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很多企業雖然表面上不盈利,但市值很高?為什么同等條件的企業,投資者更傾向于某個“明星企業”?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會不會講故事。
那么,怎樣才能“講好故事”?讓我們看看下面三位故事高手是如何做的吧。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馬斯克和他的“科幻帝國”
伊隆•馬斯克,大概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酷炫的明星企業家”了。他的電動汽車公司Tesla和太陽能公司SolarCity改變了人類的能源使用結構,而他的太空商業公司SpaceX將創造人類多星球居住的未來,帶領人類實現一百萬人殖民火星。
馬斯克的故事擁有一個非常“酷”的主角,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太空運輸,都是這個時代非常超前的產物。
Tesla及SpaceX都采取了這個時代創新的商業模式——“移動互聯+”的商業模式。即通過互聯網與用戶產生互動,搭建平臺進行資源整合,為用戶提供小眾化服務。可以說消費者一旦購買了產品,就踏入了它控制的生態系統。“酷”的主角配上超現實主義主題,想不吸引人也難。
SpaceX從谷歌和富達基金 (Fidelity) 處共籌集了10億美元,公司估值達120億美元。
你要的,我都有——“多元化奇跡”亞馬遜
從一家網絡書店發展成為與百年工業巨人比肩的世界級公司,猜一猜是誰成就了這一奇跡?它就是亞馬遜。
亞馬遜故事中的主角勝在“多”。其提供的商品、服務覆蓋面之廣,早已超出一家互聯網企業能力的極限。
亞馬遜的故事大概就是商業界的《生活大爆炸》,記錄著當代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從牛奶麥片到割草機;從Kindle閱讀刊物到MP3音樂商店下載歌曲,或者通過流媒體點播服務觀看電影;或在Marketplace上做點小買賣,或干脆購買EC2服務,創辦自己的網絡公司……
亞馬遜通過平臺的建立,整合了全方位的資源,通過提供服務、數據收集等多重模式盈利,用戶并且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去選擇。就如同提供了故事基礎素材,而任何讀者都能參與創作。
用戶能夠從亞馬遜獲得一切他們想要的東西,并且還有新的“故事”在等著他們,那么有什么理由不選擇呢?
亞馬遜市值達到了3882億美元,超出了沃爾瑪的市值2114億美元。并且,亞馬遜已不甘做一個簡單的零售公司,它已成為一家技術公司,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看得見也摸得著——軟硬整合的甲骨文
在微軟和IBM統治的云計算領域,甲骨文能殺開一條血路并站穩腳跟有賴于其差異化的優勢服務。
甲骨文的故事主角是當今最紅的“角兒”——云計算,關于它的故事數不勝數,并且微軟和IBM為其創作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甲骨文“講故事”的成功,在于其講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故事。IBM主要以BPaaS(商業流程即服務)突出自己的商業模式創新,而微軟則突出自己的“云+”端的優勢和平滑遷移的能力。與他們不同,甲骨文重點突出軟硬整合的集成創新優勢。
甲骨文通過收購Sun等公司擁有了完整的軟硬件平臺體系,不斷推出軟硬件一體化的集成設計系統,為企業部署云計算提供了高可用性、高可擴展性的基礎。
故事中早已耳熟能詳的人物有了新故事,怎能不調動起讀者興趣?
最新數據顯示,甲骨文市值1557億美元超過了其競爭對手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