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西方主流文化認為世界上最頂級的瓷器產自匈牙利,最高端的絲綢產于意大利,最優質的茶葉則出自斯里蘭卡……在國際市場中,這些富含中國特色的產品,卻沒有屬于中國的知名品牌。如何在世界領域占據一席之地,打造屬于自己的國際品牌,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產業國際化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第12屆博鰲亞洲
論壇
中,貢潤祥普洱茶膏再次以論壇唯一指定茶禮的身份亮相,作為“國禮”贈送給各國貴賓。貢潤祥通過國際化的平臺,用國禮的身份敲開了全球市場的大門,為中國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開拓了思路與方向。
圖:貢潤祥普洱茶膏再次榮膺博鰲亞洲論壇唯一指定茶禮
茶膏歷史久遠,文化深厚。據吳任臣《十國春秋》記載,早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貢品茶膏進獻,即“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茶膏一亮相,就具備一種顯赫的身份,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尊貴,使它在貢茶中處于上品,被納入史書的記載之中。到了雍正時期,茶膏再次成為朝廷貢品,并在乾隆年間由皇宮內的御茶房親自制作以供皇家享用。貢潤祥歷時10年完善創新,經186道工藝,研制出品質更高的普洱茶膏,為現代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享受到了超越清宮帝王的品茶體驗。
貢潤祥秉承國禮傳統,將普洱茶膏帶入博鰲亞洲論壇這一世界頂級盛會,正如業內專業人士所言“貢潤祥普洱茶膏作為普洱茶文化的精髓,通過各國領導、高端人士聚齊的博鰲亞洲論壇展現出了茶文化的新形象,這一運營策略使其搶占了市場制高點。”
圖:“茶中黃金”——貢潤祥普洱茶膏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會產生不同文化間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必然要以國際化為最終導向,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去改變中國制造等同于低層次產品的國際主流文化判斷。
記者獲悉,作為茶膏行業的代表,云南貢潤茶葉有限公司不僅與行業協會一起,致力于養元標準的研究與推廣,讓普洱茶膏的養生功效在現代社會更加適用、普及,同時,也一直沒有忽略對普洱茶膏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振興。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普洱茶膏被譽為“茶中黃金”,除了產品本身的價值之外,其中也包含了兩個世紀以來對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潤祥通過兩屆博鰲亞洲論壇指定茶禮的身份,將普洱茶膏送上了國際舞臺,讓國際主流文化對中國僅是廉價茶葉原料輸出地的認知慢慢改觀。這也為中國傳統工業、文化的國際化發展樹立了良好的行業發展標桿。
當然,中國傳統產業在海外市場得到認可的具體操作過程還需要更加精細的文化、品牌、價格等海外
營銷
策略支撐。業內人士認為,貢潤祥通過自身優質的產品、形象,將品牌與博鰲亞洲論壇這一國際盛會聯接,不僅有利于自身的品牌建設,最終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
不難發現,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中國不僅有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也能夠利用知識與科技將祖先幾千年來所留下的璀璨瑰寶打磨得更加璀璨。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得到振興與發揮,配合中國制造的優勢,必然會加強中國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