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企業對內有強大的凝聚力之外,對外還需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歷來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其實所謂的企業核心競爭力無非就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的獨特的優勢并長期保持這種優勢的能力。核心競爭力無疑由外部的因素和有內部的因素,但企業競爭力作為企業自身的一種行為能力一定是由內部產生的優勢并有保持這種優勢的能力。這一點對于任何企業都是一致的。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在1990年首次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指企業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協調各方面資源的知識與技能,其主要內容包括專項技術、創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場網絡、品牌形象、顧客服務和 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企業在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經歷漫長的探索和迷茫才會形成適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就像一個出家人必須經過很長時間的修行才能覺悟一樣。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能活下來,但活的很艱難和很痛苦。如何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每一個企業家特別關注的問題,雖然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很多,但作為佛家的三學戒定慧不僅是佛門中人修禪習佛的基本途徑,萬法歸宗,戒定慧也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軟、硬兩種競爭力。一個是企業的硬實力,包括資本、土地、機器設備等有形的東西,一個是企業的軟實力,包括它的創新力,品牌力,管理力及企業文化等一些無形的東西。中國在市場經濟之初期,商品生產成為競爭的核心,生產要素集中在資本、勞力、物料、土地等有形硬件上,管理與生產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誰能有強大硬件能力,誰就是市場的勝利者。但隨著市場的不斷深化,我們已進入了全球市場經濟的環境,全球化競爭是以知識力、管理力、凝聚力、創新力、品牌力等軟實力為主要的市場競爭階段的市場。軟實力自然而然的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誰擁有出色的軟實力,誰就能在市場中稱王。而沒有軟實力的企業,只能成為別人的打工和代工企業。所以企業軟實力至關重要。在構建企業的軟實力的過程中,企業家和員工應該向佛家的三學戒定慧得到啟示。(更多中國化管理相關觀點,可以參見愛維龍媒段俊平先生《中國化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太和之道”》)
所謂“戒定慧”,是佛家修心和禪修的三種途徑。戒,就是修行的各種戒律。如常人所說的不殺生、不淫欲、不貪嗔、不偷盜等戒律。定,也就是禪定,禪是從印度傳來的一種古代的修行方式。也可譯為“思維修”、“靜思”和“靜慮”,其主要修行方式是通過禪定和靜思去除一切世俗雜念而到達一種與佛相同的境界。慧,是通過學習和閱讀獲得大量的知識,讓人在實踐中看淡萬物從而超脫世俗以達到大覺悟大智慧。走向與佛祖心心相印的境界。
戒定慧三學中,戒是不變的律條,定是持之以恒,慧是用智慧釋然企業與人生。
企業家在企業里必須給自己和員工制定戒律和戒規,企業家必須要克制自己的欲念,老老實實的做企業,不要走機會主義,企業一定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要什么掙錢做什么,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戒”,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也必須行而貫之,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不擇手段而喪失信譽和道德標準。企業的員工也一定要“戒”,戒對于員工來說,就是一定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只有企業家和員工有“戒”的哲學理念,企業才能避免各種風險,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還需企業家和員工要“定”,企業家干什么一定要深思熟慮,但當決策和目標經過討論制定后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持之以恒,不要受外面的各種風言風語的干擾,不要人云亦云。特別是全球化的今天,資訊非常多,企業家更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輕易不要改變自己的戰略思考。這樣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優勢。
經常看到許多企業家訓練班、企業學習 班的招生,書店也陳列許多企管圖書,其中也討論到大大小小企管技巧與方法,這些東西當然都有其道理,但是卻很難解決企業家的疑惑問題。因為如今企業領導人大都缺乏足夠的自我心靈修持,他們很難釋然人生事業的許多問題。這樣很容易就帶來對人對事評判的偏差,也會使各種管理技巧變形走樣。因此,企業家用心須“慧”就格外重要。企業家自我心性之慧修是企業軟實力建設很重要的要素,企業家自我心性的慧修,看似最無用而虛渺的工作,但卻對企業家和企業非常重要,所謂“無用之用將成大用”,佛家認為,最高的智慧是悟到涅盤境界,也就是要大氣、要大度。企業家一定要有開闊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一定要虛懷若谷和淡泊名利。應該具有全局和整合觀念,應當有高度智能處理各種紛繁的事物,并慧思企業的核心優勢,以搶占先機。企業家只有通過戒和定才能達到慧的境界,達到慧的境界企業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更多中國化管理相關觀點,可以參見愛維龍媒段俊平先生《孔子的人生三寶與企業家修煉》)
國內外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是“戒定慧”的踐行者,無論是比爾蓋茨的微軟或是喬布斯的蘋果帝國,在形成核心競爭力以前都經過了戒定慧的修行過程。喬布斯持之以恒的走產品的創意路線,并矢志不渝,最后甚至到印度去“慧修”,完美的走了一條戒定慧的發展之路。最后蘋果形成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在學習和探討國外成功企業的經驗時過多的強調了企業所處的環境和制度而忽略了他們的成功哲學理念。這一點必須要進行改正,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一個哲學和科學態度。無論是戒定慧的佛家三學還是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家哲學思想無疑是我們 企業管理 的理論法寶。中國企業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定要向中國的古圣先賢修智慧,一定要走一條中國化的管理之道。
作者:段俊平,愛維龍媒董事長,著名
國學
專家,新儒學引領者,書法家,知名管理學者。咨詢我們
:010-83065151-823;聯系郵件:hejie@luckvl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