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行業在發展了20年后,很多企業開始走上市路線。特別是近幾年,不只是在國內,在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地相繼都有國內安防企業成功上市,各自圓了資本夢。而自去年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理念開始,國家將物聯網定位于下一個“萬億”產業國家戰略,安防行業上市企業被意外地包裝成“物聯網產業概念股”,從而得到相關機構及股民的熱烈追捧。眾多安防企業還沒有習慣身份轉變,但不斷膨脹的股票市值讓他們驚喜萬分,不禁感嘆——“上市的感覺真好!”。
企業上市,是最吸引眼球的新聞事件營銷題材,能迅速強化高大的品牌形象及穩固產品力本身。然而,上市后,企業變成了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上市公司,經營、財務受到嚴格監控,任何一個不利于企業的事件或信息,都將被無限制放大,帶來影響深遠的連鎖反應,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上市企業建立長期、靈活、有效的危機公關預警機制勢在必行。
“事件營銷+危機公關”——上市企業的維他命
企業成功上市,是千載難逢、最吸引消費者及全體股民眼球的新聞事件,也是資本市場對企業階段性經營結果的褒獎。由于上市本身屬性正面、積極向上,必定會使企業在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等方面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提升,并直接對企業信用、現金流、經營環境、銷售狀況等產生幫助及深遠影響。所以此時,一個成功的企業主及經營團隊會抓住事件本身,進行系統的、密集的新聞公關活動。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宣傳公司及品牌,擴大事件影響力,最終為企業的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眾多國內外優秀企業,成功上市只是其打造百年企業金字招牌的第一步,他們大多在企業發展早期即完成上市,用資本市場的充裕現金去打造高效的管理團隊,引入科學的管理系統、提高產品力、健全渠道網絡及體系、豐富品牌內涵,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企業品牌及產品的美譽度及忠誠度,最終走上一條資本帶動企業發展,企業發展帶來其股市表現優異,股票市值不斷壯大的良性發展之路。
然而,在上市前、中、后期,危機如影隨形般時刻伴隨在企業左右,且具有意外性、聚焦性和破壞性、持續性的特點,如不在最短時間內給予平息,極有可能使企業在資本市場及自身經營中陷入困境。事件營銷與危機公關機制建立對于上市企業來說,尤如維他命般使人健康成長。
企業上市與事件營銷
什么是事件營銷?事件營銷在英文里叫做“EventMarketing,國內有人把他直譯為“事件營銷”或者“活動營銷”。事件營銷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在企業上市前后的各個階段運用都非常廣泛,一套策劃完美、執行成功的企業上市事件營銷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在資本市場上的受關注程度及認購率,甚至可以影響股票發行價格及發行后的股價迅速拉升,所以事件營銷是企業上市階段最有“錢”途的經營活動。
安防企業上市過程中,事件營銷的重點在于借“勢”。
安防企業大多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借的“勢”很多,例如,政府信息化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加大、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物聯網打造等,都能使企業“被”定義為擁有巨大上升空間的“概念股”,從而做到品牌宣傳的事半功倍。
企業上市過程中事件營銷所應該關注的新聞點。企業上市,都會經歷合作券商或中介機構確定、上市申報、核準發行、路演、招股說明、上市公告等一系列流程及活動,這之中的每一個流程中,都充滿了新聞點。企業也應該就這之中的正面消息,進行包裝后以“信息披露+新聞公關”的形式進行事件營銷。提高企業及品牌的媒體曝光度,從而聚焦股民及大眾的視線,在股市上形成股民的“饑渴營銷”。
事件營銷要確保本身的信息真實性。企業就上市事宜,一旦對外宣布開始,會立即引來大眾的廣泛關注。因此,在上市過程中的事件營銷策劃,一定要確保所對外披露的信息真實、可靠、積極、正面,否則等于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召來公眾對于企業及品牌本身更多的反感,可能會導致上市夭折及計劃延后。
安防企業在上市階段所做的事件營銷,更應關注營銷的受眾及選擇的新聞媒體。由于安防行業產品更多屬于不太受大眾消費者關注的工業產品,處于行業邊緣,可以主要采取“專業渠道媒體+行業展會及活動”的傳統方式進行推廣。而企業上市階段,企業及品牌變身為受股民及大眾所關注的公眾企業,此時為了資本市場的表現,為了企業上市后表現更為向上,企業需要對品牌進行更多的大眾推廣,傳播的受眾將由行業渠道及用戶轉變為大眾。傳播渠道的選擇從專業渠道媒體擴大為大眾媒體,包含電視、雜志、報紙、網站、甚至地面廣告路牌等。當然,由于事件營銷有很強的新聞性,對于企業而言,傳播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工作重心應該是打通傳播通路,盡最大努力擴大傳播范圍,且應采取先求廣度,再求深度的推廣策略。
企業上市與危機公關
什么是危機公關?危機公關是指應對危機的有關機制,具體指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包括危機的規避、控制、解決以及危機解決后的復興等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動態過程。由于“企業決定上市→上市信息發布→成功上市”的過程通常要經歷2-3年時間,且成功上市后,由于監管嚴格,受關注程度高,企業本身更容易受危機“病菌”侵害。中國有句古話“長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企業發生突發性負面事件很正常,此時需要企業建立長期、靈活、有效的科學危機處理機制。
企業應對危機公關要有輕重緩急。危機公關,重點在于“公關”,即平時要與主流的行業及大眾媒體保持良性的互動關系,為突發的危機事件事先營造一個關系良好、溝通順暢的信息傳輸及交流平臺。
發生突發危機時,企業應首要關注負面消息來源,第一時間妥善處理相關問題,切掉危機滋生的溫床,從源頭解決危機。其次是關注信息傳播影響面,縮小事態影響及覆蓋面。若事態擴大,應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利用公關平息輿論及事件。如今信息資訊非常發達,網絡作為傳播最為迅速、影響力最大的媒體,后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壓制負面報道及消息。
危機公關≠金錢交易。危機公關是衡量企業公關綜合實力的標準,也是上市企業的立足之本。
很多企業從來不關心與媒體之間的互動交流、情感溝通,危機發生后,片面地認為危機處理就是破財消災,就是企業與媒體之間的金錢交易,殊不知企業與媒體之間的金錢交易,本身容易導致新的突發危機事件產生,造成企業的雙重打擊。
結語
一個發展良性、積極向上的品牌形象是企業上市后向前發展的先絕條件,眾多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籌劃周密、執行到位的事件營銷推廣傳播,能讓我們的企業發展更上一層樓。而科學、高效的危機公關機制,能幫助企業快速走出陰影,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讓企業在行業競爭浪潮中,不畏風雨,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