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自有品牌,還是擔當“大牌”的創意總監,這是初成名設計師的選擇難題。華裔設計師王大仁面臨的困境更大,因為在加盟老牌奢侈品牌巴黎世家之前,他的同名品牌Alexander Wang已經做得風生水起。
蜜月總是短暫的。王大仁將出走巴黎世家的消息早在數月前就甚囂塵上,7月底,巴黎世家及母公司開云集團共同發表了“不再續約”的分手聲明,坐實了王大仁將與巴黎世家分道揚鑣。而將于9月底在巴黎舉辦的2016春夏時裝周,王大仁將展示為巴黎世家操刀的最后一季謝幕之作。
巴黎世家的王大仁時代將落下帷幕,而此后,他或將重返紐約,專注于自己的同名品牌Alexander Wang。
帶著鐐銬起舞
去年底,Gucci與時任創意總監的Frida Giannini解約,開云集團出人意料地將不太出名的Alessandro Michele任命為創意總監,頂著前任的光環,Alessandro卻將Gucci引向一條更自由、更年輕的道路。如此看來,巴黎世家的新任創意總監或許也將是某位不太出名的幕后人才。
過去兩年半,王大仁為巴黎世家留下了5季時裝。或許前任Nicolas Ghesquière的光環太耀眼,王大仁主導的巴黎世家多少有些帶著鐐銬起舞的感覺,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的工作是“將品牌創始人Cristóbal Balenciaga的風格延續下去”。
“兢兢業業”對天才設計師來說并不意味著贊揚,比如王大仁帶來的Le Dix和Cable手袋,走的是時下熱門的極簡調性,但說起巴黎世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機車包。
《紐約時報》資深時尚編輯Vanessa Friedman撰文表示,對王大仁來說,為了兼顧Alexander Wang和巴黎世家,過去兩年中他不得不過著巴黎和紐約的雙城生活,“飽受時差、不會法語、沒有熱衷的社交生活之苦以外,他和巴黎世家首席執行官Isabelle Guichot也有些許摩擦,然而根本原因或許還是‘錢’。”據悉,王大仁一直低調地為同名品牌尋找投資方,而眼下正是關鍵階段。今年,同名品牌Alexander Wang將走過第十個年頭, 去年Alexander Wang×H&M問世時萬人空巷的搶購風潮還歷歷在目,10周年又將引爆哪種風潮,著實令人充滿期待。
毋庸置疑,王大仁擅長跨界對話,他主導了巴黎世家、Alexander Wang以及Alexander Wang×H&M三個完全獨立的時尚系列,均獲得成功。他以“紐約客”的方式將H&M和巴黎世家兩碗水端平:“兩者并非對立,我喜歡這種一心二用的方式,我對宏大主題感興趣,而非價格因素。巴黎世家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它必須保持高貴,H&M則必須親民,兩者都讓人興奮。”
Vanessa Friedman表示,和平分手的局面對彼此而言并非壞事。王大仁供職巴黎世家的兩年半中,銷量、店鋪擴張都呈穩步增長態勢,雙方均表示尊重對方的告別。對王大仁而言,他證明了年輕設計師也能做好老牌高級時裝,巴黎世家提升了他在國際舞臺的知名度,無數次走上紅毯無形中也讓自己的同名品牌獲得推廣。
但對巴黎世家這個法國著名時尚品牌而言,三年內接連失去了天才Nicolas Ghesquière和王大仁兩位優秀設計師,它的未來似乎并不樂觀。正如花旗銀行的奢侈品分析師Thomas Chauvet所言,品牌調換設計師,通常需要6到9個月才能收回成本。設計總監倉促間換人,消費者為何要為四不像的產品買單?
忠于自己,放棄“大牌”
知名大牌選擇擁有自有品牌的設計師,且兩者調性相差甚遠的例子遠不止巴黎世家和王大仁,對品牌方而言,拓寬市場顯然是決定性原因。
3年前王大仁接棒擔任設計總監長達15年之久的Nicolas Ghesquière、成為最年輕的創意總監時,就如同在時尚圈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有“時尚毒舌”之稱的Cathy Horyn就從多角度就此作出分析:“選擇Alexander Wang這樣一位擅長年輕化風格的設計師擔綱創意總監,而不是一位高定設計師,很明顯巴黎世家想要進行一些大的改變。”有人猜測,巴黎世家是為了更年輕的消費族群,因為他們日漸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力。更有人稱,巴黎世家是看中了王大仁身后龐大的華裔族群和中國市場,那是一片廣袤的待開發地。
當時,巴黎世家設計總監候選榜上的Christopher Kane、Joseph Altuzarra等人也都是80后、擁有同名品牌的獨立設計師,前者只比王大仁大兩歲,時任Versace副線Versus設計師,不久后便辭職專注于自有品牌;后者三次拿下CFDA年度女裝設計師大獎,同名品牌Altuzarra擁有大把A咖級忠實粉絲。
從財報上來看,王大仁“兢兢業業”的努力顯然沒有白費——2014年開云財報顯示,巴黎世家處于盈利狀態,增幅超過兩位數。但花旗銀行的財報分析顯示,以手袋配飾與機車夾克為主的產品為巴黎世家帶來3億歐元的銷售額,這與Isabelle Guichot預期的3.5億歐元營收存在差距,且這看似不少的數字不足整個開云集團總銷售額的3%。
《國際先驅論壇報》專欄作家Suzy Menkes認為,從30年前卡爾·拉格菲爾德將Chanel帶上盈利之路起,設計師和時裝品牌之間就決定了市場導向。“設計師不再是品牌的靈魂所在,他們變成了動產,根據市場建起并不穩定的雇傭關系,甚至會從刻著自己名字的品牌中被驅逐出去。”
“紐約客”王大仁顯然是有野心的企業家,設計上忠于自己的想法,商業社會的營銷他也玩得游刃有余。有業內消息稱,Alexander Wang正與總部位于紐約的私募機構General Atlantic商談。而位于倫敦上流社區Mayfair的全球最大旗艦店也即將開幕——它的鄰居是川久保玲的“丹佛街集市”和維多利亞·貝克漢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