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海嘯讓全世界心神不寧,人們對經濟蕭條的恐懼轉變為消費恐慌,在一些企業倒閉的哀嘆聲中,企業如同遭受寒霜襲擾的草木,茫茫然不知出路何在。
2008年12月9日,香江之畔,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理工大學亞洲品牌管理中心、香港設計中心聯合舉辦了“第四屆品牌管理國際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解決困擾“香港制造”的品牌出路問題,探討企業如何建立和管理品牌,培育強勢品牌,以應對嚴峻的挑戰。會議特別邀請《新營銷》參與此次會議,《新營銷》對此會議做了《香港品牌崛起之道》的專題報道,以期對香港及內地的企業,特別是制造企業的戰略轉型給出參考案例。
2009年12月1日,第五屆品牌管理國際會議如期舉行,吸引了500余名學術界及工商界的代表參加。而且,此次國際盛會也是“設計營商周”的一個重要環節。
但此屆會議的議題與上一屆不同。對于中國企業來說,2009年的市場別有一番景象。海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志剛說:“金融危機提供了機會,我們發現海外的‘便宜貨’到處都是—可以收購的企業太多了,我們可以從容挑選。”因此,2009年,一些有實力的中國企業選擇了趁勢而上,開拓海外市場,向外擴張。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五屆品牌管理國際會議確立的主題為“品牌帶動創新:設計、管理與價值”,主要探討企業戰略和先進的品牌理論,包括如何創新管理方法整合品牌設計、管理與價值、如何通過設計與品牌帶動企業增長、如何對大眾化商品進行品牌創新管理、如何確定品牌的投資價值、進行品牌體驗管理,以及利用新媒體創建品牌社區等。
此屆會議的嘉賓形成了一個共識:無論是開拓國內還是國外市場,企業以品牌建設帶動創新,必須以人為中心,而不能唯利潤是圖。企業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完整性和信任感(Integrity and Trust),讓品牌為消費者信任并希望與之建立聯系。
吉利副總裁王自亮說,趁著金融危機,吉利收購了澳大利亞DSI公司,目的就是為品牌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沒有品牌影響力,企業就不會發展。他特別指出,吉利要誠實造車,誠實營銷,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為核心,把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作為研發動力。
王志剛在介紹海信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時說,針對金融危機下海外市場消費者捂緊錢包的消費心理,海信采用了高質中價戰略:在技術、質量方面,向國際一線品牌看齊或者超過它們;相較于國際一線品牌,擁有價格優勢。2009年,海信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大約為10億美元。
奧迪在香港的代理商—合迪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葛創基認為,奧迪在香港的營銷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關鍵在于他們堅守了奧迪的三大理念—Progressive(進取)、Sporty(活力)及Sophisticated(尊貴),而這三大理念的落腳點是產品(Product)、定價(Pricing)、銷售渠道(Place)和宣傳策略(Promotion),其核心指向是“人(People)”,并由此形成了奧迪品牌的核心價值—把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奉獻給消費者。
作為中國內地及香港領先的快餐連鎖經營商,味千拉面主席兼行政總裁潘慰認為:“品牌是關于消費者接觸到的所有環節,就味千拉面而言,這些環節包括形象設計、餐廳裝修、服務、宣傳活動和食物,這些環節構成了味千拉面品牌。”潘慰指出,品牌成功的三個關鍵分別是:第一,要有獨特的品牌定位;第二,可信賴的產品品質,保持獨創性;第三,有一個高效率、可復制的業務模式。
作為第五屆品牌管理國際會議的支持媒體,《新營銷》對此屆盛會高度重視,像2008年一樣,派記者赴香港采訪,撰寫了《海信“出海”》、《吉利:誠實造車》、《奧迪:尊崇營銷》、《味千拉面:標準化的“大生意”》等文章,以饗內地及香港關心品牌建設的相關人士。
感謝香港理工大學亞洲品牌管理中心,感謝香港設計中心,為《新營銷》提供了一個珍貴的機會,共享品牌智慧、營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