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論的創立者、營銷顧問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發現,在中國、印度這類新興經濟體,擁有多元化業務的家族企業,正逐漸成為其重要的客戶來源。
“我到印度出訪,拜會了當地一個非常大的家族企業,業務非常廣,每一個業務都用到家族的一個姓作為品牌,他們希望獲取建議。我覺得這個姓只適用于其中一部分業務,比如摩托車業務用上去做品牌還不錯,但是保險這樣的業務,用這個姓會使受眾對品牌的認知產生混亂。”因此,特勞特建議那位印度家族企業的董事長,摩托車業務繼續保留家族的姓氏作為品牌,其他的4項業務把這個姓去掉,嘗試采用新品牌。
不過,特勞特承認,其忠告未必奏效,“他們現在各項業務都做得很好,自我膨脹得厲害。”
品牌延伸的自信,在中國的家族企業也廣泛存在。就家族企業來說,從一個相對成功的領域向多元化業務擴張的時候,原有品牌的知名度常被視作新業務品質、信譽的背書,并可能成為獲取信貸、客戶乃至政府關系等資源的“媒介”。此外,家族品牌往往更強調延續和忠誠,統一的家族品牌可以體現共同價值觀和凝聚力。遺憾的是,實際運作層面,家族品牌與業務品牌往往相互混淆,采用“一刀切”的簡單處理方式。
特勞特特別告誡,多元化家族企業應該謹慎小心地就業務進行品牌“定位”,“知名度不代表一切。一個好品牌必須把知名度和定位、戰略結合起來才能夠創造價值,在營銷方面必須要有非常清晰的定位,能夠向受眾傳達一個信息,為什么要買這個產品和服務?我們這個產品的價值點或者利益點在哪里?歷史上好的品牌都是既有知名度,同時定位非常清晰地傳達它的定位點,比如寶馬定位在終極的駕駛體驗。一個好的家族品牌,天然有知名度,但是如果涉足過多的業務,其傳達的價值點將是混亂的。”
在特勞特看來,印度塔塔集團是一個不錯的研究樣本。“塔塔具有享譽世界的家族品牌,但是業務層面,他采用了一系列的子品牌。”
塔塔集團由詹姆謝特吉·塔塔(Jamsetji Tata)創辦,其品牌歷史可以追溯至1868年創立, 塔塔集團2010-2011財年總收入為833億美元。143年以來,“塔塔”在印度以其恪守良好的價值觀和商業道德而廣受尊敬,英國咨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在2011年對塔塔品牌的估值為157.5億美元。無疑,這是具有強大號召力的家族品牌,成為凝聚旗下多元化業務的核心資產。
塔塔集團共有31個上市公司,其市值總額約774.4億美元(截至2011年11月17日),擁有430萬股東,涉足鋼鐵、汽車公司、咨詢服務、化工、飲料、酒店、通信等領域。集團的權力高度分散,成員公司多以“塔塔”品牌冠名,在戰略和經營方面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但是,在業務層面,子公司使用“塔塔”品牌的方式不盡相同,尤其是涉足B2C業務時,業務層面采用的品牌往往不是“塔塔”。
以1964年成立的塔塔全球飲料公司為例,業務涉及品牌茶、散裝茶、咖啡和其他飲料,同時經營種植園。在品牌茶領域,公司在印度市場上擁有五個主要品牌——塔塔茶葉、泰特萊(Tetley)、Kanan Devan、Chakra Gold和Gemini,滿足市場消費者對茶的多種細分需求;在特色茶方面,公司通過泰特萊(Tetley)、Good Earth、JEMCA品牌分別銷售紅茶、綠茶、水果茶和草本茶等。
集團的酒店業務統稱為泰姬酒店及度假集團(Taj Hotels Resorts and Palaces),甚至沒有出現“塔塔”二字,擁有自己的商標,品牌獨立性尤其強。泰姬酒店及度假集團在印度45個城市擁有64間酒店,在全球擁有15間酒店。集團的經營范圍分布在豪華、高級、中端和經濟型市場領域,亦采用細分的子品牌:泰姬(Taj)是集團旗艦奢華品牌,為旅行者提供真正奢華的酒店體驗;Exotica是一個主要在世界上最奢華休閑的地區經營的度假和旅游品牌;泰姬Safaris是印度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狩獵酒店品牌(Wildlife Lodges);Premium酒店為新一代旅行者提供現代創新的酒店服務;Gateway酒店是一個泛印度地區的連鎖酒店,為商務和休閑旅行者提供現代標準的酒店服務體驗;Ginger便利酒店則是專攻經濟型酒店領域。
上世紀90年代,塔塔集團開始謀求在印度之外的擴張,采用并購手段打造全球性企業,其中知名案例包括2007年塔塔鋼鐵(Tata Steel)收購鋼鐵制造商哥魯氏(Corus),以及2008年塔塔汽車收購捷豹-路虎公司(Jaguar Land Rover)。根植印度文化和歷史的“塔塔”品牌如何運營?塔塔亦采用了靈活務實的態度。
“傳統理論認為,所有的收購都應印打上收購方的品牌名稱和商標……塔塔集團一方面安撫其印度股東,稱自己不會為了全球增長而放棄傳統價值觀,同時又安撫它在國外收購的公司的股東,稱不會毀掉他們喜愛的品牌。”《Tata: The Evolution of a Corporate Brand》一書作者摩根·威茨(Morgen Witze) 這樣寫道,其中,強勢的品牌如Land Rover、Tetley得以保留,相對實力較弱的“哥魯氏”則被更名為塔塔鋼鐵歐洲公司(Tata Steel Europe)。
“中國許多產業領域存在品牌空白點,似乎任何有知名度的新品牌都有成功機會,但是,千萬不要把知名度和一個強勢品牌混為一談。競爭會日趨激烈,家族企業繼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將可能錯失推出有競爭力品牌的時間窗口。”特勞特說。
分拆家族品牌:多元化家族企業定位建議
- 本文分類:品牌管理
- 本文標簽:多元化家族品牌
- 瀏覽次數:17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11-08 22:16:21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mb/17045
- 上一篇 > 品牌差異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 下一篇 > 玩營銷模式下的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