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996甚至007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點是:戰略不清晰。
講解戰略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企業管理者不容易認識到自己的戰略制定有問題。
看戰略講解也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理論太多,結構龐雜,看不進去也看不懂。
所以我盡量用案例和比喻把道理講清楚,把事情說明白,避免枯燥。
一、避免沉沒成本
人們經常說,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科技型公司,是通過不斷試錯才找到正確的道路。
不少以上公司的共性之一是,只有目標、模糊的憧憬、大致的方向,但是沒有具體的路徑。
于是只能試錯。
如果有100條路,只有一條是對的,那么最糟糕的情況要試錯99次,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路徑。
那么,倒霉的是負責試錯的那群人。
運氣不好的,比如阿里曾經創辦的中國最早的SaaS公司之一“阿里軟件”。2007年成立,兩年以后就偃旗息鼓了。阿里軟件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道路,雖然方向是正確的,但是沒法落地。只能黯然離場。
我的一位朋友告訴我,當年他求職阿里軟件被錄取,入職的第一天,被告知公司已經解散。還好,接著他就在其他BU找到了新的崗位,算不幸中的萬幸,我們也因此成為了阿里校友。阿里軟件沒有找到路的原因,可能是早了十年。2007年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并沒有對SaaS軟件有迫切的需求。阿里的判斷是對的,未來一定有市場,只是早了10年。看看現在的SaaS市場,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二、只有目標不叫戰略
指出一個有待開發的市場,就叫戰略嗎?制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指標,就叫戰略嗎?不是!
戰略應該包括路徑圖。它告訴團隊應如何推進。
戰略還需要有里程碑。它檢查推進的進度、方向、成果,告訴我們戰略是否經得起檢驗。
戰略必須區分戰場、戰役、戰斗,這是不同顆粒度的作戰內容。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假設有次演習,紅方要從北京出發,打下藍方所在廣州,解放華南。在選擇路徑的時候,紅方可以從天津出發、出渤海、黃海經過東海南下南海,南下打下廣州。這毫無疑問是一個路徑,但是風險太大難度太高,被否決了。——這就是路徑,盡管不靠譜。正確的方法是紅方沿著京廣線往南打。
紅方打下鄭州、武漢、衡陽,廣州的屏障就解決了。
戰場:河南、湖北、湖南、廣東。
戰役:例如,鄭州會戰,殲滅藍方在河南境內的有生力量。以此類推。
戰斗:例如,爭奪武漢火車站的戰斗。以此類推。
里程碑:拿下京廣線北京段的控制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著我們正式開始執行這個戰略。以此類推。
僅僅給紅方部隊說,我們要打下廣州,然后開會喊口號,許諾各種獎勵,各種打雞血……這不叫戰略。
三、給出“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戰略
現在,你明白了?只有目標,不叫戰略。給出“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戰略。馬云說過:“戰斗的時候,士兵不需要望遠鏡,需要的是地圖。”就是這個意思。
那么,如果沒有策略、路徑圖,分不清戰場戰役戰斗,應該怎么打?瞎打唄:加班!996!007!(注:996,指一周工作6天,每天從早9點至晚9點;007,指一周工作7天,從早上0點至晚上0點。)
四、試錯也需要方法論
很多時候如果你覺得各種各樣的加班毫無意義,可能是各級主管沒有把策略想清楚,設計明白。
也有可能是,他們需要試錯。
試錯也需要方法論。
你可以試著去問一下,當前的策略是什么,為什么,為什么不換個方式等等。再策劃出一條更加正確的道路,可能會完善我們的戰略、策略。
加班,也許就可以避免了。
在戰略制定與落地方面,有幾個核心的要點。
(1)戰略制定講究“443”
從客戶需求的結構上看,是4種相關的客戶需求:
戰略指標主抓4組核心指標:1、客戶指標2、財務指標3、效率指標4、創新指標戰略主要內容是3組關鍵模塊:1、推進路線、方式方法2、里程碑、階段、節奏3、策略、攻守變化
(2)戰略的管理是一個閉環
在不同的階段,組織(企業)需要調配不同的資源,按各階段的主要方向和機制手段,完成戰略的不同任務。
(3)戰略管理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
從組織治理的維度看,戰略管理過程離不開這三個要素的不斷調用——節奏、視角、顆粒度。根據階段需要,變換節奏、角度和執行單位顆粒度,保證戰略的有效執行。
企業對戰略管理的狀態還要講究“快、準、穩“:
1、戰略迭代的速度要快,快速呼應時代的變化,一拖再拖,時間窗口就過去了。企業需要合理的流程和制度以擁抱變化而不是盲目搖擺。
2、戰略制定的內容要準,兼顧長期與短期的利益,調動內部的所有資源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
3、戰略落地的方式要穩,再好的戰略,如果落地執行打折扣就沒有價值了,所謂“戰略三分靠看,七分靠干”。
所以,只有目標+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戰略。有了好的戰略,還要通過動態管理,快速準確穩妥地執行完成,成就企業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