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階段,每到一家公司,每接觸一位企業領導,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中國的企業都在追尋同樣的管理理念(趕超全球的時髦),就是企業文化。更有意義的是,所有的企業都把自己的企業文化張貼在公司醒目的位置(絕對中國式的)。它的意義所在就是讓外人看到這個企業是采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是不斷地提醒公司員工,這是一家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去的公司多了你就會發現怎么天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差不多呀?以人為本、創新、誠信、客戶至上 …… 估計列出來也就這些了。
企業文化的概念源自于歐美國家,是歐美國家在治理企業的過程中,超越管理體系和制度時運用的一種手段。西方企業史已經有一百多年了。西方國家是以制度為基本的社會體系,從而也形成了公司治理的規范體系。制度本身的作用是制約,它可以讓公司員工達到公司對員工要求的一個基本底線。隨著公司的發展,特別是公司進入成熟期,管理者開始意識到用純粹的制度來管理企業員工,這很難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人們就開始研究中國的五千年歷史,發現要激發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有效的就是一種 “ 文化 ” 。 “ 文化 ” 的威力是無窮的。大家就開始在西方企業管理中運用 “ 文化 ” 來激勵企業的員工,叫 “ 企業文化 ” 。
而我們中國在真正市場經濟體系下的企業史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我們的企業還是處在一個積累的過程,加上本身社會體系、制度等都在建設過程中,應該說中國的企業還沒有達到西方國家的規范的體系、制度的管理模式。一味的追求最先進的理念 “ 企業文化 ” ,最多也就是一個空頭口號了。這就是為什么人們說:美國是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國家(整個國家才兩百多年的歷史),而人們談到中國就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是要有積累的。
其實企業文化就是一種企業氛圍,企業文化的口號、內容都不重要。好的企業,其內部氛圍能讓企業的每個員工都熱愛企業,愿意為企業奉獻,這就是好的企業文化。
當一個企業處在高速成長期,員工感受到企業的發展,共享成功的碩果,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時候,企業的員工都會由衷地表現出對企業的熱愛。這個階段,企業制度、企業文化對企業都不會顯得那么的重要;而當企業進入成熟期,甚至出現危機的時候,除了企業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管理機制之外,企業文化往往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管理一個企業的根本之處就是它的企業規范、企業體系,沒有一個良好的規范體系,讓我們看到的很多的企業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 “ 老板的個性 ” 而已,這樣的 “ 文化 ” 怎么可能延續(文化是可以在企業里延續,成為公司的價值觀的)?一旦老板換掉了,新老板又帶來了新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再久,也不可能有企業的文化的。
1997 年我回國創建微軟全球技術中心的時候,簡單地套用了微軟一整套的企業規范、企業體系,跳過了自我摸索企業創建的學習過程。雖然整個中心剛剛建立,員工全是中國本土招聘的員工,無論是微軟總部過來的全球技術中心本身的員工,還是微軟外面的人,對中心的感覺,就是地地道道的微軟。這就是體系、規范的優勢,因為微軟有整套規范的企業體系和規范,可以讓一個新的分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很高的管理體系、管理規范,成為一家優秀的企業。我并沒有滿足于拷貝一個中國的微軟。我盡最大限度地全面拷貝了微軟的管理體系、管理規范,但是我希望創建一個屬于中國人的微軟、中國的企業文化。因為西方人和中國人的職業觀是有本質的不同的。西方人把工作作為生存的方式(所以一到放假,完全沉浸在假日之中)。而中國人把工作作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朋友主要是工作中的同事,很多的人把公司作為一種歸屬,一個有家一樣感覺的地方 ……
首先我從員工招聘上進行中國式的改變。中國人的普遍心態就是招聘面試越難的地方一定就越是個好地方,所以我采用一種非常嚴格的面試體系(一票否決 + 總經理決策制)。任何一個加入微軟的員工必須經過至少微軟六位員工的面試。參加面試的任何一位員工都有否決權。這樣除了讓那些參加面試的員工有主人翁的良好感覺外,也加大了面試難度。如果參加面試者能通過六位員工的面試,我會做最后的一道防線,經過我的面試當場決定是否錄用。這種面試體系達到了超過預想的效果。第一,每個微軟的員工都會參加面試學習 ,都會參加新員工的面試,有權決定未來的同事(至少是否決),讓每個員工都感覺自己在公司的決策體系中,有所謂的歸屬感。第二,由于我在最后進入面試決策體系,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員工進入公司都要經過總經理的面試),公司重視每個員工。加上我是當場決定是否錄用并告訴來參加的面試者,讓所有的面試者感覺到微軟的工作效率。第三,來微軟面試就像人生的某種經歷一樣,吸引了很多的挑戰者,更多的是優秀的挑戰者,因為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加入到這樣的公司。有些人來的時候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人才。有些人就是為了體驗一下微軟的面試。
西方國家的企業因為有了多年的企業規范,所以員工在這樣的企業規范下養成了一種工作方式,加上社會的一些基本的做人規范,形成了職業規范。而在中國普遍存在著缺少職業規范的問題。無論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還是有過工作經歷的人,應該說都缺少了這種職業規范的氛圍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