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根基建構與推動做法
【課程介紹】
我國制造業的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擁有世界上最為完整的工業體系。但中國制造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資源消耗大、環保污染高。人力成本高漲、管理效率不佳、低端產能過剩、高端供給明顯不足、產業整體仍處于全球制造業鏈條附加價值低的中低端制造。
德國是全球制造業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其裝備制造業全球領先。德國以工業4.0引領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和互聯網時代正在洶涌而來,正在改變和顛覆一切傳統制造業!
在當前國內制造業2.0、3.0不完善,還要面對轉型升級工業4.0的背景下。如何讓中小企業能運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來建構高效的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的精益智能制造模式與工廠,是制造企業當下急需思考解決及因應的課題。
對制造企業來說,如何降本增效、生產轉型升級、成長并擴大獲利是企業生存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消費端的升級,對供給端提出新的需求以及智能制造自動化、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發展,讓制造企業的生存發展要求更高、更為嚴峻。如何理解及因應趨勢發展、思考產品、服務、供應鏈、營銷及生產方式的改變,來提高生產效率、產品競爭力、品牌力、服務力等。是讓企業獲利、增長、長青,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課題。
本課程的一大特色就是集講師多年推行企業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與精益生產推行的實戰經驗。詳細為制造企業解析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與智能制造相關應用案例,來說明、指導,營運模式轉型、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的設計、規劃及推行方法與手法。并讓制造型企業在面對工業4.0、數字化、智能制造工廠的規劃實施、轉型升級過程能成功順利,規避誤區與失敗。
【課程宗旨】
讓制造型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夯實基礎,獲取利益。掌握發展的契機,少走彎路。助力企業早日轉型升級成功,實現數字化、智能制造工廠。
【課程目標】
1、 理解工業4.0、智能制造的本質
2、 理解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3、 結合行業案例解析-智能化的數字化及自動化工廠的推行改善建議
4、 掌握精益智能化工廠營運轉型、數字化、產線規劃步驟與方法
5、 數字化、智能制造工廠、規劃、落地實施的手法與心法
【課程對象】企業總裁、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總監、廠長、信息化等生產與經營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方式】顧問式實戰方法論、雙向溝通、案例解析、課題演練
【課程大綱】
一、工業4.0與中國智造2025概述
1. 工業4.0概述
2. 工業4.0成功案例分析 (西門子、未來工廠)
3. 中國制造2025
4. 精益智能制造案例解析 (犀牛工廠)
二、工業4.0的十大技術支柱
1. 物聯網
2. 橫向縱向集成
3. 仿真模擬
4. 自動化和機器人
5. 知識自動化
6. 大數據
7. 增強現實
8. 增材制造——打印
9. 云服務和云計算
10. 信息安全
三、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與評價
1. 總體要求
2. 建設思路
3. 建設內容與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評價體系
4. 智能制造工廠評價實做與分析
四、智能制造工廠頂層規劃
1. 智能制造工廠規劃路徑
2. 智能工廠整體規劃目標與要求
五、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規劃與實踐
1.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規劃
2.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系統架構與介紹
3.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實現的問題
4. 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規劃與實現案例介紹(鋼鐵、印刷)
六、智能制造工廠產線規劃與實施
1. 制能制造工廠產線規劃方法
2. 制能制造工廠產線布局設計
3. 離散制能制造產線規劃實施案例解析
七、智能制造工廠實現與案例分享
1. 數字化、智能制造工廠實現步驟與問題規避
2. 制能制造工廠案例分享
八、精益智能制造推動思維與心法
1. 精益智能制造的正確推行思維
2. 精益智能制造成功推動的心法
九、課程回顧結語與建議、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