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充分競爭的行業里,從藍海向紅海的轉變是非常快的,隨著行業新加入的競爭者的增多,利潤空間在不長的時間里就會被攤薄。房地產行業曾經是一個暴利行業,但是在國家的調控機制以及土地招拍掛制度下,房地產行業也逐步走向了紅海,很多中小型的房地產公司不堪重負,逐步被淘汰出局。在這樣的背景下,仍然有一家企業通過明確的戰略與精細的管理,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其應對風險與行業競爭的舉措可以給我們工程機械的企業領導者以很好的啟示。
從2004年起,我國政府就開始了每年一次、甚至多次的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調控,而且一直持續至今。其實在幾次房地產的低迷時期,王石都提出過房地產企業要做好“過冬”的準備。而在那些寒冷的冬天,恒大的老板許家印卻提出了他的紅海戰略。許家印認為,市場低潮期,很多企業都會選擇讓自身發展的腳步慢下來,企業的發展不知不覺地慢了下來。但恒大要做的是加速更新,跟上并領先于時代前進的腳步。許家印認為,紅海戰略是恒大所強調的競爭戰略的升華,它是一種企業在產業需求增長緩慢甚至萎縮的市場空間里,直面現實,迎難而上,戰勝競爭對手的戰略。恒大實施“紅海戰略”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三個一流”的宏偉目標,即規模一流、品牌一流、團隊一流。
規模一流,就是要保證土地儲備,并保持年開發建筑面積、銷售面積、銷售金額的領先。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恒大在任何困難時期,無論資金多么緊張,都咬牙堅持不賣一畝土地,不賣半截項目,因為恒大知道土地的增值趨勢是確定的。為了解決資金的困難,恒大采取的方式包括引進國際資本,以很低的招股價格在香港上市融資,合理定價快速回流銷售資金等。當然恒大在資金困難時期及時調整了房產工程項目的建設速度,做到有急有緩,有保有壓的戰略部署。自2006年以來,恒大地產的在建面積由70萬m2上升到3000多萬m2,合約銷售金額由2006年的17億元上升到500多億元。目前,恒大地產已在廣州、上海、深圳、天津等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擁有大型房地產項目200多個,是中國在建工程面積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品牌一流,就是要將企業和產品品牌同步推進。為了做到一流品牌,恒大在全國實施標準化運營,堅持每個樓盤都嚴格采用極高的開盤標準,在周邊環境建設好、會所裝修好并投入使用、道路管網及社區配套全面竣工并基本達到準現房的標準等開盤要求后方可開盤銷售。另外,恒大堅持實施誠信戰略,塑造享譽中外的企業形象。恒大自創立以來,就致力于建設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樓盤質量樹品牌,企業誠信立偉業”的宗旨。誠信是恒大的立業之本,也是其在市場競爭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法寶。
恒大的“團隊一流”就是要儲備、培養、招聘大量優秀人才,為公司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人才戰略是恒大紅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引進充滿競爭力和創造力的人才,通過學習型企業的塑造和團隊協作,培養出各個層面所需要的一流的技術及管理人才,是恒大實現基業長青的基本途徑。恒大打造一流的團隊,首先是從內部發現,恒大在集團內逐步形成“賽馬”機制,任何員工只要憑自己的素質、能力努力工作且工作出色,就能在公平競爭中得到提升,挑更重的擔子。其次恒大也強調外部挖掘人才,以引進高素質人才為目標,拓寬人才招聘渠道,建立儲備人才庫。第三是恒大自己培養人才,恒大推行“人才可持”理念。對可以提拔的新員工實行導師制,老員工把知識經驗傳遞出來,讓新員工可以迅速成長為一個符合恒大要求的人才。管理干部需將想要提拔的人才帶在身邊,隨時對他進行操演,使其成為具有全局性、實踐性視角的管理人才。
總結恒大地產的紅海戰略,其核心就是在逆境中明確方向,執著前進。進入2013年以后,工程機械市場必將進入到理性發展的階段,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面臨的挑戰將是艱巨而且持續性的。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企業必須做到有所為、有所控。一方面,未來的裝備制造行業必然是智能化、精細化、節能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中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保證技術與研發的資金投入,因為在巨擘林立的全球化工程機械市場,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品牌會逐步變得空殼化,甚至不堪一擊。另一方面,工程機械企業要非常重視對成本的控制,應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從原料購買、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物流等多方面入手,著力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優勢。而且,企業總部應通過緊密型的集團化管理,對下屬各分子公司或事業部實施標準化運營,包括制度、流程、績效等規范化管理,應保證企業中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在公司明確的標準指導下,認真執行自己的工作,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這樣當市場回暖的時候,那些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厚積薄發的企業將會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