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
本課程是面向物聯網行業大市場而設計,這個市場分為三類,一個是面向政府采購市場,一個是面向大企業采購市場,一個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市場,分成了三個不同的維度。專為提升物聯網產品營銷水平,開展行業洞察、場景深耕,對象為營銷管理者、客戶經理及相關職能支撐。內容涉及:1、物聯網行業趨勢分析及場景洞察;2、具體場景的營銷話術與方法;3、物聯網商機挖掘及銷售技巧。
第一部分:如何拓展政府的業務
▍目的及意義
? 面向區域經濟新增量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 以生態共建的使命創造更大價值空間
? 以生態價值建設賦能區域完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以“增量”模式助力地方政府“建、補、強、創”
(一)需求端
痛點01:建鏈-產業規劃不嚴謹,抓不到產業鏈價值點。
痛點02:補鏈-舊動能無法轉換,傳統行業轉型無門。
痛點03:強鏈-缺少方法論,簡單的行政干預。
痛點04:創鏈-缺少前瞻思考,無法布局未來產業。
(二)供應端
痛點01:對當地政府的政策了解不足,導致沒有分析產業結構和產業機遇,無法從產業級的視角與當地政府同頻。
痛點02:對產品沒有好好的提煉,現有的產品優勢沒有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有效推進;
痛點03:同時也沒有做出規劃,政府的產品可以帶來更大的品牌價值和競爭力。
( 小結:要重新定位在產業生態中的價值,做好各地政府的產業結構調研與分析,從產業角度考慮各產業集群的升級改造,萃取好的經驗復制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區,形成有力品牌,打造未來品牌,提前布局。同時,要考慮建立“政企大營銷”的流程體系,理解地方“政令鏈”的流程及運作模式)
▍兩個核心價值點
1、新模式、新增長:幫助地方政府找到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2、區域級產業生態:融入地方政府的生態共建戰略,用世界級模式助力當地政府產業升級,打造世界級名片。
▍主要內容
一、區域產業賦能思維
? 助力提升國家競爭力
? 打造物聯網行業高地
? 國家競爭力的四階段
? 生態戰略的三駕馬車
二、產業生態模式七個實踐
? 集群發展
? 數字出海
? 主體歸位
? 規則制定
? 產業聚合
? 生態轉型
? 生態品牌
三、區域經濟增長模式
3.1盈利模式設計
? 13種產業生態商業模式探討
? 13種產業生態盈利模式探討
? 數字化產業園區的價值
3.2布局規劃——三步走戰略
3.3增長模式預期效果
? 實現效益目標
? 打造示范高地
? 推動產業升級
第二部分:如何拓展大企業的業務
▍目的及意義
? 幫企業找到用數字化創造增量機會的方法論
? 創造一套產業級的的價值倍增邏輯
? 幫助大型企業重建指數級增長的商業模式
▍解決客戶數字化轉型痛點,幫助大型企業找到跨越產業生命周期的秘訣
(一)原始痛點
痛點01:客戶缺乏產業級的規劃,找不到跨越產業周期的方法和路徑,找不到增量市場的突破口,找不到轉型的根本價值和方向;導致場景需求不明確,造成買賣雙方找不到合作的共識。(轉型方法論)
痛點02:客戶需求多元,變化快。企業難以滿足客戶對于高速、可靠、方便的服務要求,出現難以開發新客戶、舊客戶不斷流失等問題;需要用精準的營銷/職能思維來重新思考業務定位問題。(數字化精準營銷)
痛點03:企業具備一定信息化基礎,但由于缺失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數據孤島和信息碎片化現象嚴重,部門各行其是,系統間的兼容性與集成性問題日益嚴重。(信息架構)
痛點04:企業內部層級眾多,組織架構復雜,出現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信息協同不暢、管控難等問題。(應用架構)
(二)衍生痛點
痛點05:企業缺少數字化轉型的專業人才和方法論,不能清晰規劃布局數字化轉型藍圖,導致企業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數字化轉型;(商業價值規劃)
痛點06:內部數字化軟件系量多,但都針對業務的某一環節或者某一部門,難以形成完整的物聯網結構,導致企業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技術架構)
痛點07: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成本預估過高,轉型試點的價值創造不突出,后期調整難,導致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動力不足,熱情不高,可持續性不強。(成功案例迭代)
▍核心價值點
1、能力遷躍:業務團隊能夠幫助大型企業找到轉型方法論和價值增長的邏輯。
2、價值穿透:幫助大型企業突破思維瓶頸,建立競爭優勢,重建產業級的增量商業模式。
3、優化流程:優化營銷流程,抓好價值產出節點。(對自身價值的塑造往往是在沒有見客戶的時候,就已經鋪墊好,抓好售前工作)
▍主要內容
一、大型企業產業級賦能思維
? 轉型核心價值
? 商業生態特性
? 大企業同命運
二、賦能方法論
2.1生態系統基本運營戰略
? 核心(平臺)型
? 支配主宰(鏈主)型
? 坐收其利(杠桿)型
? 縫隙(服務)型
2.2大型企業產業級數字化轉型要素選項
三、轉型三駕馬車——平臺、架構和標準
3.1數字化環境競爭三大基石
3.2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平臺、架構和標準
3.3.數字化轉型中的整合、創新和適應
3.4轉型后的盈利模式設計
四、診斷與自測計劃
4.1診斷與自測
4.2產品價值鏈組合(給出建議)
第三部分:如何拓展中小企業的業務
▍解決客戶數轉痛點,幫助中小企業找到新的利潤區
(一)客戶端問題:
痛點01:不清楚轉型價值:企業自身缺乏數字化轉型的規劃,找不到增量市場的突破口,找不到轉型的根本價值和方向;導致場景需求不明確,造成買賣雙方找不到合作的共識。
痛點02:缺失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企業具備一定信息化基礎,但是數據孤島和信息碎片化現象嚴重,部門各行其是,系統間的兼容性與集成性問題日益嚴重。
痛點03:轉型業務布局不到位:已經開始轉型的企業,似乎什么都懂,但沒有將轉型意圖解碼到各類業務環節,各部門也是一知半解,無法主動承擔起數字化轉型的任務;容易導致我方價值不明確,造成反復的“銷售拉鋸戰”。
痛點04:企業缺少數字化轉型的專業人才和方法論,不能清晰規劃布局數字化轉型藍圖,導致企業不知道從何處開始數字化轉型;
痛點05:轉型后沒有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制定利潤提升方案,詳細規劃各部門各業務環節的增量提升任務,幫助企業突破增長瓶頸,捕捉超額利潤。
(二)供給端問題:
痛點01:產品價值定位不清晰,針對中小企業的賦能體系不閉環。
痛點02:對客戶所在的行業缺乏深度研究,無法與客戶同頻,不能深入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
痛點03:把問題聚焦在產品本身,忽視了中小企業的增長訴求。
痛點04:缺乏成功案例的萃取,無法與客戶產生認同感。
痛點05:營銷過程缺乏市場分析和市場規劃,缺乏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思維來設計產品組合。
(小結:對于中小企業的產品營銷,首先要定位本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價值,能在哪些方面賦能中小企業?其次要具備幫助客戶做行業分析的能力,找到企業利潤增長點,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思路做好營銷策劃,設計合適的產品以及組合,通過有效銷售技巧精準營銷;最終能夠從客戶服務切換到客戶價值成功,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數字化轉型設計,充分發掘客戶商業價值,確保客戶轉型價值的實現。)
▍三個核心價值點
1、講清“做什么”:通過數轉解決方案,幫助中小企業跨越產業周期,實現倍速增長。
2、講清“怎么做”:建立起一套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數字化倍增策略,直擊中小企業痛點,對癥下藥。
3、講清“現在怎么干”:用本企業的轉型方法論,展示項目管理過程。
▍主要內容
一、企業增長解決方案
1.1企業現狀分析
? 轉型大勢來臨
? 制造企業的痛點
? 痛點問題分析
1.2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路徑
? 增值定位
? 增值范圍
? 利潤捕捉
? 戰略控制
? 轉型實施
1.3企業轉型的實踐案例
二、數字化轉型賦能
2.1政策機遇
? 國家政策
? 地方政策
2.2技術助力
2.3過程怎么做
? 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點建議
? 本企業轉型方法論植入
? 項目賦能過程管理
三、診斷與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