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目前存在的發展瓶頸,絕大多數也是這個問題,有的企業單純的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是錯就錯在重賞之下,有的是勇夫,而不是才子,況且,才華橫溢的人大都清高不馴,會經常和企業主的意見相左,結果:
職業經理人委屈:“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企業主感嘆:“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基于長期的對本土企業的深刻關注和對本土人性的深刻把握,杰信認為,企業若要留住人才,必須建立融入員工血脈的企業文化,而經過科學的調研,中國目前卻有83%的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1、沒有系統清晰的企業文化體系,大都是閃點式的,零散的,沒有根基。
這樣大掃除式的企業文化,看起來好像熱火朝天,但是員工頂多3分鐘熱度,然后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更有甚者,會認為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直接應付一下了事。
對于這樣的情況,企業主只能獨自郁悶: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2、企業文化沒有生動化的說明和闡述,給人大而且空的感覺,生動性不足,往往說了很多卻如同空穴來風,沒有實際價值。
想必沒有任何人喜歡麻木生硬的,如同理科教科書一樣的東西,看了以后無異于催眠,本來精神抖擻的看了5分鐘以后就想睡覺,員工根本就是發自內心的抵觸,印了好多企業文化手冊,到最后真正的價值就是去賣廢紙,企業主豈不是要指著鏡子罵:“你比傻根還傻!”
3、缺乏全面的宣導體系,在執行中宣講枯燥無味,較少用雋永,幽默,打動員工內心的話語,很難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在企業文化執行中,宣講人員不可避免的要扮演一個老師角色,同樣的一本書,優秀的老師可以講的有聲有色,同學們積極踴躍,競相發言,而照本宣科只會照書念的老師卻能把最有活力和創意的學生活活講死,所以在進行宣講時,要避免老學究,八股文式樣的講座,省得下面的員工心里說:“你在這里干什么?當明星啊?我們需要的不是開會,我們需要的是,發展,成就感!懂嗎?” “最煩你們這些念書歌子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4、缺乏嚴謹科學的論證體系,案例麻木沒有活力,遠離員工生活,員工根本連共振都產生不了,又何談響應和共鳴呢?
若要員工發自內心的接受,光靠華麗的說教是不行,還要有真實的,發人深省的案例,這就要求,案例貼近員工的生活,給人的感覺親切,真實,很容易往自己身上產生聯想,從而最深刻的開啟員工的心智。
例如賊語中的這句話:“看好車你就不問,開好車就可以隨便進入,開好車就一定是好人嗎!?”
話語雖然簡單,但是卻貼近生活,一下子就能給人最深刻的思考。
5、激勵制度沒有和企業文化掛鉤,使企業文化浮于形式,難以落地。因此必須通過激勵的方式,讓企業文化和員工的切身利益一體化,這樣才能賞罰分明的帶動員工的活力和動力。
即使有好的企業文化,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用激勵制度和企業文化掛鉤,才能做到企業文化的真正落地,對員工產生鞭策和拉力。還有,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任何人都渴望在集體中被尊重,獲得榮譽,如果形成一種積極競爭的氛圍,相信一定能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動力。
呵呵,看黎叔的正激勵:這次出來,一是通過實戰鍛煉隊伍,二是考察新人, 在這里我特別要表揚兩個同志,小葉和四眼。他們不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前輩。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頭,更上一步。”
6、企業文化和員工的真實思想與行為缺乏有機的聯系,無法讓企業文化內化成為發自內心的行為準則,變成紙上談兵,員工的心智沒有任何觸動和改變。
例如大多數企業經常會說:“愛崗敬業”,員工就會想,我為什么要愛崗敬業?如果員工真把這句話說出來,相信大多數管理者心里會大聲叫起來:“你不能干就走人!我反正不能白給你發工資!”這樣,矛盾就赤裸裸的擺在桌面上了。如果換一種方法表述:“每個人都是自己事業的老板,每日 你不是在努力的應付手頭的工作,而是每個工作都是你學習的機會,你在工作中成長和熟練起來,就能夠成為這個專業的高手,這樣,你的身價就會提高,而且,因為你的專業精湛,也肯定會吸引一批欣賞你的人,機會合適的話,也許你將來會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用員工本身的渴望和企業文化進行有機的聯系,如同從員工的心和企業的心建立一座橋梁,員工自發的就可以把企業文化轉化為內心的行為法則。
而不是把員工當作傻根,什么都不告訴他:
傻根:叔!俺多大了?
叔:你問這干啥?
傻根:俺就想知道!
傻根:叔!你給俺存了多少錢?
叔:你問這干啥?
傻根:俺就想知道!
“俺就想知道!”,有的時候員工和企業之間溝通就是這么難,內部的暗箱操作,非陽光化管理,都是增加內耗,降低生產力的根本原因。
7、最為重要的是,企業文化的建立沒有為品牌推廣創造有利條件,不能為品牌傳播做加法,這樣的企業文化顯然是蒼白無力的。
企業文化的建立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海爾的一句:“真誠到永遠”為以后的品牌延伸做了極佳的鋪墊,而在砸冰箱事件中提出的“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生產不合格產品就是不合格員工”、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 無疑給海爾的品牌形象大大的做了加法,使得海爾在品牌推廣上如魚得水,無需做很大的努力就被消費者自然的接受了。
來看看傻根是如何淋漓盡致的表現自己核心價值觀的:
傻根:俺家住在大山里,在俺村,有人在山道上看灘牛糞,沒帶糞筐,就撿了個石頭片兒,圍著牛糞畫了個圈兒,過幾天去撿,那牛糞還在。
傻根傻嗎?傻.但是傻到沒有人和他一樣就成為了一種極具差異化的聰明,試想,如果一個企業的形象能夠給讓消費者感受到傻根這樣的傻勁,相信這個企業一定賺的盆流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