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困惑
案例:浙江蕭山一誠貿易公司的李總最近異常苦惱,新招聘的主管酒水的
銷售
經理,干了不到三個月就“腳底磨油——溜了”。而經他親手培養起來的幾個業務骨干,現在也越來越不聽話,要求的稍微嚴格一點,他們甚至就想“撂挑子”??战档牟缓昧糇?,自己培養的,一旦翅膀硬了,總想著“孔雀東南飛”。針對此情此景,李總煩惱不已。
分析:類似李總的用人困惑,很多經銷商對此恐怕都深有體會。的確,不論經銷商規模大與小,用人都是少不了的。在經銷商創業前期,往往可以通過用“自家人”的方式,解決在產品銷售工作當中人力的不足問題,但隨著經銷商代理品類的不斷增多,或者是經銷商在經過了創業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后,有的經銷商已經具備了企業化運作的“雛形”,或者已經實施了公司化運作,這時,僅僅靠找幾個“裝卸工”類型的親戚幫忙已經遠遠不夠了,用專業人做專業事,就必須提上日程。于是,到社會上招聘自己需要的人員,便成了一些時尚經銷商的首選。但是,限于經銷商自身的素質,包括管理的粗放,甚至沒有管理,缺乏流程化、規范化等,一些招聘過來的人員往往缺乏歸屬感,缺乏提升的空間,他們想象不到未來發展的前景,加上經銷商缺乏對他們系統的學習
提升體系等,因此,他們在看不到“錢”景的情況下,走,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和上策。
解決之道:經銷商目前普遍存在著人難招,招來了留不住的現象。經銷商要想突破用人瓶頸,就必須從根子里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只有先革了自己的命,自己改變了,才能改變用人窘境。
1、改變自己的思想。很多經銷商由于缺乏學習力,思想觀念往往還停留在80、90年代,他們小富即安,不圖太大的發展。也缺乏對未來的遠景規劃。他們往往奉行經驗主義,言必稱過往輝煌,甚至還殘留一些坐商的習性。這些習慣,其實都給這些80后一族,帶來了不好的印象,因此,經銷商要想更好地留人,一定要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不斷地能給這些
營銷
From EMKT.com.cn人或者
職業
經理人
帶來新思潮,新觀點,提高自己的內涵,用人格魅力來吸引人才。
2、用文化留人。通過構建
企業文化
,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與開放的氛圍,也是經銷商企業留人的一種較好的方式。不僅有制度約束大家,而且還有良好內部企業文化,來調劑員工的工作生活,形成一種充滿溫馨的大家庭氛圍。比如,建立諸如企業理念、企業宗旨、企業使命、企業口號等等方面的企業文化平臺,通過經銷商老板對員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關心與照顧,形成一種員工對經銷商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從而能夠鐵心為企業工作,而不是整天思變,讓老板費心費神。
3、用
薪酬
留人。用薪酬留人,是經銷商企業留人的最有效的方式。作為經銷商,很多都具有“小家子氣”的特點,其實,作為經銷商,完全可以敞開胸懷,就象當年的“貼牌”經銷商牛根生一樣,“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秉承“財聚人才”,“財散人聚”的用人宗旨,跟員工提供富有挑戰性的薪酬考核機制,通過薪酬的高標準,高要求,擯棄“大鍋飯”,這樣,才能吸引住有能力的人才加盟,并鐵下心來工作?! ?
管理困惑
案例:某啤酒品牌經銷商老張是當地最大的啤酒經銷大戶。他手下現在有20幾號人,可近年來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員的不斷增多,他感覺管理起來越來越吃力了,有的員工經常隔三差五的上班晚點,有的員工在鋪貨途中偷懶休息,有的營銷人員在銷售當中吃差價等,這些鬧心的雞毛蒜皮的繁瑣小事,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以至他感覺力不從心,很多工作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如何來提高工作效率。
分析:很多經銷商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都面臨著管理難,難管理的現象。很多經銷商在創業前期,往往靠著幾個人,幾桿槍,打下了屬于自己的一片江山??呻S著企業的快速成長,人員的增多,那種靠命令和指揮的“口頭”管理,越來越沒有效力。由于這些經銷商在一開始創業階段就缺乏管理意識,沒有成型的管理手段,因此,在“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的情況下,管理就成為讓企業繼續高速成長的助推器。可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仍然是擺在經銷商面前的實際難題。
解決之道:管理問題,是經銷商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突破的瓶頸。管理也是生產力,在沒有管理做保障的經銷商企業里面,很難想象會有秩序井然,一片生機勃勃的大好前景出現。經銷商要做好自己的管理,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公司化運作。公司化運作,或“模擬”公司化運作,是經銷商企業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有益嘗試。在此基礎上,作為經銷商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設置自己的組織架構,比如,設立財務部、銷售部、市場部、
物流
部、客服部等;明確各部門在架構中的位置,清晰對口負責人,制定合理的崗位職責,然后,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安置人員,明晰工作流程,實施“流水線”式的作業管理。
2、建立健全制度。管理混亂,是最讓經銷商頭痛的事情。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作為經銷商就應該建立、健全制度,搭建管理平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通過建立管理體系,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形成一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局面,形成人人遵章守紀的良好團隊氛圍,通過完善制度,打造紀律嚴明,效率高超的內部團隊。
3、管理貴在堅持。很多經銷商企業,并不是沒有規章制度,關鍵是在執行過程當中,變形走樣了,或者是管理制度沒有堅持下來。比如,經銷商的員工里面,有很多是自己的親戚,因此,會給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造成該罰的不能罰,制度流于形式。其次,由于人員流動性大,或者實施“一言堂”式管理,也造成當經銷商不在時,管理就大打折扣,或者就不能長期堅持,讓管理實際上起不到作用。
4、引入職業經理人。通過引入職業經理人,協助自己打理企業,也是經銷商實施規范化管理的必由之路。通過讓專業人做專業事,經銷商就可以彌補自己的管理短板,從而就可以通過別人的力量,達到管理自己企業的目的。
資金困惑
案例:某著名白酒品牌鄭州代理商趙老板,現在已經是代理三家白酒,一家國外葡萄酒品牌的經銷商,早在3年前,他已經實現了公司化的運作,可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他感覺資金的缺口越來越大,最近,他想代理一款保健酒,可周轉資金的緊缺,讓他壯志難酬,資金瓶頸,成為了阻礙他發展的最突出的問題。他該怎么辦?
分析:很多經銷商,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特別是近年來,由于競爭的日益激烈,產品利潤一再縮水,掙錢是越來越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通過自己的資金積累來實現大發展,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經營酒類產品資金占壓較為嚴重,以及商超、賣場以及餐飲酒店的大量賒銷,讓很多經銷商資金捉襟見肘,想要再進一步大發展,幾乎是“蜀道之南,難于上青天”,面對“造血”功能不足,“掏東墻,補西墻”又不現實,經銷商應該怎么辦?
解決之道:資金不夠用,永遠是各類企業老板共有的心病。作為經銷商也不例外。經銷商在發展過程當中,要想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1、套用企業資金。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自己的商業信譽,來為自己獲得資金的使用。比如,現在很多企業會對經銷商進行信譽評估,根據不同的等級,給于不同額度的授信,通過樹立自己良好的商業口碑,作為經銷商就可以套用企業的“信譽金”,從而為我所用,讓自己有充足的資金可以調配和周轉。
2、巧用下游渠道資金。聰明的經銷商,還會利用下游渠道的資金,來為自己賺錢。比如,有些經銷商,總會在一年當中不同的時段,抓住有利時機,通過召開訂貨會、聯誼會、新品推介會等形式,來變相吸納客戶資金,不僅可以利用這些資金,爭取廠家更好的政策,而且還可以加大對渠道的掌控力度,有效地擠壓競品。
3、實施強強聯合。實施強強聯合,也是壯大自己實力,實現快速發展自己的有效途徑。比如,格力空調通過廠商組建銷售公司的方式,有效地解決了資金瓶頸問題。有的經銷商通過產品互補的方式,組建合資公司,也很好地解決了資金不足、渠道難進的市場難題。
4、抵押貸款。這也是一種融資方式,即經銷商通過抵押自己動產、不動產的方式,通過銀行評估,然后爭取銀行貸款,從而利用銀行的錢,來賺自己的錢?! ?
品牌困惑
案例:河北某糖酒公司批發部的孔總,是變革
開放,通過“倒賣”產品而發家的經銷商,近年來,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成功套路進行操作,結果發現,這一招越來越不好用了。由于自己經銷的都是不入流的產品,甚至是一些“仿冒”產品,因此,雖然也能掙到一點小錢,但后患越來越大,不僅退換貨增多,讓看似掙錢的產品實際上掙不到錢,而且,還讓自己的聲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現在都是倡導做品牌,他也一直再思考,是不是該轉變自己的發展模式了,品牌怎么創?
分析:做產品,還是做品牌,現在成了很多經銷商的心頭困惑。這些靠做產品發家的經銷商,仍然對做雖然沒有品牌,但卻有利潤的產品,心存懷念和流連,而做品牌,雖然可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知名度,但利潤的微薄,還是讓很多經銷商猶豫再三,畢竟,扎扎實實做品牌,謀求利潤的道路好像太漫長,太讓人焦慮。
解決之道:WTO的日益深入,促使中國的經濟,快速進入了財經階段。這個階段的最鮮明的特征,便是資本、品牌以及整合手段的運用。這在經銷商發展層面,同樣適用。因此,經銷商要想在發展的道路上,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踏上品牌發展之道。
1、要從做產品,轉向做品牌。隨著人們消費的日益理性,品牌意識越來越強,作為經銷商就必須轉變操作模式,要從單純地做產品,為賣產品而賣產品,轉向為長期賺錢而賣品牌,只有品牌的產品,才是有生命力的產品,做品牌,是經銷商保證自己基業常青的必經之路。
2、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做廠家品牌的過程中,作為經銷商,還要“風物長宜放眼量”,從而實施雙品牌戰略。所謂雙品牌戰略,就是除了運作廠家的品牌外,還要學會打造自身品牌,甚至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品牌,才是持久地,才是屬于自己的,通過雙品牌戰略,作為經銷商可以實現持續賺錢和長久發展的戰略目的?! ?
渠道困惑
案例:鄭州的某啤酒經銷商張建,這兩年在渠道運營模式上越來越困惑。作為經銷了6年之久的老牌啤酒經銷商,他同時運作著商超、餐飲酒店、士多店、大排擋、KTV等多達6種渠道,可這兩年,隨著市場和渠道日益細分,他感覺現在運作這么多渠道越來越吃力,對于這么多讓人眼花擾亂的渠道,他該怎么辦?是四面出擊,還是成為某些細分渠道的品類經銷商。
分析:渠道困惑,也是經銷商面臨的現實問題。由于很多經銷商都是大流通時代走過來的,他們往往粗放地運作著也許他們并不擅長的渠道,結果造成了很多渠道都做,但很多渠道都沒有做好的現狀。這些經銷商,一般占有欲比較強,往往在擁有了一個品牌后,也不考慮自己能力如何,資源是否匹配,就想自己獨家壟斷對產品,對市場的控制權,容不得別人染指,其實,不懂得舍棄的經銷商,也是一種不會有大得的經銷商。舍得,舍得,有舍,才會有得。
解決之道:要想更好地解決經銷商的渠道困惑,以下幾種方式,是可以參考的。
1、 渠道運作細分化。作為經銷商,一定要不斷地盤點和檢視自己,明白哪些渠道可以
做,哪些渠道不能做,哪些渠道是自己擅長的,哪些渠道是自己陌生的。在將自己操作的渠道進行細分之后,作為經銷商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資源狀況,合理選擇自己的運作渠道。
2、 渠道運作專業化。經銷商要努力成為某一細分渠道的經銷商老大,通過資源聚焦,
不斷地取得和夯實在某一細分渠道的優勢,最終讓自己“又專又精”,從而取得在行業、在市場、在渠道當中的領先地位。
3、 渠道運作精益化。即通過將渠道運作,規范化,精細化,明確人員工作流程與運作
標準,將渠道運作人員的工作固化下來,比如,拜訪八步驟,深度分銷六定等,從而最終實現從精細化到精益化轉變。在實現高市場占有率的同時,也獲得最大化的利潤。
新形勢下的經銷商困惑及解決之道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