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議題】
穩增長是二十大和兩會提出的主要目標。目前階段處于經濟周期的下行期,各國經濟不景氣引發各種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國際環境復雜性日益加強,我們要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穩定發展問題,即如何在周期下行社會秩序異常中保證穩定發展。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合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和平發展問題,即如何在全球經濟衰退國際沖突不斷的環境中維護世界和平。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面對經濟周期全球經濟衰退導致的各種沖突,一是守住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底線,發展經濟;二是依托“一帶一路”構建命運共同體,履行大國責任,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局。
【系統性思維】
政治和經濟是密不可分西的存在,政治沖突的引發往往是經濟原因,其指向往往是經濟目的。思考問題應從系統思維出發,了解不同問題之間的相關聯系、相互影響。橫向而言,經濟內外發展存在相互影響的聯動效應,對內發展的策略是建立在外部環境的基礎上,對外策略也是建立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縱向而言,社會發展的歷史、現在與未來是相互關聯的。
【課程目標】
議題以引發各類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底層邏輯—經濟的周期運行為基本框架,理順各種政治問題同期出現的根本原因,分析未來的宏觀走勢。
一是分析目前所面臨的宏觀環境,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依據。
二是分析穩定與和平兩大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助力經濟持續發展。
【課程時間】 3小時
【課程大綱】
模塊1 周期下行與社會秩序異常:
穩定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一、周期規律與社會在各階段的形勢分析
(一)周期運行規律與企業順勢而為
1. 萬事萬物的周期規律與經濟周期(短、中、長)
2. 技術革命的底層邏輯與周期運行
二十大報告的宏觀經濟背景論述
(二)目前所處周期階段的預判分析
1. 目前所處階段的預判與分析
新舊技術革命的交替時期
內卷與各方競爭加劇
疫情、戰爭、氣候等疊加影響下行速度與程度
二十大報告的不確定性論述
2. 周期分析與全球經濟衰退期
需求 供給 預期三重沖擊
國際市場需求同樣萎縮 、各國經濟形勢分析
二、周期下行經濟不景氣與社會秩序異常
(一)西方國家秩序與向外轉嫁帶來的世界秩序異常
1. 經濟下滑帶來的各國社會秩序異常
案例 美國槍支的購買數量分析
案例 歐洲能源緊缺與民眾生活
2. 經濟衰退時期的各國博弈沖突、戰爭沖突、經濟沖突
(二)蘇聯解體與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
1. 新自由主義與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后的經濟大幅下滑 人均壽命下降
蘇聯解體后的貧富差距
2. 中國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沖擊
二、堅持黨的領導與穩定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1. 堅持黨的領導尤其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
黨的領導與引導社會合力方向 避免內耗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人民主體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黨建作用與國企的三個有利于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
經濟人假設理論與反腐反貪
案例 國有經濟與金融狙擊戰
二十大報告關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論述
2. 建設傳播能力與穩定發展經濟
輿論的作用與西方國家對傳播的重視
案例 蘇聯解體后俄國對輿論的認識
二十大報告關于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等
3. 加強民生建設保障民生 實現共同富裕
保就業措施 提高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比
中小企業退費減稅 改善營商環境
保交樓措施 共有產權等保障房建設
環境生態建設 食品安全
社會保障 財政支出的重點,等等
模塊2 周期衰退與國際沖突頻發
和平發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周期衰退階段各國沖突與舊兩大體系博弈
(一)經濟周期更替時期各國的向外政策
1. 周期更替時期的各國政策
29-33大危機的國家干預主義與侵略擴張
70年代滯脹與美元霸權地位的轉型
2. 經濟衰退時期的各國博弈沖突
中美建交 廣場協議 蘇聯解體
美元維持世界貨幣引發的系列沖突
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地緣政治論
(二)二戰之后的舊兩大體系博弈
1. 自由主義體系與計劃經濟體系
2. 中國與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系
封鎖中的圍堵與獨立自主
蘇聯解體與兩極變為單極 均衡打破
3. 中國與自由主義體系
中美關系相對穩定
全球產業分工與中國的低端位置 世界加工廠
金融危機與美國金融資本的全球掠奪
二、新兩大體系博弈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中國經濟逐漸崛起與大國地位逐漸確立
1. 中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后的快速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自由主義的全球盛行
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的伙伴關系與國際組織
2. 新兩大體系中逐漸確立與博弈
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 生態文明
順應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新興產業發展
雙碳目標新能源建設博弈美元的世界霸權
案例 新能源汽車對石油美元的沖擊
美國因循自由主義體系 叢林法則
(二)美國對中國遏制與中國的對外開放
1. 美國對中國的全面遏制與逆全球化行為
輿論宣傳 貿易戰 科技戰、碳排放等
各類組織 脫鉤斷鏈政策
美國在我國周邊國家軍事基地的建設
案例:《美國陷阱》 長臂管轄
案例:美國的自由主義與回歸脫鉤斷鏈等悖論
2.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和平發展道路
周期下行與創新驅動戰略
完整產業鏈優勢與國內市場優勢
和平發展惠及世界
帶動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
二十大報告的雙循環與推進對外開放 命運共同體
兩會的經貿合作 一帶一路論述
(三)多方安全 軍事經濟等以及確保糧食能源安全
1. 確保糧食能源安全
氣候惡化與全球糧食危機
俄烏戰爭 加劇糧食危機與能源危機
二十大報告確保糧食、能源安全
2. 軍事、供應鏈等方面的安全
中美博弈加劇 美國的再工業化道路
軍費支出與外交支出有所增長
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
和平崛起的大國之路
舉國體制發展高端產業拉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