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司在招聘人員的過程中,經過重重面試最后還剩下三個人,該公司是生產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試題便是誰能把梳子賣給和尚。半個月后,三個人都回來了,結果分別如下:
甲:經過努力,最終賣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無數的寺院、推銷了無數的和尚之后,碰到一個小和尚,因為頭癢難耐,說服他把梳子當作一個撓癢的工具賣了出去。)
乙:賣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沒有推銷出去,正在絕望之時,忽然發現燒香的信徒中有個女客頭發有點散亂,于是對寺院的主持說,這是一種對菩薩的不敬,終于說服了兩家寺院每家買了五把梳子。)
丙:賣了1500把,并且可能會賣出更多。(在跑了幾個寺院之后,沒有賣出一把,感到很困難,便分析怎樣才能賣出去?想到寺院一方面傳道布經,但一方面也需要增加經濟效益,前來燒香的信徒有的不遠萬里,應該有一種帶回點什么的愿望。于是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種字,如虔誠梳、發財梳……并且分成不同檔次,在香客求簽后分發。結果寺院在應用之后反響很好,越來越多的寺院要求購買此類梳子。)
銷售 心態決定一切。一些銷售員或多或少地體現出一種等靠要的心態,遇到難題就消極地等待,或是想靠朋友、靠公司來解決,或是千方百計向公司要政策、要錢。不錯,任何產品在市場運作的初期有不少的問題,但如果什么問題都沒有,還需要我們大家來干什么?譚小芳老師了解到,個別一些總監、省級經理,成天在自己的隊伍和客戶面前怨天尤人,怎能帶領好隊伍?這樣的表現、這樣的心態牽涉到每個人,不要因此耽誤了公司、上級、下級以及自己將來的發展。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區別,只有積極的心態與消極的心態這一細微的區別,但正是這一點點區別決定了二十年后兩個人生活的巨大差異。”因為你沒有網絡,所以你要比別人更勤奮,才可能趕超別人。經常有人會這樣說——“如果當初我怎樣怎樣,那么現在我肯定會……”人們常常只停留在這樣的說上,而不真正付諸行動,怎么會有好結果?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市場機制會愈趨規范,每個公司、每個人都會面臨不斷的變化,并不斷會有新的挑戰擺在你面前,你以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它,你就會得到一種什么樣的結果。
譚老師在學習 、調查中了解到,當前,一些的銷售員都認為銷售工作是一個包袱,一種負擔。大部分銷售員都在排斥與逃避工作。銷售員大部分精力都是放在自己有什么產品,以及如何把自己的產品順利的推銷給客戶這個問題點上。基本上是一種有什么就賣什么的銷售方式。
絕大多數的銷售員在工作中并不是把客戶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的感受與發泄放在第一位,口才最好的銷售員,往往并不是銷售業績最好的。在譚小芳老師看來,關鍵的問題出在了銷售人員的心態不對——沒有主動銷售的意識。
主動是什么?主動就是“沒有人告訴你而你正做著恰當的事情”。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被動就會挨打,主動就可以占據優勢地位。
很多推銷員在推銷產品或服務時,從不設身處地為客戶著想。他們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老實說,客戶為什么要購買這些產品或服務,我對此一點也不感興趣。重要的是,他們買了產品或服務,而我則拿到了傭金。”如此的心態,怎么能夠培養出忠實的客戶?
這種只要把東西賣出去,賺到錢,不為客戶著想的心態是要不得的。
一個成功的銷售人員最重要的品質是保持積極的心態,積極主動、設身處地地為客戶著想,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客戶的觀點,直到了解客戶最想要的和最不想要的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有的人剛開始做銷售的時候,都很靦腆,見了熟人點頭但不微笑;見了陌生人更是不知道如何問候,便視而不見。其實,生活中常發生的奇跡往往是因為您的主動。尤其是真正的銷售人都知道,一個溫和的微笑,一句問候,可能迎來的將是未來一個很大的團隊。
做傳統生意的人總是坐在那里等待顧客,顧客到了才面帶微笑,顯得非常主動。其實這是一種被動的等待。而推銷生意,永遠是主動出擊。戀愛中的男女,有時很難說得清楚究竟是誰主動?千萬不要認為主動有什么不好,拿出你追求戀人般的耐心和主動,未來定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加美好。
當前絕大多數的學習 (公司內部及外部學習 )都側重于讓銷售員知道銷售的知識與方法,問題在于銷售員知道了銷售的知識與方法,并不代表他能做到,這也就是為什么太多的企業說學習 沒有用的原因。不光是銷售,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積極主動,只有積極努力地付出后,才能有所收獲。人際交往也是如此,只有積極行動,才更易博得他人的喜歡,更易結交朋友,收獲好人緣。
所以,譚小芳老師建議銷售人員等待機會不如創造機會。只要能夠主動出擊,到處都存在著機會。在給一些公司學習 的時候,總有一些銷售人員問我這樣的問題,他們說:“譚老師,怎么我們總是找不到客戶?你有什么高招呀?”
我就給他們講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很簡單,大家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了,就是那個守株待兔的故事:有一個人在田里鋤田,突然一個兔子跑過來,由于跑得太快了,一頭撞在樹上撞死了,這個人撿了一個大便宜,覺得這樣挺好,什么也不做,就能撿兔子。于是他天天都坐在那棵大樹旁,準備撿兔子。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田也荒了,人也餓瘦了,兔子自然再也沒有揀到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呢?就是因為這個人沒有主動出擊的精神。把一次偶然的成功當成了一勞永逸的成功。事實上,如果他不是只坐在樹下等,而是主動出擊,我想就是兔子跑得再快,也能夠抓住它。
我們從事銷售行業,就是要把自己的產品賣出去,這樣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可是不會主動有人找上門來說:“哎,你們所有的產品我都包了!你們都可以回家睡大覺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估計所有搞銷售的人都要失業下崗了,銷售行業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所以優秀的銷售人員必須主動出擊,主動尋找潛在客戶,主動打電話約訪客戶,主動向客戶介紹產品,最終把自己的產品銷售出去,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千萬不可學那位“守株待兔”的人,幻想著天上能夠掉下餡餅來,那樣,餓死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