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議題】
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產業興旺,縱向產業升級與橫向產業融合是核心,只有鄉村產業興旺,才能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與共同富裕,才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主要議題:金融扶持鄉村產業發展
1. 如何認識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及面臨挑戰
2. 金融機構如何把握鄉村振興的契機
議題目標:金融扶持鄉村產業興旺
一是經濟周期下行階段,凹地成為新的增長點;
二是經濟全面協調發展,補短板利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
三是金融扶持農業升級與產業融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課程對象】鄉村振興培訓班
【課程時間】3小時/6小時
【課程大綱】
模塊1 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鄉村振興不僅僅涉及鄉村問題 產業振興角度切入
一、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存在哪些影響
1. 氣候變化與糧食問題
案例:美國糧食產量與貿易分析
2. 農業振興與生存安全
案例:圖瓦盧元宇宙設計的內涵
二十大報告
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中的鄉村振興有何意義
1. 產業發展與一般進程的不同
2. 工業大國強國與農業大國
系統性思維 補短板與平衡協調發展
一號文件
三、經濟周期下行中的鄉村振興有何意義
1. 周期下行階段分析
內卷與增長乏力
2. 鄉村振興為短期可行的突破點
農業大國非強國 鄉村成為凹地
新的經濟增長點:周期下行與內循環中的意義
四、 普惠金融在鄉村振興中的扶持作用
1. 普惠涵義的擴展
2.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與產業融合項目落地
模塊2 鄉村振興面臨的核心挑戰與發展機遇是什么
重要要素切入:勞動力分析
生產與組織角度分析鄉村產業振興: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
一、整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是什么
1. 主要要素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分析
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勞動力、資金、技術等
案例:歐洲農業從業人員
2. 金融切入產業項目,吸引勞動力回流與流入
勞動力、資本與產業升級、產業融合
統一大市場與城鄉融合
二、產業升級存在的挑戰與機遇是什么
(一)生產技術落后存在的挑戰與機遇
1. 技術落后存在的問題
效率、種子、生態等方面分析
美國科普作家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
2. 高效智慧農業與高效生態農業
種子和科技提效
生態化發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
一號文件 二十大報告
(二)組織方式存在的挑戰與機遇
1. 組織松散與集體力量缺失
案例:美國農業合作社
其他行業協會
2. 依據自身特點發展合作經濟模式
地形復雜多樣性
合作經濟模式 十四五規劃文件 一號文件
三、產業融合存在的挑戰與機遇是什么
(一)生產融合存在的挑戰與機遇
1. 產業鏈短、附加值低等問題
資料:保鮮技術差距導致收益損失
2. 產業融合提高量和質
技術融合提高效率 特色產品延長產業鏈
案例:日本農業微耕技術
案例:中醫藥材加工
(二)組織融合存在的挑戰與機遇
1. 利益聯結不緊密
訂單農業存在的問題 合約履行、騙單等
2. 改善利益鏈接機制
激勵相容機制
案例:荷蘭合作社
模塊3金融機構如何扶持鄉村振興
一、基本理念:歷史經驗借鑒
(一)工業化經驗與城鎮化經驗借鑒
1. 借鑒其他先進生產經驗
2. 命運共同體理念
3. 縣城功能轉換
(二)金融機構扶持鄉村振興的思路
1. 生產流程借鑒工業相關
降本增效 生產合作 營銷等
2. 組織設計以農戶為中心
利益共享 非資本雇傭工人
3. 產業融合以農業為中心
農業發展 更重扶持/長期化
十四五規劃 二十大報告
二、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與產業升級
(一)生產的高效化、生態化等方面投入
1. 服務 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貸款便捷 網點與流動服務車)
2. 基礎設施 生產流程分工 技術培訓、農業社會化服務
3. 生態化投入 農業所擁有的物質循環功能
4. 市場化 市場需求導向的理念
(二)銀行參與的合作組織
1. 理念:債權型到股權型運營
風險投資模式代替壞賬核銷理念
2. 共同合作模式 如何經營
金融助民辦、金融辦民營、金融與民協辦等
案例:日本戰后的主銀行制度
三、金融機構的鏈接優勢與產業融合
(一)鏈接優勢鏈接資源延長產業連
1. 社會網絡、社會資本與結構洞
2. 銀行的鏈接優勢與賦予信任
3. 延長產業鏈與協調作用
(二)利用鏈接優勢構建平臺鏈接資源
1. 面向生產者的平臺(農業為核心)
2. 一二三產業融合技術機械
鄉村特色融合(內部與外部)
特色產業扶持 多樣化資源加工
3. 以金融網絡構建企業聯盟形式
多層次的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