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經營一家企業一定要研究企業的發展規律。因為企業再大也是時代的產物,社會的產物。然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果企業逆勢而上,那么百分之八十努力,也許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收獲;如果企業順勢而行,那么百分之二十的努力,也許有百分之八十的收獲。所以經營企業千萬不要與天斗、與時斗、與人斗。創業一定要順著來,而不要逆著行。
那么何謂順勢?何謂逆勢呢?我們需要跳出企業的圈子看社會,中國經濟短短的幾十年已經經歷了幾個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商業時代、網絡時代。雖然時代的劃分沒有明確的年份界線,但是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卻能夠感受得到。
看看人的變化就知道了,農業時代種地的人多,工業時代打工的人多,商業時代經商的人多,網絡時代上網的人多。所以我們看一個地區、一座城市是屬于什么時代,看看這些人都在做什么就知道了。如果企業在農業時代做工業,那么是順勢;如果企業在工業時代做商業,那么是順勢;反之就是逆勢。
因為中國人口多,地方廣,所以社會發展差距很大,有的地方已經到了網絡時代,有的地方還是農業時代。如果我們在農業時代的地區經營網絡事業,那么企業很難發展。相反,我們在網絡時代的地區經營農業也難以發展。所以中國大多數企業長大不、活不久,原因就是不認識時務。他們總是在用農業成功的方法做工業,在用工業成功的方法做商業。或者在用商業成功的方法做網絡。結果,錯位的方法導致企業英年早逝。
因為世界唯一不變就是變,當然,這個變的學問很大。既不能變得太快,又不能變得太慢;既不能變得太多,又不能變得太少;既不能變得太早,又不能變得太晚。所以何時變,如何變,變多少?既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
因為農業主要靠原料賺錢;工業主要是靠技術賺錢;商業主要是靠產品賺錢;網絡主要靠平臺賺錢,所以農業是靠天氣生存;工業是靠科技生存;商業是靠信息生存;網絡是靠數據生存。作為一個企業的老板,你經營企業一定要清楚企業的命運不僅是由資本來決定,而是由時勢來決定。如果一家企業再大卻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那么這家企業同樣會倒閉。雖然一家企業再小,但是這家企業能順勢發展,就能快速做大。
對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說,經營農業產品靠勤勞,經營工業產品靠技術,經營商業產品靠 營銷 ,經營網絡產品靠誠信。可是太多的企業老板不明白這個道理。第一﹒他不知道自己的企業到底是屬于什么性質的企業,第二﹒即使他知道了,也不按這個規律去執行。所以農業被工業搞沒了,工業被商業搞垮了,商業被網絡搞倒了。
中國有的企業之所以能以小搏大,以弱勝強,他們靠得不僅是勇氣和智慧,而是時勢。因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一是靠外部環境,二是靠內部管理。企業只有環境優勢不會管理,那么有機會也把握不住;企業只有管理能力沒有環境適應能力,即使企業內部管理再好,也同樣倒閉。所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一定內部管理和外部變化相適應。而且內部變化最好優先于外部環境。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永遠成為環境的引導者或適應者,而絕不會成為環境的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