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逐利益,各種各樣的不擇手段的“不誠信”行為已在很大程度上玷污了市場經濟的聲譽。很多人在發出這樣的疑問:究竟我該相信誰?
其實,發生這種社會現象的原因,專家學者已經進行了若干的梳理和總結,基本上可以總結為:1、經濟體制因素:包括經濟活動主體片面追求利潤,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經濟發展時間短,商業信用信息得不到充分公開,信息不對稱等方面。2、司法制度因素:信用法律不健全、法律制裁力度不足等方面。3、政治體制因素:政府失信、政府政策不穩定等方面。4、文化道德因素:企業缺少信用文化等方面。因此相應的對策包括完善市場機制、創造信息對稱的經濟環境,形成相對穩定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信用法規制度,強化輿論導向,加強道德建設等等。
總體上說,上面的原因和對策,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比較全面,但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因和對策是什么呢?
我認為,從原因上說,社會整體誠信意識的缺失,來源于近百年對傳統文化的遺棄和對西方文化的半信半疑,從而使中國文化傳承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斷層。“五四”時期提出的口號是打倒自己的“孔家店“,拿來外邊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而沒有要“考先生(文化)”;而后,當中國走向現代市場經濟時,再次借鑒了西方市場經濟的部分,而沒有提到道德文化。亞當?斯密曾在他的《道德情操論》中指出,“誠實、守信、公平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這些都是人們在前往市場之前必須擁有的”。就象經濟學家趙曉先生所說:“中國人大多只知道《國富論》,卻不知道《道德情操論》,這絕對是中國經濟學啟蒙的一個大失誤。”
市井的喧囂與霓虹燈的艷麗淹沒了人性的光華,市場經濟賴以運行的市場倫理和財富倫理,則明顯構成了中國現代化轉型中“最短的板”,并制約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成熟。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總是習慣于把社會問題,歸結為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歸結為人們所看得到的顯性的制度,但其實所有的法律制度(以及各種顯性制度)都是建立在文化之上的。制度是冰尖,文化才是下面的冰山。上面的制度只占很小的部分,文化才是其巨大的核心。
可以看出,中國的發展除了需要“德先生”,“賽先生”,還要有“考先生(文化)”。“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因此,由于問題的根本是文化,從對策上說,建設誠信必然要從文化入手;作為宏觀經濟的微觀主題企業來說,建立誠信更是要從自己能控制的方面開始,更是要大張旗鼓地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中國的企業家現在都在大談特談企業文化,可到底什么是企業文化其實很多人都還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事實上,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就是“人們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弘揚什么、抑制什么”。所以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為“行為方式”。它包括個人做事的習慣,和企業做事的風格。
誠信從一定意義上講應該是企業的“本質”,所以要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企業文化,形成一種良好的組織道德,降低企業成員相互交往的交易費用,并由此而獲得道德的從眾效應。
或許我們能從GE的對誠信文化的重視中得到一些啟示。GE(通用電氣)是全球最偉大的公司之一,也是把誠信作為公司第一傳統的一家公司(另外兩個是注重業績和渴求變革)。100多年來GE賴以成功的基礎和最大的無形資產,就是對誠信的承諾——“它使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勝人一籌,使我們與客戶和供應商能夠坦誠相待,并在業務上保持長勝記錄”。
進一步,GE是用誠信塑造價值鏈。GE的誠信政策,不僅要求GE員工、下屬公司或其他控股關聯公司遵守,還要求非控股關聯公司遵守,甚至要求第三方(顧問,代理,銷售代表,經銷商和獨立承包商)遵守。“一旦了解代表GE的第三方未能履行遵守GE政策的承諾,必須采取包括終止合同在內的一切行動。”這就把誠信擴展到了價值鏈上的個個環節。
誠信永遠比業務成果重要。這是GE的信條。
企業文化和誠信二者是統一的,一方面,誠信是企業文化最基礎的要素,是構成企業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初期。另一方面,誠信又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重點,企業文化有高境界,誠信只是企業文化構成中的底線,更高的境界是追求大義,通過大義取得大利,更好的回報社會。這種境界,就象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所說的:公司存在,就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為顧客創造價值,而利潤則是因為我們創造財富和價值,社會、顧客所給予我們的一種回饋。這正表明了企業家的一種更恢弘的氣度。
企業家在企業誠信建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信用文化首先是企業家文化,要從企業的最高領導層上提倡真實,提倡誠信經營。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聰明的企業家要充分認識到經營企業猶如經營人生,可以把經營人生中的誠信原則移植到企業經營中來,逐步塑造堅實的企業倫理基礎。講誠信關鍵在落實。我國加入WTO、全面應用WTO規則后,公正、透明和競爭規則的應用領域已更加寬廣,講誠信、立信用也將成為必須遵循的游戲規則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
當這個社會、當企業和眾多企業家不再天天講誠信的時候,也許我們才已經真正擁有了誠信文化了。就好象心手俱已無劍時,前路已無荊棘;成功將在不知不覺中降臨,悄然如樹葉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