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1日,20萬元,11人創立聯想,當時名稱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部,使聯想成了真正的世界品牌。
2009財年,聯想全年 銷售 額為166億美元,海外收入占比為57%,全球PC市場占有率8.8%,是業務整合以來的最高水平......
作為本土企業發展的典范,究竟是什么讓聯想走這么遠?作為一名管理咨詢顧問,從內部管理角度,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以產業報國為己任,致力于成為一家值得信任并受人尊重,在多個行業擁有領先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投資控股公司”,這是柳傳志們的赤子之心,也是聯想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
第二,務實的管理思想。聯想一直認為管理是其核心競爭力,從聯想的管理架構、管理三要素、制勝三件法寶等管理思想,無一不體現聯想對企業認識的深刻以及務實風格。柳傳志曾說:“到河對岸是我們的目標,這是人人看清的事情。難的是如何搭橋,如何造船,或者學會游泳。在根本不會游泳的情況下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除了泛起一陣泡沫和帶來滑稽的悲壯以外,什么結果也沒有。聯想不要這個,聯想要做能成事的英雄。”
“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是聯想最為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人是企業的主語,沒有做事業的人,就沒有事業本身,這跟《從優秀到卓越》中的先人后事不謀而合; 定戰略:一時發展很好的企業不一定有明確的戰略,但多年一直發展特別好的企業,一定有其明確的戰略思想,企業的強大在于持續;帶隊伍: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與能力超強的個人相比,聯想更需要能征善戰的團隊。“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是一個簡單而嚴謹的企業發展邏輯,聯想正是嚴格按照這個邏輯越做越大。
第三,真正的以人為本。現在的企業中,口口聲聲說“以人為本”的一把手太多了,但真正有幾個能在做決策時以此為根據呢? 柳傳志說,辦公司就是辦人,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柳傳志為了同時保住自己兩位愛將,可以將聯想一分為二,試想就這一點,在中國企業家中,有幾位能做到?
第四,有效的團隊打造。用柳傳志的話說:聯想的目標是建立一支堅強的斯巴達克方陣,具有嚴明的組織紀律、富有朝氣的隊伍:
一支具有極強進取心和崇高的敬業精神的隊伍;
一支始終保持危機感和責任感的隊伍;
一支不為小勝而輕狂,不為失敗而氣餒的隊伍;
一支始終把個人的追求和事業的成就聯系在一起的隊伍;一支能夠互相協調、配合,互相補充的隊伍;
一支敢于坦陳自己的觀點,公開自己的意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自我完善的隊伍;
一支具有獨特的親情聯系的隊伍?!?/p>
第五,獨特的親情文化--“平等、信任、欣賞、親情”。百年企業,文化是根。聯想對親情文化的重視體現了中國本土企業治理的特色。
親情是什么?親情是一種感受,是一種對來自他人關懷的感受,是一種來自他人超越功利關系的關懷的感受。
親情重在關心,重在每個干部都能讓對方感覺你是發自內心去關心他的發展,重在每個員工都能讓對方感到你是在真心為他好,是真心誠意地在幫助他。
親情重在小事,重在過程,做到親情,不在于做出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就看平時的小事、小的方面能否體現得出來,過程中能否體現得出來。
“平等、信任、欣賞、親情”的親情文化是有著層層遞進關系的。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人格和心理上的平等),才能產生互相的信任,有了平等、信任,才會達到欣賞境界,有了這些,親情的出現才成為可能。
正是因為這種親情文化,公司老人關心、提攜新人的成長,而新人也特別尊重老人,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聯想借此成功實現了新老更替,而這,正是困擾眾多中國企業發展的大問題。
務實進取的聯想人,憑借對管理的深刻理解與執行,憑借著有效的團隊打造、親情文化的建設,成為中國的驕傲,并向百年企業一步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