好的。優秀的公司之所以優秀,就是這個公司努力創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和諧也是一個公司這個“小社會”的主題。
在此基礎上,明智的營銷員就應該對問題進行中肯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讓上司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認識,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解決方法。
對于一個夢想良性發展的營銷員,記住了:一定不要在上司面前打別人的小報告,損人不利己,百害無一利。
六、還要會討好同事。
精明的上司是會走群眾路線的,只有糊涂的上司才會搞“一言堂”。所以,聰明的營銷員在“討好”上司的同時,還必須要學會“討好”同事,得到方方面面的認可才會一路綠燈。
上司要考察重用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群眾基礎,看他的“人脈”如何。也就是說,一個脫離群眾的“孤家寡人”,如果不能夠及時調整心態的話,是注定沒有希望的。
有人說過:如果連你自己的上司都不會努力“討好”,那么我們還會努力去“討好”一個普通顧客嗎?我們還會努力去“討好”同事嗎?所以,筆者認為,營銷員的品質非常重要,做人非常重要,“討好”自己的上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