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00強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的憂慮
中國500強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高達84%,遠高于發達國家大企業50%-70%的平均水平。中國500強企業是中國實體部門債務風險的縮影,而且更具代表性。事實上,中國企業債務隱患比政府債和影子銀行嚴重得多。
中國500強企業資產負債率平均高達84%,遠高于發達國家大企業50%-70%的平均水平。中國500強企業是中國實體部門債務風險的縮影,而且更具代表性。事實上,中國企業債務隱患比政府債和影子銀行嚴重得多。
“現在很多人一來就問,怎么幫我避稅?這種情況,我們以60%到70%的可能性,斷定他不是我們家族信托的目標客戶。”平安信托產品部組合投資總監康朝鋒在接受理財周報專訪時表示。
企業進行并購重組要高度重視輿情管理,特別是對新媒體、自媒體、社會化媒體的管理。在并購重組時,企業應該盡早開始輿情監控、制定危機公關手冊、加強與利益相關方溝通、樹立企業正面形象、選擇雙贏公平交易、說服意見領袖推送正面信息、重視跨文化交流等。
在財務核查風暴中喪失了IPO機會,又有強烈融資愿景的文化傳媒類公司如今成了并購市場上的香餑餑。不僅手握資金的同行對其虎視眈眈,一些行業外龍頭公司也企圖通過收購知名文化機構為自己在資本市場增光添彩。
唯品會是一家值得尊重的、會長線穩健發展的公司,因為它尊重零售行業的規則和本質,極少為外界的浮躁俘獲,相比之下,國內一些所謂的電商巨頭或潛在巨頭,恰恰在資本方的雞血刺激下,做著反零售的事情。
中國式的眾募和美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美國的傳統風險投資極其發達,眾募實際提供了一個更效率的方式。即跳過傳統的風險投資直接投資自己心儀的項目,并快速獲得資本升值。換另外一句話說,就是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阻礙了生產力,傳統的募資方式(VCPE)已經阻礙創新
知名度跟美譽度可不是一回事兒。如果趕上倒霉明明你公司經營的挺好但莊家就是要打壓你的股價賺錢,或是趕上熊市或是你公司所在板塊倒霉,結果到處一直喊著你的公司“跌停”,甚至還給你整出一堆不是很好聽的“內幕”,那你說你冤不冤?
在資本市場,上海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一直是位爭議性人物。橫跨金融、地產、藝術各領域的他,在接受采訪時直言:“我基本不大去理會外界的各種評價。在我心里,投資做得最好的人,不是財務專家與資本運作高手,而是藝術家與哲學家。”
L基金也不是丸美的單線。高盛(香港)和九鼎兩家著名的投資公司分別于2011年與2012年和丸美接觸。孫懷慶有自己的算盤。“高盛不是我需要的戰略投資合作者,而且偏向于我們去香港上市,目的性太強了,我不想因為一個投資者變成我新的緊箍咒。”對于九鼎,孫懷慶認為其項目太多
只有在產業發展的中后期,如果要做個比喻,就像一個漏斗,在收斂的時候,行業會出現大量的整合、并購,達到規模經濟或者價值鏈上下游的垂直整合優化。這個整合的結果,就是每個細分行業會出現一家或少數幾家大的公司,再有一些小的Niche players(服務于特定細分市場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