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
【課程背景】
科技快速發展,5G帶來萬物互聯,信息成為一種更為重要的力量,消費群體年輕化,疫情帶來全球經濟環境大變局,國家政策鼓勵企業創新式發展,產品生命周期更短,客戶需求更復雜,行業間跨界融合,瞬息萬變的環境讓企業領導者疲于奔命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因為一切都是動態,當你剛理解一部分卻立刻被新的變化推翻。
傳統的管理思維已經遠遠跟不上變革時代。
為適應這些變化,僅僅高層具備創新力遠遠不夠,還要使中基層管理者具備主動思考、自我管理的素質和能力,領導者的角色從指揮者、控制者轉換成為輔導者和教練。在目標不偏離的前提下,讓員工更好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
【課程目標】
使領導者具備創新式發展的系統觀;
理解創新型企業的管理邏輯與之前的差異;
理解領導力的五個基本架構;
理解從傳統型領導到創新型領導的三個轉變;
掌握創新型領導的五項主要技能;
【學習對象】企業高層,人數不超過30人
【課程內容大綱】
第一章 學習的原理及創新:
一,學習的四種模式:記憶、理解、發現、創作;
二,創新的障礙:“原料”不足、路徑依賴、視角受限;
三,學習與創新的常見思維誤區;
1.只看表象不看根源;
2.只看局部不看全部;
3.只要結果不要過程;
4.只看靜態不看動態;
5.只顧意愿不顧事實;
第二章 創新者的系統觀:
一,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升級;
1.從專業思維到秩序思維;
2.從秩序思維到經營思維;
3.從經營思維到戰略思維;
4.從戰略思維到系統思維;
二,系統的基本構造與工作原理:
1.系統的目標或功能;
2.與目標相關的元素;
3.元素的構建方式;
三,企業系統的六大重要元素:
1.產業定位——決定行業毛利率(并影響人才的質量);
2.競爭策略——構建核心競爭力(并決定組織如何設計);
3.組織設計——運營效率的保障;(與人才的現狀互相影響)
4.人才發展——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利于制定新的產業定位與競爭策略)
5.心智模式——思維和行為的準則與邊界;(影響產業定位與人才甄別)
6.執行管理——組織績效的保證;(執行不到位,規劃被懷疑甚至推翻重來)四,四,系統的主要特征:
1.系統越不穩定,資源消耗越大;
2.信息是企業系統生存與發展的命脈;
3.系統具有延遲見效的特征;
第三章 重塑管理認知:
一,工業時代的管理特點:
1.標準化;
2.工具化;
3.程序化;
二,信息化時代的管理特點:
1.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2.中央控制;
3.制度保障;
三,互聯時代的管理特點:
1.去中心化導致信息透明;
2.客戶要求快速反應;
3.從“機械型組織”到“生物性組織”;
4.從“結果導向”到“過程結果兼顧導向”;
5.從“制度強勢”到“文化強勢”;
第四章領導者的五項修為
一,以身作則:理念和行為與組織價值觀保持一致;
二,共啟愿景:感召他人為令人激動的未來而奮斗;
三,挑戰現狀:帶領組織發展,帶領大家走出常態;
四,促進發展:幫助他人能力成長,并促進互相協作;
五,激勵人心:公開認可他人的貢獻,慶祝價值實現;
第五章從傳統型領導到創新型領導;
一,從“不相信”變為“相信”;
二,從“預設立場”變為“中立”;
三,從“告知”變為“詢問”;
四,研討:為什么需要這些轉變?
五,研討:您本人面臨的挑戰?
第六章創新型領導者的七項技能
一,達成互信;
二,積極聆聽;
三,有效提問;
四,現物現時:
五,分析歸納;
六,發掘潛能;
七,激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