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需要什么樣的 營銷 員工?筆者認為,符合以下標準的營銷員工,就是我們企業最需要的員工。
標準之一:具有強烈的金錢欲望
營銷是個“吃青春飯的行業”。做營銷,本來就是“風險與收益”并存,“大風險”、“大收益”。營銷人員之所以要從事“營銷”這個“吃苦又受罪”的行當,根源就在于營銷人員敢于冒險,想追求高額的收入。
所以,合格的營銷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金錢欲望。如果一個營銷人員連金錢的欲望都沒有,那么他是不適合做營銷工作的,因為他“胸無大志”。
筆者招聘營銷人員時,第一要求就是該員工必須具備強烈的金錢欲望;如果一個營銷人員就想著每個月拿1-2千元固定工資或者那么一點底薪過日子,筆者是堅決不予接納的。
標準之二:懂行規,遵守基本制度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 企業文化 ,這是不能違背的;同樣的,每個營銷單元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制度,這些基本制度也是不容違背的。簡單的說:合格的營銷人員必須懂行規,不能破壞大家共有的游戲規則!
比如說:筆者能夠容忍營銷人員每個月偶爾遲到1次,或者是請假1天。但是,有的員工在半個月之內(實際上班時間為11天,周末休息)遲到4次,請假1天,那么筆者的做法就非常簡單:“禮貌”的請該員工離開公司!——因為這樣的員工顯然違背了我們的基本游戲規則!
同樣的,在公司內,筆者鼓勵員工在做好 銷售 業績后,與公司領導進行公開的、坦誠的討價還價;但是,你必須遵守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基本制度。
標準之三:有做營銷的天賦和直覺
營銷人員還是講究一些“天賦和直覺”的。有些員工天生就適合做營銷,或者是經過短暫學習 和教導,就能“上路”;另外有些員工,非常刻苦、努力,但是方式方法錯誤,或者是始終難以學會營銷,他們是不適合從事營銷這個工作的。
可能有很多人會拿《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來作例證,說明員工經過學習 還是能夠成長起來的;但是,作為企業一方,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創業型企業,我們真的很難有這么大的資金實力、財力來“專門、單獨培養”一個員工,這樣的培養成本太高了。有可能,很多企業培養出這樣一個“許三多”,卻葬送了整個企業!
所以,筆者挑選營銷人員,不會要求員工一定要有多少年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但是肯定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從事營銷的天賦和直覺!這種天賦和直覺,只要經過3-5天、至多不超過10天時間就可看出來。
選擇合適的員工,不僅可以大大節約企業的培養成本,而且能夠快速的為企業創造效益,為企業儲備大量優質人才。筆者通過此法,確實在短期內發現、發掘出一批適合從事營銷的員工。
標準之四:愿意承擔風險、主動學習、拼命干活
做營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想不勞而獲,那是幻想。
我們需要的營銷人員,肯定是那些愿意承擔風險、主動學習、拼命干活的員工。如果不愿意承擔風險,不想努力干活就想賺大錢,那肯定不是我們期望的營銷人員。
有位同仁曾說過這么一句話:“營銷如同戰場。每一場勝利、每一個單子都是打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也不是等出來的”!
所以,營銷人員必須是實干家,“行——勝于言”!
不想努力干活,光想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員工肯定不是企業需要的營銷員工。
標準之五:從基層做起,而非高薪“空降兵”
對于中小型企業、創業型企業來說,我們需要的營銷員工,還是希望從基層做起來;我們需要的骨干和主力,也希望從內部培養、提拔起來,而非高薪從外面請“空降兵”。
筆者曾經見識過幾個“空降兵”,確實他們的綜合素質很優秀,過往的經歷更是誘人,但是在“高薪聘請”過來后,還是發生了很多故事,最終大家黯然分手。此處不詳細羅嗦。
現在,筆者還是非常認可:員工內部培養、提拔是合適的!最起碼,他會認同這個企業文化,他也能夠從基層一步步穩打穩扎爬起來!“空降兵”如果能夠放下身價,沉下去兩三個月,然后再起來,筆者相信這樣的效果會更好,而不是一過來直接占據高位、享受高薪,畢竟大家都有一個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