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全球最具價值品牌
中國企業家應該清楚:最具價值品牌是如何評估的,什么方法打造不出最具價值品牌,如何打造最具價值品牌。
文/李銳迪
國際性品牌,或曰“大牌子”,是指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有時被稱為強勢品牌或最具影響力品牌。用20世紀80年代營銷界開始流行的一個詞,就是具有很大“品牌資產”的品牌。品牌資產成為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打造一個這樣的品牌,是無數企業家的終生夢想,因為這意味著擁有了一棵搖錢樹,隨便一搖就會噼里啪啦往下掉錢。因此,無數企業和企業領導者,不惜花費巨資,苦苦探尋創造最具價值品牌之道,甚至期待發現一條捷徑,兩三年就可以打造出一個令人羨慕和尊敬的強勢品牌。一些品牌專家相應地噴涌而出,給出諸多打造品牌的靈丹妙藥。然而成功者少,失望者多;得“牌”者寡,失錢者眾。
由于品牌的極大誘惑力,無數的學者和總裁,仍然在苦苦思索和探尋:最具價值品牌究竟是怎么來的?盡管無法得出大家公認的答案,但是企業家和經理人至少應該清楚兩個事實:一是最具價值品牌是如何評出來的?二是什么方法不是打造最具價值品牌的路徑?
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是怎么評出來的
大家公認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都是怎么來的呢?基本上是Interbrand公司和英國《金融時報》評價的結果。近年來世界品牌溝通服務集團WPP旗下權威調研公司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布的結果也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們的評價標準雖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即看品牌本身的獲利能力和品牌實力。因此,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不是眾人所理解的“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品牌”,而是品牌價值或資產大并足以在世界品牌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品牌。這敲印證了人們“大牌子”的說法。
我們僅以Interbrand公司的評價方法進行說明。該公司和美國《商業周刊》雜志每年公布全球100個最佳品牌。參與排名的品牌必須具備3個條件:
● 品牌的價值必須超過10億美元;
● 必須是全球性品牌,國外銷售額至少占1/3以上,在歐美和亞洲等地設有大量分支機構;
● 必須有可公開獲得的營銷和財務數據。
Interbrand公司計算品牌價值的方法大體包括3個步驟:計算品牌獲利能力、量化品牌實力系數和推算品牌價值。
計算品牌獲利能力
首先計算出該品牌商品的獲利能力,接著再分析出非品牌的同類商品的獲利額,以及不對品牌強弱起作用的那部分資產的利潤,前者減去后兩者即為該品牌獲得的利潤。
例如,某公司A品牌商品銷售額為100億元,成本為80億元,利潤為20億元;假定非品牌商品的凈利潤率為5%,那么,非品牌商品獲得的利潤為:80乘以5%等于4億元;再假定應付稅款為5億元,那么該品牌的獲利能力為20-4-5=11億元。
推算品牌價值
用品牌獲利額乘以品牌實力系數即可獲得品牌價值。例如,前例A品牌實力系數為76,那么該品牌的價值為11億乘以76,結果為836億元。
由此可見,大家公認的最具價值品牌,是指品牌資產最大的品牌,也就是品牌本身能夠帶來更多價值或資產的品牌。中國目前一些行業協會和公司的品牌評估,大多缺乏一套科學的指標評價體系,甚至直接由“專家”主觀評出,或是以知名度為標準評出諸多“名牌”,令消費者眼花繚亂。這些“名牌”大多與最具價值品牌沒有什么關系,甚至還有企業大肆宣傳自己的品牌為“世界名牌”,說明他們既沒有了解世界,也沒有了解品牌。
這些方法打造不出“最具價值
品牌”
創造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不是人們拿在手里的萬花筒,隨便一搖,就會出現自己滿意的圖景來,需要遵循世界公認的評價標準,靜心和精心地進行打造。這些年,在中國進行的品牌創建活動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至少存在以下五個誤區。
1.最具價值品牌是指認出來的嗎?
中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政府角色是逐漸轉變的,變革 開放初期他們命名很多“名牌”,后來一些行業協會承擔起“二政府”職能,熱衷于馳名商標命名工作。好似最具價值品牌,是可以行政指令或命名出來的。
政府付出了極大努力,指認了大量名牌產品,但并未得到消費者認可,也沒能使同行心服口服。例如20世紀80年代初期政府指定了若干“省優、部優和國優”產品,90年代末又開始指定若干“中國公認名牌”,直至今天還存在“全國馳名商標”評選等。入選品牌有的風光一時便迅速消失,如秦池酒、太陽神口服液;有的則陷入丑聞而損害消費者利益,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添加劑事件等等。
由此可見,最具價值品牌不是行政指令出來的,指令出來的品牌只能是孤芳自賞,自己逗自己玩。假如各級政府能指認最具價值品牌,全球最具價值品牌豈不是需要聯合國來指認。中國企業家和經理人需要清楚,品牌資產是顧客對品牌認可、滿意和忠誠的一種回報,不應該由政府和行業協會指認,消費者才是真正的品牌資產或價值的評價專家。
2.最具價值品牌是CI出來的嗎?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受日本企業影響,中國企業CI策劃,非常流行。某些CI策劃從業者,極力鼓吹品牌是CI出來的,其論據是“麥當勞”和“太陽神”CI的成功。這顯然是一種誤導。
首先看“太陽神”口服液,雖然火爆一時,但已消失不再,無論如何也不能稱其為最具價值品牌。這也恰恰證明CI不是萬能的,最具價值品牌不是CI出來的。麥當勞的成功,早于CI風潮,當時大M標識和馬戲團小丑的標志還沒有同時啟用。盡管CI對麥當勞后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CI,也表明最具價值品牌不是CI出來的。
當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企業形象策劃在品牌建設中的作用,至少它是品牌標識設計的內容,而標識設計如何是表明品牌身份的重要構成要素,但僅此而已,不能將其作用無限夸大。
3.最具價值品牌是廣告出來的嗎?
有人一直認為,品牌價值是廣告投入資本的自然累積。只要打了100億元廣告,就自然會有100億元品牌價值。因此,一些品牌速成的“靈丹妙藥”大多是廣告人開出的,廣告公司便成了品牌建設的“教父”或“師爺”。隨之而來的,是廣告大戰、標王爭奪。我們不否定廣告在提升品牌價值中的作用,但不能將其作用無限夸大。可以說,沒有一家廣告標王成為真正的最具價值品牌,相反,幾乎全部走了麥城。那些以轟炸性廣告開始、以悲劇結束的品牌不勝枚舉,如秦池酒、愛多電器、腦黃金、五谷道場方便面等等。因此,可以毫不含糊地說,最具價值品牌不是廣告出來的。
4.最具價值品牌是奢侈出來的嗎?
伴隨著這幾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路易威登、香奈兒、愛馬仕和卡地亞等著名奢侈品牌,在中國賺取了數量驚人的金錢,著實令人羨慕無比。一些人認為,奢侈品牌就是最具價值品牌,因此正在籌劃著進入奢侈品行業或領域。且不說打造一個成功的奢侈品牌也十分不容易,何況最具價值品牌真的不是奢侈出來的。
一是因為貴的不一定就是奢侈品。奢侈品在今天已經不是稀缺和昂貴商品的概念,而是品牌的概念。一塊玉石、一塊翡翠可能很貴,但僅是材料貴而已。奢侈品不僅材料優質,還要設計精良,形態藝術化,還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承。路易威登就是為皇家做行李箱的,愛馬仕是為皇室做馬鞍子的,他們的品牌和工藝一直得到傳承。
二是因為奢侈的不一定就是最具價值品牌。中國目前諸多產品價格遠遠高于世界頂級品牌,但是離最具價值品牌的距離還相當遙遠,如本土品牌的一些服裝價格高于世界一些大牌子。另外,價格低廉的產品也可以成為最具價值品牌,例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因此,無論高價還是低價,都可以成為最具價值品牌,關鍵是讓顧客感覺到是誠實的價格。
5.最具價值品牌是速生出來的嗎?
基于最具價值品牌的極大創利能力和誘惑力,一些企業總是幻想迅速地“從無牌到有牌,從無價值品牌到最具價值品牌”,但是急功近利是無法打造最具價值品牌的。
大量研究表明,品牌打造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過程,它與短期績效是相對立的。速成的只可能是短期績效,而不可能是最具價值品牌。縱觀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大多開始于20世紀初期和中期。前者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而產生,具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如可口可樂、波音、寶潔等;后者是伴隨著信息革命的深入而產生,具有40-50年左右的歷史,如微軟、IBM、蘋果和Google等。
盡管高科技品牌要比傳統品牌的創建時間短,但也不是僅靠轟炸性廣告和公關活動就可以速成的,也需要做品牌建設和管理的基礎工作。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做品牌就是為品牌涂金粉,不可能一次涂得很厚,否則金粉就會掉下來,而是需要一次涂上薄薄的一層,過一段時間再涂,循環往復,最終才能成為金字招牌。
瑞士著名品牌腕表大多產自深山里,是因為當年瑞士人在漫長的冬夜沒事情做,就開始慢慢地研究制作鐘表。精工細作,才制作出精品,浮躁社會難以如此。在成都金沙遺址展覽館展覽的精美玉片,由于當時沒有高效率的研磨工具,只能手工磨制,大約磨制20-30年才能完成。那時人的壽命才30歲左右,一個玉工一輩子沒干別的,就磨這一個玉片了,所以它精美。
如何打造全球最具價值品牌
一些具有影響的品牌類書籍,一般稱為《品牌戰略》、《品牌管理》或《品牌營銷》。我們認為,萬變不離其宗,細觀內容,品牌是營銷出來的。因此打造最具價值品牌,不是產品、價格、渠道、廣告、CI等任何單一要素管理的結果,而是對一個完整的營銷過程進行管理的結果,品牌營銷就是營銷品牌。
這個過程包括建立品牌資產、維護品牌資產和評估品牌資產三個階段。第三階段的工作有時會先于第二階段的某些工作。三個階段的10個步驟是循環進行的,這樣才能使品牌不斷從低級走向高級。例如從空間上劃分,有市級品牌、地區品牌、全國品牌和世界性品牌等;從價值上劃分,有億元級品牌、十億級品牌、百億級品牌等;從品牌類別上劃分,有產品品牌、產品類別品牌、無類別品牌等等。當然,需要提醒的是,對于一個產品或公司來說,也不是一定要有品牌,也不是品牌級別越高越好,一切都取決于符合實際的營銷定位過程。
第一階段:創建品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對品牌進行整體營銷策劃,包括研究市嘗選擇目標顧客、進行合理定位,然后依定位和目標顧客規劃名稱、標志、標識語、標識音樂和包裝等品牌要素,再通過產品策略、價格策略、分銷策略和溝通策略的有機組合實現品牌定位,才能創造出真正的最具價值品牌。
世界著名品牌專家凱勒教授歸納了品牌創建的五大常見失誤:沒有全面理解品牌內涵、沒有給予品牌充分的投資支持、對品牌成長缺乏信心、未能充分控制品牌、對品牌變化和穩定的平衡控制失效。這些現象在中國企業中也十分普遍。
第二階段:維護品牌。創建品牌過程中或之后,都必須對品牌進行保護,在創建過程中必須對品牌要素進行商標注冊,得到法律保護后再進行推廣。在品牌創建后,還有兩個重要工作,一是適當進行品牌延伸,這樣可以增加品牌價值,但是過度也會傷害品牌價值,如皮爾卡丹、華倫天奴等品牌;二是適時進行品牌調整,別讓品牌成為“老字號”,如果真的衰落了,也要考慮品牌復興問題,其方法仍然是將前述品牌創建的過程再走一遍。
第三階段:評估品牌。這樣可以隨時掌握品牌創建過程的進度和效果,隨時進行調整和完善,評價的內容包括聲譽和價值,方法包括與競爭者比較法、整體評估法、減去產品因素的剩余法和估價法等等。
需要強調的是:最具價值品牌,常被國人稱為“金字招牌”,其金粉既不能一次就涂得很厚,涂上的金粉也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永不脫落。前者告訴我們,品牌打造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急功近利;后者告訴我們,品牌打造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定期通過營銷手段來涂抹新的金粉。最后用品牌管理教授凱勒的話,作為本文結尾最合適不過。他說,打造最具價值品牌需要細心和耐心,這好比平地起高樓,打下堅實的基礎非常重要。這個堅實的基礎,就是在顧客心目中形成具有廣度和深度的認知,以及強烈、獨特和良好的品牌聯想。
李銳迪:本刊特約研究員
真品牌:如何打造全球最具價值品牌
- 本文分類:品牌管理
- 本文標簽:品牌全球
- 瀏覽次數:19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11-08 22:09:39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mb/16271
- 上一篇 > “買下歷史”可助品牌升級?
- 下一篇 > 靠品牌盈利的6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