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個民族。為何企業卻做不好呢?因為中國人都是過份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而且越是成功的老板,越自以為是。所以中國大多數企業的人才都被浪費了。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為最聰明的人。其實,諸葛亮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成就,關鍵不在于諸葛亮有多厲害,而在于劉備對人才的欣賞和重用。
現在企業老板有多少人會像劉備一樣尊重人才呢?筆者曾經服務重慶一家知名企業,老板招聘了二三年沒有找到一個“合格總經理”,因為老板心中的總經理就是要向員工一樣聽話照做,工作多做,工資少要。企業怎能可能找到這樣的人才嗎?所以對于這樣的企業,再多諸葛亮也無法待下去。
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不重視金錢,老板的想法卻恰恰相反,認為自己有幾個錢,什么人才都要聽他的。所以很多老板對人才不尊重。曾經一家企業招聘總經理,面試都兩三次老板都沒有出現。你想想一個人事經理,一個部門主管在面試總經理,如果你是有真才實干的總經理會怎么想呢?你的思想、格局、觀念,經營策略能跟經理或部門主管一樣嗎?你能跟他們談 企業管理 、戰略策劃和未來規劃嗎?不可能啊!
假如當年張飛或關羽去面試諸葛亮,能成功嗎?諸葛亮會跟著劉備干嗎?如果諸葛亮跟張飛講隆中對,他能聽懂嗎,會按諸葛亮說得去做嗎?
因此,今天的企業老板多數做不好,做不大。不是因為你身邊缺少諸葛亮,而是你沒有劉備的胸懷和格局。很多老板總是以職位和金錢來觀看人才,對 職業 經理人 根本就不尊重,總認為你再能干也是我的下屬,我的員工,也還是在找工作,你在我的企業就得聽我的,所以職業經理人說得話總是引不起老板的高度重視。
其實,真理和能力不應該屈服于權力和金錢的。如果按企業的思維來講,諸葛亮在下山前可什么都沒有,為何劉備卻三顧茅廬呢?因為他相信人才的能力,尊重人才的價值。可是中國大多數企業招聘總經理,老板總是讓你先在部門崗位上試用一二個月,他們都是帶著懷疑的眼光在看人、當然有能力的人才就走了。試想,如果劉備要諸葛亮先跟著張飛干幾個月,那么結果會怎么樣呢?
要知道,如果一個老板一開始就不相信這個人才,那么這個人才很難干出成績來。諸葛亮之所以要求劉備三顧茅廬,這是有原因的。如果劉備第一次去找諸葛亮,諸葛亮就很高興地說我正在等你呢,如果你不來,我還要來找你呢?那么劉備會這么尊重他嗎?絕對不會。因為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越是容易得到東西越不會珍惜。今天的社會,只有經理人在找老板,很少看到老板在找經理人,所以成交率很低。
為何中國企業的大多數都是強調老板的成功,很少有經理人的成功。因為經理人大多數能力都沒有被挖掘。他們只是老板手下的一個執行者,而不是企業的戰略思維者。如果企業老板懂得尊重職業經理人的人格,相信職業經理人的能力,那么多數企業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所以老板不要總是抱怨經理人無能,他們今天的結果多數是老板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