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福音 ( 或說對手的惡耗 ) 傳到了固定電話有線網絡和有線電視業。 2012 年 7 月時, Google 在美國堪薩斯市 (Kansas City) 布建光纖網絡的消息一嗚驚人 ! 方案簡述如下:
便宜又大碗的網路方案
價錢是美國相似服務的三分之一, 1Gbps 速度每月 70 美元 ( 含有線電視時是 120 美元 / 月 ) , 5 Mbps 的只要分 12 期或一次付清 300 美元的接線費就可免費用 7 年。
海量隨意的有線電視方案
HD 畫質,且包含 2TB 容量 DVR 錄影功能,能同時錄下 8 個頻道、共 500 小時的節目。
Google 的完整體驗
提供 Nexus 7 平板電腦當搖控器,預載的 App 可以控制電視及上網搜索節目,也可把平板當電視帶到房間看。附贈 1TB 云端儲存空間,在如此高的連線速度下,基本上不用再多買硬盤了,上網看影片如 Youtube 和 Netflix ,大概也就忘了什么叫 Lag 。
其他城市的人也翹首盼望 Google Fiber 的到來,恨不得馬上換掉現有的供應商。
和中國一樣,美國人也對自己的固網和有線電視業者無可奈何,抱怨收費高、速度慢、服務爛 ; 但這沉痾已久, Google 憑什么就做得到 ? 或者說, Google 真的做得到嗎 ?
1. 沉穩布局
你知道嗎 ?Google 早在 2005 年就開始招募光纖網絡方面的人才了。 2012 年 2 月美國專利標準局 USPTO 也登記 49 件已生效、 42 件申請中的光纖網路專利將移轉給 Google 。
2. 確保需求再投資
估計若 Google Fiber 要普及全美,需要 4,000 億美元。
Google 很聰明的采用試點的方式,選擇了法規友善、基礎建設齊全 ( 管道已備,不用挖馬路 ) 的堪薩斯市,省了不少錢。在堪薩斯市也進一步再分成以數百戶為單位的小區,從預先注冊人數達門檻的區域開始提供服務,這讓想用 Google Fiber 的人努力向鄰居推薦加入。如此確保需求后再投資,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的虛擲。
3. 取得政府協助
Google 得到來自堪薩斯政府的各式協助 !
評選過程中就讓這項計劃紅透全美、讓各地競相提出優惠,例如最后和堪薩斯市 (Kansas City, MO) 的協議中,市政府將 “ 免費 ” 提供 Google 辦公處所和網絡設施的用地與電力,但相對的,公共場所的網絡也可望免費。
堪薩斯市像農業補助一般給 Google 這么多好處,當然不是自由市場競爭的典范,但這也突顯出市場機制失靈的一面。 Google 提供的服務基本上其他廠商也可以做到,例如 1Gbps 的上網速度并非獨家,但價錢至少是 Google 的三倍,這是為什么呢 ?
許多地方的網絡都來到了又慢又貴的窘況, Google 的介入可望讓固網的競爭者打起精神回擊,進而嘉惠到群眾。但網絡不是內容為王嗎 ?Google 是為了什么 ?
網絡速度越快, Google 的舞臺就越大,也許這就是 Google Fiber 推出的原因。
要成為大范圍的固網及有線電視業者, Google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挑戰要克服,也沒人認為對手會坐以待斃,特別是許多熱門頻道還是談不下來。但,再一次, Google 努力促成數字匯流并形塑他們理想中的網絡世界,從基礎建設開始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
內容重要還是速度重要 ? 看來 Google 的答案是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