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從小就顯露出在科學研究方面的天賦。她出生于聯邦德國北部港口城市漢堡的一個牧師家庭。出生后不久,父親帶領全家遷往東德。高中畢業后默克爾以優異成績進入萊比錫大學,本科畢業后繼續在該校攻讀物理學研究生。1978年至1990年她在原民主德國科學院物理化學中心研究所工作,1986年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學術性管理風格
默克爾早期受到的嚴謹科學訓練對她日后的政治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v觀默克爾的政治生涯,可以發現她身上集中了日爾曼民族的優秀品質:務實、認真、堅持、低調、周全審慎的思考,以及誠實、真誠、直接的溝通方式。不像那些高調、富有煽動性并喜歡操控政治氣候的政治家,默克爾不喜歡也不善于施展權術,她看上去更喜歡用學術討論的方法對待政治。
默克爾有一個深交多年、值得信任的咨詢輔助班子。默克爾總是邀請各方人士,共同探討每一種方法、每一個論點和每一個選擇。“魯莽”一詞與她徹底絕緣。她更喜歡調停者的角色—在持各種意識形態和觀點的專家當中,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溫和派,做折中的選擇。
默克爾在經濟政策上完全奉行實用主義的領袖之道。比如在歐元區危機中,她一方面言辭批評南歐諸國財政政策的不負責任,但同時展現了靈活性。一開始有人提出應該救助掉隊的歐元區國家時,默克爾卻希望制裁它們。不過在那之后,德國還是為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的一系列救助方案提供了支持。
國家利益高于個人選票
歐債危機是默克爾執政以來遇到的最大危機。一方面希臘、意大利等歐盟多國政府債務沉重,瀕臨倒閉,整個歐元區面臨分崩離析;另一方面如果歐元區領頭羊德國帶頭拯救歐元則面臨巨大財務成本,都要德國納稅人買單,國內反對聲音不斷。今年以來默克爾民眾支持率一路下跌,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在默克爾家鄉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舉行的地方選舉中以23.3%的支持率落敗,遠低于最大反對黨社會民主黨36.1%的支持率。默克爾所在的執政聯盟今年以來在6個地方選舉中“全軍覆沒”。
在嚴峻形勢下,默克爾還是做出了國家長遠利益高于個人選票的選擇,極力推動擴大歐元區緊急紓困基金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法案,多方爭取包括反對黨議員在內的支持;另一方面則顯示德國的強勢,強力推動希臘和其他歐元區債務國的深層結構變革 。有媒體盛贊默克爾領導德國為鄰國提供紓困,對維持歐元區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默克爾多方奔走之下,上月底德國聯邦議會終于通過了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議案。根據這個議案,德國將為歐洲金融穩定工具提供總額2110億歐元的擔保,對歐債國家進行救助。同時,德國議會也將享有更大的監督權。默克爾在議案通過后表示,德國作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和出資最多的國家,承諾會為希臘提供一切必要援助。
默克爾在處理歐債危機中體現了大國政治家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在經營企業中,也需要企業領導人這種超出自己本公司短期利益的智慧和度量,尤其在行業處于危機關頭。
務實、沉穩、勤奮的工作態度
默克爾鮮有驚人之語,受訪時總是言簡意駭 。在工作上顯示了務實、沉穩、勤奮的態度。默克爾總是風風火火地忙著工作,唯一喜歡的體育運動就是用快步走的方式放松自己。這從她的處理外交事務中得到驗證。默克爾上任后在國內事務很繁忙時也依然不顧旅途疲勞走訪各個重要國家,花大量時間去解決國際問題。2006年新上任不久的默克爾奔走英國,僅用了短短兩天說服了英國首相布萊爾,同意英國舍去一百多億歐元的退還款,一下子解開了歐盟財政問題的死結。
前世界銀行主席詹姆斯.沃爾芬森說,默克爾工作時效率很高,可能因為她一直保持獨立的態度。“她不是那種戴著榮譽的頭銜滿世界跑,想要贏得人們對她的地位關注的人,”沃爾芬森說,他很欣賞她的堅韌。“我不知道如果她沒有那種堅韌的精神的話,怎么治理德國—我覺得軟弱的人做這個是不行的。”
低調的私人生活
默克爾的私人生活值得稱道。雖然她表面看上去威嚴顯赫,親近的朋友卻以“謙虛”一詞來形容她。每年度假時仍回前東德的同一所別墅,在柏林墻倒塌前這所房子就歸她所有。她的丈夫阿希姆.紹爾,是一名大學研究員兼科學家。經常從柏林中部他們簡樸的公寓出發,到洪堡大學的化學研究所上班。
默克爾的著裝簡樸更是出了名。有好事者給她建議形象咨詢也遭其拒絕。在十多年年的政治生涯里,她以常著一身古板乏味的套裝而聞名,這身衣服象征著堅持和審慎,這是德國政界所推崇的兩種特質。但更重要的是,在世人看來,她的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她的性格—一名偏重于共識政治、嚴肅而理智的 女性 ,對于自己的時尚感遭到批評似乎完全無動于衷。
總之,默克爾和那些出口滔滔不絕、新聞不斷的明星政客截然不同。比如意大利總理貝盧斯卡尼、法國總統薩克奇都是屬于浪漫型的、文科思維下的政治家。而在默克爾身上則聚集著科學、理性、德國務實文化那些字眼。相對于工商界也能找到這兩類的企業家。
有些企業領導命中注定就是生活在公眾焦距之下,比如王石、陳光標那些人,他們常用驚天動地的舉措,時而語不驚人誓不休。但也有一類企業家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地辦企業,他們的管理策略就像打仗一樣周密、審慎,執行起來一絲不茍、堅持不懈。談判桌上或者市場競爭中,你更愿意碰到哪一類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