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業利潤倍增的秘密
【課程介紹】
早期的中國制造業,以土地、稅收、人力、環境這四大優勢,獲得迅速的發展,在當今這樣一個形勢多變的時代,仍然依賴傳統制造業四大優勢的經營邏輯,勢必將企業帶入更嚴峻的局面。
微利時代,企業很有必要降低成本,形成有競爭優勢的體制,在企業利潤空間尚可,經濟高漲的時期,也同樣需要進行準備積累,并為企業體制改善做出努力。
制造強國-日本,通過以豐田生產方式為代表的精益生產方式,讓日本汽車業在80年代時一舉趕超美國,躋身世界制造強國之列,迄今為止,豐田仍舊是獲利能力最強的汽車品牌商,其利潤常年超過德國大眾與美國通用之和。
經濟危機以來,對“豐田生產方式”感興趣的企業越來越多,有些企業引進豐田生產方式后,獲得顯著提升,而有些企業卻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說是勞民傷財,精疲力竭,不敢再提精益二字。
另一方面,工業智能制造技術帶來的創新與應用也在積極的影響與改變著制造業的產業環境,作為企業經營者,該如何選擇合適自己企業的管理路徑?如何理性的借力智能浪潮,避免無效設備投資?如何補好基礎課,實現精益轉型?如何確保項目有序導入,成功實施?是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課題。
本課程根據老師多年推行企業信息化、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實戰經驗,詳細為您解析精益生產體系的原則、推行方法,并讓企業在推行精益生產、構建精益智能制造的過程中規避誤區與失敗,相信對企業經營者會有所裨益。
【課程宗旨】
剖析國內制造業管理現狀;解讀豐田獲得巨額利潤的奧秘;解析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關系;提供企業精益轉型與智能化解決方案。
【課程目標】
1、 提高企業獲利能力:針對獲利能力下降,或是有訂單無法按時交貨的情況
2、 掌握精益生產方式方法與工具;
3、 學習智能化浪潮給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4、 了解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轉型之路的概念
【課程對象】企業總裁、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總監、廠長等生產與經營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方式】顧問式實戰方法論、雙向溝通、案例解析、課題演練
【課程大綱】
一、 中國制造企業的現狀與挑戰
1. 中國制造面臨的雙向擠壓
2. 傳統制造業四大優勢喪失引發的兩大挑戰
3. 中國制造業經營管理五大痛點
二、 企業利潤的來源
1. 企業經營的邏輯
2. 不同經營思想下企業經營的結果
3. 什么才是真正的原價(影響原價的因素)
4. 生產技術與制造技術
5. 識別勞動與活動
三、 精益生產方式的基本思考
1. 豐田生產方式的目的和體系
2. 如何通過降低成本獲得收益
3. 不斷壓縮從接單到出貨的時間
四、 及時化生產與自働化
1. 推式生產和拉式生產(建立流動);
2. 一目了然的生產現場;
3. 出現異常的快速響應機制;
4. 物流理貨與看板管理;
5. 自働化(阻止流動)
6. 標準作業
五、 智能化浪潮給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1. 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2. 智能制造的技術組成與應用
3. 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探索
六、 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轉型之路
1. 精益管理與轉型之路
2. 企業精益智能制造升級路徑解析
3. 精益智能制造實施推動的思想準備
4. 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規避
5. 精益智能制造實現三步曲
七、 Q&A、課程結論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