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成長是典型的非摩擦成長路徑
小米的崛起幾乎成為了互聯網思維的腳注,事實上,就“互聯網思維”本身而言,是有其理論源頭的,即非摩擦經濟(friction-free economy)理論(這是T G 勒維斯在1997年提出的)。
小米的崛起幾乎成為了互聯網思維的腳注,事實上,就“互聯網思維”本身而言,是有其理論源頭的,即非摩擦經濟(friction-free economy)理論(這是T G 勒維斯在1997年提出的)。
互聯網在快速拆掉所有的“墻”,讓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所有對手在互聯網屏幕上撕殺,加速了所有行業的競爭、洗牌!“贏者通吃”是當今商戰的最大特點、最大趨勢!
在面對國產手機的中低端競爭,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的高端市場競爭時, OPPO為何還敢殺進高端市場,擁有如此高的溢價能力?并且隨著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加劇,互聯網品牌崛起,手機渠道發生裂變,等等諸如復雜多變環境, OPPO 的優勢還能否延續下去?
我說:所謂感知迭代,就是1234。你看蘋果---------蘋果3、蘋果4、蘋果5;而你們三星呢?各種奇怪的系列,從ABCD,到WXZ,然后各種奇怪而復雜的數字迭代。從A系列的A188到A809,都什么亂七八糟的記憶構造?一路ABCD到F系列的700、870、7100 太復雜了。三星應該回到簡單,回到1234
在跨區域的過程中,步步高會在當地找到戰略性伙伴,以三種方式合作:一是需要盟友的物流體系,成為開放的平臺;二是需要開放的會員體系;三是開放的供應鏈體系。
不管怎么又說,我們也應該肯定凡客誠品不斷地努力和探索,這是它們想要打破僵局的努力,不管是融資還是其他更方面的努力。這是一種不斷努力的態度。但是,應該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最有價值的地方,這是一種精簡的思想。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求,也許是需要融資,也許是因為想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我們不得不去吹一些牛說一些自己都會臉紅的話。但是萬劍歸宗,追本溯源,一切還是要回歸起點:你賣的東西。
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業,為國際公認的研發領域的企業先驅。3M將本地化結合,這是其創新之本。
可口可樂的情況跟麥當勞大同小異,不管開拓多少“健康”飲料,其核心產品依舊跟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存在分歧。這個不難發現的轉變,可樂股東卻視若無睹,皆因可口可樂與麥當勞一樣,派息慷慨回購積極
把蘋果奉為科技創新的圭臬,把喬布斯捧若神明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大家了解的是真實的喬布斯么?作為喬幫主的生前好友,工業設計大師艾斯林格給我們爆料了一個真實的喬布斯,他說,喬布斯被外界誤解了,而這個才是蘋果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