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自己公司的企業環境,職場中人眾說紛紜,有的說我們公司企業環境很不錯,氛圍很好,不光辦公環境整潔,室內環境優越舒適,更重要的是整個公司的氣氛特別好,每個人都干得熱火朝天,加班的加班,拜訪客戶的拜訪客戶,開會的開會,緊緊張張,有條不紊,效率很高……可有的就愁眉苦臉了,我們公司人心渙散,鉤心斗角,辦公室政治復雜,想干事都提不起精神,唉……
公司太多了,大的、小的、好的、不好的,每個公司都有每個公司的企業環境,可每一個又都各不相同,你的企業環境使人快樂嗎?企業環境跟我們每一個職工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我們來看下面這個案例:
一位在私營酒廠擔任營銷總監的朋友訴說了幾大苦悶:
沒有言論自由:基本上都處于被監控的狀態,甚至連他們使用的辦公電話都是串線或被“竊聽”,使人“噤若寒蟬”,心里倍感壓抑。
行為處處受限:我想在新的企業、新的環境“建功立業”,而要想實現這一切,就必須要對企業的“詬病”大動“手術”,也就必然要觸及一些部門及人員的利益。可由于各部門都是親戚連親戚,“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他們感覺我動了他們的“奶酪”,便會聯合起來,糾集一處,“群起而攻之”,向老板打小報告、說我壞話,甚至威脅和恐嚇我。
企業里一些部門要職被老板親戚占據,身邊“底細”頗多,說話、辦事都得小心翼翼,恐怕說錯了什么、做錯了什么,他感覺他現在的處境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快要面臨“四面楚歌”了,這讓他惶恐而不安。
……
在私營企業,類似這位朋友的遭遇很多。由于私營企業剛開始大多都是家族企業或合伙企業,為了“安全”起見,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與企業負責人有“血緣”關系的“自己人”,這些“大伯、二叔”、“三姑、四姨”等親戚,一旦在企業擔任職務,外面的人才便很難施展開來,理由是:
任人唯親,是私營企業最大的特點,也是讓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之一。正是因為任人唯親,所以讓人倍感能力發揮無望,不得不一走而解脫,如果企業管理人不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這個企業的破產之日也就為時不遠了!
企業環境的好壞,無論是對公司本身、還是對公司員工的個人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企業環境可以招引來更多的員工、更多的人才,從而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而這種任人唯親、鉤心斗角,讓人感到壓抑、無法施展才華的企業環境也必定留不住有用之才!
忽然想起一句經典的話:“制度比人才重要,好的制度令人才輩出,不好的制度埋沒人才。”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能創造出不同的價值,可見公司的整體氛圍環境對人影響有多大。作為一名職場中的管理者,你組織里的氛圍好嗎?讓人感到快樂嗎?應該怎樣管理才會使員工感覺到工作很快樂呢?員工快樂了,自己也就會跟著快樂,讓我們都做一個快樂的職場人,何樂而不為呢?
1.給員工以一定的自由度,讓員工進行自主管理
員工在一種被動執行上級指令的狀態下工作很難發揮出創造性來,也會很快覺得工作比較刻板與乏味,從而喪失工作熱情與積極性。因此上級給員工適當的授權,而不是事必躬親或事無巨細都安排好,能夠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是工作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機器,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員工對工作充滿熱情。
2.鼓勵創新
員工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內容總是一成不變,就會感到缺乏新鮮感,從而逐漸形成惰性,即使是很簡單的工作,也可能做得力不從心。
所以應鼓勵員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從而對原有工作進行改善。員工在一種持續改進工作的動力驅使下,會更積極努力地工作。當然這種創新不一定是徹頭徹尾的創新,可以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對部分工作的方法、內容等創新,繼承原有的合理的部分,再進行部分創新。員工在創新過程中,很可能會犯錯誤,但是不要太苛責,因為創新是有風險的,如果總是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則不會進步。但是錯誤不可以重復犯,明知是錯就應該回頭。
3.營造一種相互信任、融洽溝通的氛圍
企業是一個整體,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崗位都是企業鏈條上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要想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必須要協調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務,因此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要進行順利的溝通,信任是一個前提和基礎。員工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充分的溝通。
所以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在企業內營造一種相互信任、融洽溝通的氛圍。管理者應當信任員工,員工也應信任管理者,員工之間也應相互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進行融洽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員工可以了解到與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信息,從而更好地改善工作,同時也將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對其他崗位有價值的信息反饋給其他人員,這樣也有助于其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當然也并非是毫無保留地將本人所有信息透露給其他員工,只要是對改進本人和其他人工作都有益的信息,都可以進行充分溝通。
通過溝通,員工還可以更好地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弱點,促進自身的進步。通過溝通,員工能夠感覺到并非自己在單兵作戰,而是在一個大家庭中和很多人共同奮斗。員工能感覺到有人在關注自己,同時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在這樣的氛圍下,員工的工作干勁會更大。
4.企業應重視人性化管理
員工不是工作的機器,他首先是人,有人的各種需求。企業應了解員工的需求,員工的生活,員工的興趣、愛好,企業應能適當尊重員工的需求,如定期舉辦一些活動等,讓員工不僅有工作上的緊張,也有身心上的放松。另外,也可以在員工生日的時候送去一些問候或小禮物。員工若感到自己在企業里被當作“人”來對待時,會感到在企業里工作就像在一個大家庭里,有一種暖融融的溫馨,充滿了人情味,也充滿了情趣。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員工的心情自然也就愉悅,工作起來也才會更有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