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趙昌文:面對“兩難”環境,中國制造業唯有創新

    危機公關 29
     制造業的高速發展,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進程的高速進展,意味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處于快速上升期。

      近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雙重擠壓”和“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兩難”局面,這種局面會在一定時期內并存。

      他認為,要想轉型升級,就得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夠擺脫低端產業鏈,才能夠形成自己的品牌。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趙昌文

      采訪回顧

      當前,中國制造業面臨很多問題。以你多年的觀察與研究,你認為中國制造業的優勢與挑戰各在哪里?

      趙昌文:當前中國制造業的主要優勢是:

      第一,健全的產業門類。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第二,突出的產業地位。2014年,中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凈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20.8%。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所涉及的電子信息、互聯網、新能源等產業規模居世界前列。

      第三,部分行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制造的名片和含金量逐步得到國際認可。例如,航空航天制造、高鐵、移動通訊、核電等。

      當前存在的挑戰包括:一是中國制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雙重擠壓、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兩難局面。全球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紛紛重新強調制造 業,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在此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向發達國家的“回流”和向發展中國家的“分流”的趨勢已經開始,盡管這種 趨勢并不是單向的;

      二是大量制造業領域被長期抑制甚至固化在產業鏈、價值鏈低端,總體競爭力不強。在此過程中,中國制造業部門以廉價勞動力、資源與生產要素的大量消耗與環境污染,只是換取了很低比例的利潤,而國際競爭擠壓卻決定了改變這一格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短板,恐怕還是品牌,應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進一步創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以創新性金融政策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我們在制造業采訪調查中發現,在企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民營企業相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困難更大,以你多年的研究,你認為民營制造業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趙昌文:民營制造業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是所有企業存在的一般性問題,主要有:一是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共性技術缺乏;二是創新人才少,研發投入 少,企業綜合創新能力不強;三是除技術創新之外,我國企業在新產品、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能力也有待提高;四是缺乏企業家精神,企業持續發展動力不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鼓勵企業創新,不再過多強調財政支持,今后將建立公開統一科技管理平臺,政府與企業在創新方面有分工,鼓勵私人參與。面對這樣的發展機遇,制造業企業應怎樣快速行動,創新驅動,決勝市場?

      趙昌文:如果我們觀察國內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在創新資源、創新基礎相對較差的情況下,為什么可以獲得比其他絕大多數地區更高的創新績效呢?關鍵在于在創新生態的諸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一是創新主體的差異,即企業是否在創新中發揮主體作用。在深圳,多年前就有“4個90%”的說法,即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于企業。

      二是市場化程度更高。在深圳的創新傳統中,市場是永恒的核心,而非政府。作為我國全面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深圳地方政府的市場意識最強,政府權力與市場邊 界相對明晰,極少有過度干預市場的情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沒有政府做最后的買單人,企業不創新就沒有競爭力,這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創造活力。深圳 的市場化程度還表現在,其雖少官辦的科研機構,但民辦的、新興科研機構則成了創新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與德國、日本、韓國等制造業轉型升級完成比較好的國家相比,我國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短板是什么?解決之道在哪里?

      趙昌文:調研發現,不少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多個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一是不少企業在沿價值鏈攀升,在實現能力升級方面取得進展。向研發設計、品牌建設、銷售服務等附加價值更高的非制造環節延伸,不斷提高企業在微笑曲線上的位置是轉型升級的重要表現。

      二是企業更加重視通過強化品牌塑造實現經營轉型。調研中發現,已經建立品牌優勢的企業,受經濟減速影響相對較少,甚至發展得更好。許多品牌優勢企業,內外銷訂單兩旺,產品或服務供不應求,企業贏利水平不斷提升。

      短板,恐怕還是品牌,因為品牌實際上是一個企業、一種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信任,沒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是很難樹立起來的。

      你認為,在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應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改革以及如何發揮其政策引導和支持作用?

      趙昌文:政府在當前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建立有利于企業轉型發展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環境決定了企業行為,在一個沒有“創新溢價”的環境里,創新的企業還不 如不創新的企業效益好,企業就不會投入更多的資源用于研究開發及創新;在一個市場不夠開放,管理粗放的企業也能獲得較好收益而不擔心倒閉破產的環境中,企業就不會有很強的管理創新的激勵。

      二是進一步創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加強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從創新投入和創新收益多方面優化制度環境。從創新投入看可對企業研發投入實行稅收優惠、補貼等激勵措施。從保護創新收益看,特別重要的是大力加強對品牌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執法力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

      三是以創新性金融政策支持企業轉型升級。以創新性金融政策和服務助推制造業企業轉型發展,尤其要與財稅政策協調配合,引導資金更多地投向、支持實體經濟 發展。通過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并完善開放、競爭、透明和高效的金融資源配置市場,鼓勵創新型金融機構發展和金融產品創新,形成與企業轉型升級的融資 需求結構相適應的金融供給結構。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6国产精品| 日韩日韩日韩手机看片自拍 |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玩偶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日韩a级毛片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99re6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12345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午夜一级毛片密呀|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