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銀行客戶經理由于大多是非財務人員,在對客戶選擇時不會閱讀和分析客戶財務報表的真假,導致不能夠準確判斷客戶的利潤狀況和經營風險。
[課程目的]
1、 看懂客戶的財務報表,打好財務管理的基礎;
2、 掌握和運用財務報表分析技巧,判斷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3、 根據財務報表判斷客戶的經營狀況和財務風險;
4、 跳出財務報表看客戶的經營風險。
[培訓對象]銀行客戶經理。
[課程內容]
一、企業財務管理基礎
1.1 什么是財務管理
1.1.1 整體財務管理觀
1.1.2 凈現金產生機制
1.1.3 成本控制機制
1.2 財務管理的三大決策
1.2.1 財務管理決策一:經營決策
1.2.2 財務管理決策二:融資決策
1.2.3 財務管理決策三:投資決策
1.3 會計語言涉及的七大要素
二、如何閱讀和分析財務報表
1.1 財務報表的閱讀基礎
1.1.1 三個財務報表的作用
1.1.2 會計恒等式
1.1.3 會計標準的作用
1.1.4 會計假設
1.2 三大財務報表的閱讀
1.2.1 資產負債表
1.2.1.1 資產負債表的基本內容
1.2.1.2 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解釋
1.2.1.3 資產負債表分析
1.2.2 利潤表(損益表)
1.2.2.1 利潤表的基本內容
1.2.2.2 利潤表項目的解釋
1.2.2.3 利潤表分析
1.2.3 現金流量表
1.2.3.1 現金流量表的基本內容
1.2.3.2 現金流量表項目的解釋
1.2.3.3 現金流量表分析
1.3 財務報表的分析案例
1.4 模擬演練
1.5 財務綜合分析與預警機制
1.5.1 現金流綜合分析與預警機制
1.5.1.1 資金周轉危機的原因分析
1.5.1.2 從現金流量表中反映資金周轉危機
1.5.1.3 企業控制現金占用的主要手段
1.5.2 Z-SCORE模型分析與預警機制
1.5.2.1 Z-SCORE模型的產生背景
1.5.2.2 Z-SCORE模型的內容
1.5.2.3 Z-SCORE模型在中國上市制造業企業的應用
三、如何跨越財務報表陷井
3.1 形成虛假財務報表的會計基礎
3.1.1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權責發生制
3.1.1.1 權責發生制與現金收付制的定義
3.1.1.2 權責發生制導致的會計造假機會
3.1.2 “多因一果”的會計準則
3.1.2.1 傳統成本管理的基礎
3.1.2.2 會計標準的局限性
3.1.2.3 “多因一果”的成本核算方式
3.1.2.4 會計準則導致的會計造假機會
3.2 虛假財務報表的動機
3.3 虛假財務報表的手法
3.3.1 傳統財務報表粉飾手法
3.3.2 現代財務報表粉飾手法
3.3.3 案例分析
3.3.3.1 藍田股份
3.3.3.1.1 公司背景
3.3.3.1.2 制造虛假收入
3.3.3.1.3 高估庫存產品價值
3.3.3.1.4 不合常理的現金流
3.3.3.1.5 分析結論
3.3.3.2 大唐電信
3.3.3.2.1 公司背景
3.3.3.2.2 利用長期待攤費用和在建工程虛增利潤
3.3.3.3 中國移動
3.3.3.4 利用關聯公司造假
3.4 如何識別虛假財務報表
3.4.1 簡單識別方法
3.4.2 第三方獨立審計報告
3.4.2.1 審計的目的
3.4.2.2 審計報告的四種意見類型
四、跳出財務報表看財務報表
4.1 企業戰略的選擇
4.2 從管理者的角度看財務報表
4.3 財務報表所不能透視的管理問題
4.4 企業成本分析
4.4.1 什么是管理不善成本
4.4.2 豐田汽車公司定義的七大浪費
4.4.2 其它管理不善成本
4.4.3 產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構成
4.4.4 WMC公司的成本分析案例
4.4.4.1 WMC公司整體成本分析
4.4.4.2 質量成本分析
4.4.4.3 銷售地區成本分析
4.4.4.4 銷售地區成本與銷售收入的彈性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