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重點在激勵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末位淘汰制在某些領域比較合理,但如果四處泛濫,則可能成為災難性的。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末位淘汰制在某些領域比較合理,但如果四處泛濫,則可能成為災難性的。
2012年,全球經濟相對低迷,中國經濟雖增速放緩,但仍是世界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量。面臨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上揚,企業該如何面對挑戰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歷來是中國制造的最大優勢,可是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這一優勢已逐漸淡化。
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已成為世界經濟學家驚嘆的傳奇,可是近兩年來,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卻出現連續六個季度的下滑,由去年的9.7%降到上季度的7.6%。是中國經濟增長后續乏力還是正逐步回歸理性?
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連續六個季度迎來下滑,再次進入“破八”時代,全球經濟低迷帶來企業訂單銳減,而人口紅利消失、人力成本上揚無疑讓深陷發展泥潭的中國企業雪上加霜。
企業應注重人才資源的“平衡管理”
2012年,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中國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更加迫切。在這個過程中,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漸衰退,從而導致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
隨著社交網絡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求職者開始利用社交網站找工作,企業也抓住了這一趨勢開始發力社交網絡招聘。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康乾盛世”,誕生了兩個盛世偉人:康熙和乾隆。此二人均在位60年,把一個大清帝國治理的風調雨順,民富國強,甚至連西方殖民霸主、老牌帝國大不列顛(英國)的女王也要屁顛屁顛地派使臣來行朝拜之禮,希望可以通商做生意。
90后新兵初涉職場以來,爭議就從未停止。企業對于注入的新鮮活力和血液驚喜萬分,卻也為90后愛憎分明、多元化的個性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