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現狀】
環境快速變化,創新勢在必行,必須迎難而上!
然而,第二曲線往往是企業的陷阱;
思維模式固化、管理模式落后、團隊人才匱乏,
局部創新必敗無疑!必須打造一個新系統。
用昨天的地圖走明天的路!這才是真正的風險!
戰略為腦,文化為心,人才是身軀,執行是手腳。協調有序同步發展,系統化創新,才是穩健的創新!
【學習目標】
了解經營與管理的辯證關系,建立全面經營管理的系統觀,使內外部系統協調一致;
理解企業內外部系統有哪些要素,又是如何互相影響的;
掌握系統的五種特征,跳出非系統思考的六種誤區;避免創新式發展陷入泥潭進退兩難;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部分:企業創新的陷阱
一,企業有哪些系統性問題?
1.人才少導致績效差,績效差導致利潤低,利潤低導致人才少;
2.精力分散導致思路混亂,思路混亂導致決策失誤,決策失誤導致精力分散;
3.管理被動導致無暇學習,沒空學習導致能力不足,能力不足導致管理被動;
二,為什么這些企業的“第二曲線”未能成功?——企業的三種定位方向
1.案例一:某著名地產公司的農業項目;
2.案例二:某A股企業的旅游項目;
3.案例三:某化工龍頭企業的新產品項目;
三,發展模式與組織匹配:
1.規模型定位及其核心能力;
2.創新型定位及其核心能力;
3.資源型定位及其核心能力;
第二部分:決策者的思維誤區
一,只看表象不看根源;
二,只看局部不看全部;
三,只要結果不要過程;
四,只看靜態不看動態;
五,只論黑白不論灰度;
六,只顧意愿不顧事實;
第三部分:企業的系統觀
一,系統的基本構造與工作原理:
1.系統的目標或功能;
2.與目標相關的元素;
3.上述元素的構建方式;
二,系統的主要特征:
1.系統的復雜性超出我們想象;
2.系統越不穩定,資源消耗越大;
3.信息是企業系統生存與發展的命脈;
4.完美的局部構不成完美的整體;
5.系統具有延遲見效的特征;
三,企業系統的六大重要元素:
1.產業定位——決定行業毛利率(影響人才的質量);
2.競爭策略——構建核心競爭力(決定組織如何設計);
3.組織設計——運營效率的保障(與人才的現狀互相影響);
4.人才發展——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利于制定新的產業定位與競爭策略);
5.心智模式——思維和行為的準則與邊界;(影響產業定位與人才甄別);
6.執行管理——組織績效的保證(執行不到位,規劃推翻重來);
第四部分 外部系統建設
一,產業定位選擇
1.產業環境分析;
2.宏觀環境分析;
二,市場定位選擇
1.目標顧客都有哪些?
2.各種顧客的需求分別是什么?
3.我們如何滿足各類顧客的需求?
三,競爭策略選擇
1.發揮長板:重點業務如何突破?
2.構建多板:如何發展業務閉環?
3.補齊短板:需要提升哪些組織能力?
4.三板聯動:如何形成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第五部分 內部系統建設
一,心智模式——從業務思維到系統思維;
1.尊重“實踐—經驗—概念—理論—實踐”的螺旋式上升;
2.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3.認識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核心團隊——從精挑細選到學習型組織;
1.如何找到優秀的人才——挑戰自我;
2.如何培養優秀的人才——行動學習;
3.如何識別優秀的人才——知行合一;
三,組織變革——從塔狀結構到無邊界組織;
1.工業時代的“三化”特征;
2.互聯時代的“去中心化”特征;
3.創新時代的“平臺化”特征(三化+去中心化);
四,績效管理——從結果導向到過程結果并重;
1.走出多年的認知誤區:績效不是考核;
2.績效管理的閉環:GROW模型;
3.績效管理集管理的五大職能于一身: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五,創新領導力——從導師型領導到教練型領導;
1.從“不相信”到“相信”;
2.從“預設立場”到“中立”
3,從“告知”到“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