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麥郎”的品牌延伸,不能不提到它的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統一集團。“今麥郎”飲料的推出實際上是華龍集團和統一集團合資的結果。在飲料行業以及品牌延伸上,統一集團一定是“今麥郎”的老師。華龍集團進軍飲料行業,當然需要向老師多學習,在資金、技術、經驗、市場上都可以得到很多成功的指導。于是,華龍集團單方面認為通過此合作自然能夠加速自己在行業的發展速度,通過復制合作方“統一”的模式,以保證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成功。
誠然,有了“統一”做合作伙伴,“今麥郎”的產品生產和入市速度一定會加快,這點毋庸置疑。但是,用“今麥郎”的牌子來開拓市場,進行品牌延伸,這一定是個錯誤。如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競爭的眼光打量這個合作者,這場合作更像一個品牌陷阱。
眾所周知,在方便面領域,“華龍”與“統一”是競爭對手的關系。二者突然握手言和,并且“統一”愿意分享自己的資金、技術、渠道幫助“華龍”開拓飲品市場,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像天上掉餡餅。
我們知道,與競爭對手合作,多數情況下等于與虎謀皮,危險系數相當之高。合作的誠意系數也一定不夠,企業一定要摸清其競爭伙伴的實質目的。
如果我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假如我是“統一”,我也會與“今麥郎”合作,鼓勵其推出“今麥郎”飲品。因為可以想見“今麥郎”為了擴大產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加速生產,快速入市,其結果一定會是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質量問題和品牌的弱化。如果“今麥郎”品牌在飲品業遭到毀滅性的傷害,那么這種傷害一定會波及其在方便面市場的品牌價值。假以時日,“今麥郎”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地位就會被其他品牌所取締。此時,大陸市場又少了一個可以與之抗衡的競爭對手。
如果這樣,那最后“今麥郎”的銘文一定可以這樣寫——品牌延伸的失敗;苦心征戰多年的品牌從此淡出消費者的視野。而隨著高端品牌的失敗,華龍集團的品牌勢能也很可能將近乎消亡。其他強勢品牌如“康師傅”、“統一”等只要稍向下端市場延伸就可以擊垮“華龍”。所以,在品牌知識方面,現在的“今麥郎”確實還有很多需要向這些老大哥學習的地方。
總之,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企業的生死。品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成功的品牌能夠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完成注冊,增加企業的價值和贏利;而失敗的品牌卻能夠拖垮企業已有的價值和成就。“今麥郎”的品牌延伸到底會得到什么樣的結局?在迷失的路上它還能走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