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全面促進農村消費。加快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加快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
2021年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提到:推動冷鏈物流全流程、全要素數字化,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加大溫度傳感器、溫度記錄儀、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及自動識別終端、監控設備、電子圍欄等設備的安裝與應用力度,推動冷鏈貨物、場站設施、載運裝備等要素數據化、信息化、可視化,實現對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各作業環節數據自動化采集與傳輸。構建全國性、多層級數字冷鏈倉庫網絡。開展數字化冷庫試點工作,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從中央到省、市、縣各級政府紛紛主導打造全市區域數字智慧物流體系,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區域中心和物流倉儲、配送基地建設,完善市、縣(區)、鄉(鎮)、村四級數字智慧物流配送體系,打通上行、下行通道,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因此,我們開發《三級+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平臺》這門課程,用以指導各級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物流工作者科學、高效的參與到三級+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平臺中來。
學員收益
幫助學員掌握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體系實現邏輯。
幫助學員掌握三級+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平臺的構建:兩網+智能決策
幫助學員掌握各層級物流站場設計定位。
幫助學員掌握農副產品商貿物流模式,找到適合自己的哪一種。
適用范圍
(區)縣、地市、省(直轄市)政府官員、郵政二級、三級管理者,物流公司中高層管理者,各大院校專業老師,以及參與本項目單位的中高級管理者。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體系實現邏輯
1、當前三級+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
(1)問題一:農村地廣人稀,消費能力低,快遞數量少、頻次低、收發地點分散,物流集約程度低,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問題二:農村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滯后,鄉鎮物流站場覆蓋率低、縣級物流配送集散中心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尤其對農副產品上行缺乏冷鏈保鮮支持
(3)問題三:部門間政策缺乏協同,尚未形成推進農村物流發展的合力,導致基礎設施規劃布局不統一、物流網絡資源零散,協同性不足。
2、三級+數字智慧物流定位
(1)根本目標:振興鄉村經濟,促進農村消費,打造鄉村全產業數字智慧供應鏈。
(2)立足點:低成本、高品質、智能化物流服務三農,促進區域經濟提速發展。
(3)賦能要素:金融賦能,農副產品營銷賦能、保險保障賦能,技能提升賦能等全要素融入三農。
3、三級+數字智慧物流實現邏輯
(1)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著名論斷
(2)商品交換的三次演變與物流供應鏈的發展
(3)鄉村、鄉(鎮)、縣城、地市生活與商品交換狀態
第二單元 三級+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架構
1、三級+數字智慧物流架構:兩網+智能決策
(1)天網:智能穿戴設備接入實體數字信息,事件數字信息,創建云網
(2)地網:人、車、貨、場等實體精準有效歸集,創造集約化的物理網
(3)智能決策:區塊鏈、智能算法等實現AI智能審單、運力智能調度、車輛在途監控、超時預警、專屬第三方支付等功能,。
2、(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天網:“四個一”
(1)(數字智慧物流供應鏈)天網總覽
(2)產業監管一張圖
(3)供需對接一平臺
(4)數字資產一個池
(5)用戶體驗一碼通
3、地網:三級+物流站場物理布局
(1)村級生活狀態、物流網點定位與運行模式梳理
(2)鄉(鎮)生活狀態、物流站場定位與運行模式梳理
(3)區(縣)生活狀態、物流中心定位與運行模式梳理
(4)地市生活狀態、分撥中心定位與運行模式梳理
4、智能調度
(1)智能調度決策一:從網絡結構角度分類
(2)智能調度決策(二):訂單類型角度分
(3)智能調度決策(三):外延與擴展
(4)智能算法調度五價值
第三單元 農副產品商貿物流模式探索
1、農產品出市、出省商業渠道模式探索
(1)線上:各大電商平臺,直播帶貨
(2)線下:KA/大賣場/便利店
(3)O2O:社群營銷,平臺+社群營銷,訂制預售
2、配套物流模式
(1)部分KA客戶:產地整車直發。
(2)經銷商:智能調度完成運輸配送。
(3)線上與O2O:“前置冷庫+極速鮮”配送。
3、字智慧供應鏈背景下農副產品營銷要點
(1)按照農產品銷量、價格、增長情況、市場分布、渠道等分類;
(2)統計與分析各類農產品的消費對象、發展潛力以及價值目標;
(3)對農產品進行定位,在做好產業鏈延伸的基礎上利用數字智慧供應鏈平臺進行包裝與市場推廣;
(4)打造地標農產品品牌,形成“基地+品牌+平臺+渠道+協同”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
4、關于農副產品營銷的思考
(1)村級干部思考:本村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與數據?下一步采取策略?
(2)鄉鎮干部思考:本鄉(鎮)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與數據?下一步采取策略?
(3)縣級干部思考:本縣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與數據?下一步采取策略?
(4)地市領導思考:本市農產品的銷售渠道與數據?怎么爭取政策?怎么搭建平臺?
第四單元 下一步工作構想與資源介紹
1、下一步工作安排
(1)項目前期準備
(2)項目正式啟動
(3)項目實施推進
(4)項目交付與驗收
2、戰略資源
(1)深圳逗號科技公司
(2)中國農科院
(3)郵樂購+鄉村消費幫扶體驗館
(4)亞聯慧采供應鏈
(5)佐旺咨詢:融投與產業孵化中心
3、提出三個問題
(1)第一個問題:中央課題,我們要不要學?
(2)第二個問題:鄉村振興與產業升級的歷史機遇,我們要不要抓?
(3)第三個問題:精準對接、精準賦能、精準施策、精準輔導……惠政、惠民、惠企項目,我們要不要去做?
教學方式
核心法則講解、案例分析、規律總結、工具演示、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小組討論以及視頻分享。
課程時間
1-2天,6課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