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程海晉:并購談判的核心是溝通互信

    資本運作 34
    程海晉

    程海晉 并購專家:曾任通用電氣(GE)業務發展與并購部中國區總監;霍尼韋爾(Honeywell)業務拓展與并購部亞太區總監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公司并購操作管理》《海外并購》《并購談判》《股權投后與整合管控》《市值管理》《財務解析與業務決策》《海外上市》《跨國本土化管理》 《跨文化/跨職能的團隊領導力》
    程海晉:謝謝主持人的介紹,給了我非常大的壓力,我沒想到我會是最后壓軸,話題本身據我們組織者講說,很多人不愿意講,非常巧我在第一次并購論壇出現第一次的時候,也是所有人不愿意碰的話題,當時第一個話題叫跨國并購當中文化因素的影響。這是第一次上并購論壇講的第一個話題,就是文化因素對跨國并購的影響。這次講的話題又是一個人人不太碰的話題,就是并購的談判之道,兩者有很深的關系,無論是文化因素也,談判也好,他們這里兩個領域里面,最大的問題在于很難把握。講到文化,很多人說什么叫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你的并購里面非常非常具有破壞性。文化因素在整個并購里面的一個具體體現在哪里呢?當然不僅僅是一個,這只是一個體現,就是我們談判,談判技巧非常重要。談判技巧如很多剛剛三位嘉賓最后講到談判,李總提到非常有意思的意思,就是虧了2個億,別人都掙錢你怎么虧了?很多時候談判并不是說我在某個階段談判就開始了,在并購領域里面根據我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并購的談判第一天拿起電話和目標公司打電話的那一刻你已經開始了。所以談判的定義在我這里講,這里面是一個廣義的談判,也就是跟對方,目標公司的溝通。如果要把這個談判的意義再散開,在座的很多是外企工作,你的談判涉及到對業務部門,對總部,美國也好,歐洲總部交易架構怎么去設定,也是一次博弈和談判。

      今天主要是在于目標公司之間的談判,把這個框架框在這個領域,如果有問題對內溝通談判有問題,可以提問。關于談判大家也看見我用四個英文字,也就是我當時講座的時候,自己總結出來,就是Pride、Prejudice、politics、price,在談判的時候,并購的關系里面,你的心態是非常微妙的,也就是說怎么去定位,你的談判的開始,這個雖然說是心理的定位,這個定位本身從并購的動力來自于哪里?李總講的并購非常重要,你為什么并購,為什么買?為什么賣?當你雙方接觸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驕傲這個字不僅僅體現在買方也體現在賣方,雙方的Pritde,非常重要。考慮到中國的文化,很多時候閉口不談并購兩個字,我們談什么呢?合作。不要覺得我是居高臨下,我一定有一定的優越感,你自己怎么去定位好這個事情,決定了你后面的工作和談判的內容,能不能被雙方接受,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講到財務上拿不到很好的數據,信息不真實等等,如果你能夠控制好自己Pride,控制好對方的驕傲,就能在兩者之間產生合作的基礎,也就是說雙方取得互信的狀態,這個非常重要。當你們兩方面的人,都可以相信對方的時候,他會告訴你,我報稅的收入和實體的收入差的很遠,包括有多少收入不開票的,有多少收入是開票,他事先就可以告訴你,這個談判的本身能不能很好的控制第一面,建立一個互信機制,影響到后面交易的框架,包括做盡調前很關鍵,我面對的財務他給你真實的數據,看誰的臉色,看中方的臉色,在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談判已經開始,不要覺得第一次見面就是很粗礦的見。

      如果Pride沒有做好,就會引導prejudice,對應的一面會產生很強大的偏見,這個偏見導致了后面你的談判會越走越爛,提的每一個協議都往后推,前面提到很多,雙面怎么談架構,怎么取得對方的接受,這種階段的時候,你的很多的一些游戲,李總剛剛提的很好,我們要把這個游戲盡量降到最低,太浪費時間了,你要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就需要把對方對你的偏見盡可能降低。當你產生一些偏見的時候,一些政治的因素,就是人與人之間復雜的這些黑臉白臉,還是在對方公司里面誰水發生影響,你就要注意這些。前面三點什么對你產生影響?price,大家相互之間沒有弧形機制,你也不信我,我也不信你,我認為你是瞧不起我,雙方為了一個東西打起來,你是為了過橋,不是為了打架。所以控制好4個P,前面要做好,你的第一次見面,決定雙方能不能在一起很好的合作。

      談判的核心可能是老生常談,叫什么溝通互信,溝通互信不是空泛的,需要大家見面的那一剎那雙方對對方產生一個評判,很多時候我們去見面之前會做一個準備工作,比如說你并購的原動力是干什么的我為什么來并購,這點對外資企業來講都會做的非常到位,包括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管理模式很成熟,他們在這點上往往做的很到位。這是我對中資企業的建議,大家都是為對并購并不是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各位說了,這個跟談判有什么關系,有非常重要的東西,談判的第一次見面,不管出于什么借口見面了,你也提到了很敏感的詞就是雙方有沒有在一起過,如果向潛在的目標公司提出來,我想和你過日子,對方的第一句話你為什么找我?結了婚會問,你當時看好我哪一點?我們中資企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我有錢所以我要做并購,這是不足以說服的,任何人讓你來買他。

      我們在上海有一個并購論壇有一個問我,我們有上海企業去競標一下法國的企業,中資這個企業出價高處美資企業20%,最后法國人把公司交給誰了?交給了美國公司,他問我怎么會這樣,應該是價高者得,應該把這個公司賣給我才對。任何的并購交易,特別是并購對方是行業的領頭羊的時候,外資企業在中國做并購,很多是并購領頭羊。作為公司的老板,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除了想到公司拿更多的錢之外,還想到怎么對我的員工有一個好的交代,在我接觸的中資企業,民營企業都會來這么一句,我希望這個團隊有一個好的去處,我只能做到這一步,希望你們能走到更高的行業。這就是我說的我為何而來,我為了要來找你,為什么對你產生愛意了,跟你出去約會了,怎么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要做好很好的準備工作,戰略上我為了要來做這個事,其次很重要一點,戰略產業并購很重要的一點,在座的PE可能了解一下,在座的都是企業。協同效應是你去和他談的核心,就我找你是為了什么?如果雙方結婚,對我現在經營中的弱點是一個補充,對你目前走不出去的渠道,我可以給你提供渠道,雙方有一個很好的契合。我們做戰略并購,這個協同效應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協同效應和前面制定的戰略發展、產業發展,以及未來在當地也好,全球的定位也好,都要有很清楚的定義。而且你要知道我為了這樣去做,我要制定目標公司大概需要怎么樣的條件?就是洪總說的找目標公司找的很辛苦,往往找到一兩家不錯了,如果找到三家就想進廟里燒香了。

      所以和目標方見面之前,我們要把這個做好,你去跟對方談為什么而來,說的更直什么我們的商業利益在那里,如果不能很好的回答問題,就是我有錢我來買你了,這是不夠的。這里面第一面的見面,經常說的目標,或者我們想取得的預期目標是什么,我們能不能確認這種合作是對雙方有益的。今天我講第一面多一些,大家會說談判在后期請律師,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考慮到跨國并購里面,文化因素的影響,第一個前期的見面,第一次、第二次很重要。我們在國外做并購為什么遇到很多問題?事實上就是外資的目標公司對我們的企業,沒有對你的形象產生一個,當外國公司在中國的土地,并購中國的企業的時候,中國的企業也會對外國公司進行一個評判。你這個并購的人,這個企業我喜歡就喜歡了,過去只是聽到你的名字,現在這個名字具體化了。這個對我們去訪問對方的人,無論是BD的人也好,還是BD總監也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怎么把自己介紹給對方,有時候第一面非常重要,因為你要確立給對方你的形象。有的人說我就包裝一下,我不是很建議這樣去做,因為你包裝了以后,這個東西跟化裝一樣,你可以5點起來化妝,半夜12點卸妝,你總有一天會有素面的時候。如果你能夠非常好的自然的把自己的想法,在第一面的時候進行溝通,我來的目的是什么,我們的經營情況怎么樣,我們也知道你的經營是什么情況,我認為雙方有很好的合作基礎,看看你們是什么想法,等等這種方式開始的時候,很快目標公司很能夠接受,這人說話很實在,雖然可能不是一家人,可是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行業,或者近似的行業,雙方都有所了解。當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公司品牌,變成具體人的時候,形象作用在第一步會產生很大的推動力。

      因此能不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對方,是我們自己作用收購方來講非常重要的,當然被收購公司也得調整好心態,08年做并購的時候,中國公司對并購不是很了解也很抗拒,現在好一點。中國人多多少少對賣自己的東西不舒服。反過來也就是說經營戰略模式你去收購對方處于什么目的?如果是把這個對手滅了,這樣談的話,我跟大家說一下,你做一次就夠了,下次沒人來跟你談。外資企業經過多年下來,加上反壟斷的規則等等,以業務發展角度做并購,你要承認一點,作為收購方我在這個業務方面是有缺陷的,所以我需要一個目標公司幫我把這個缺陷彌補上,這是第一步。反過來想想為目標公司做哪些事情,如果是目標公司給你服務,你無法給對方帶來利益,對方也不干。不是說我來收購你,我是勝利者,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就是說,最后是一種以平等的談戀愛的方式看待目標公司,而且是追人家,你追上人家要對自己的優缺點了解,對對方的經營情況也要有了解,你看中他了不能是單相思,你要把這個優點亮給對方看。如果雙方能夠比較平等的第一次見面談的時候,對你們的談判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即便是當時談不下來,但是大家能保持一個關系,很多時候并不是并購第一面談,談完以后成仇人了,很多時候都是和這些潛在的目標公司保持一個聯系,最后很有可能談成功,所以大家目標放遠一點。

      所以并購者收購者的形象是你并購的早期樹立起來的,你樹立的形象不光是給對方,而是給整個中國市場。很多公司談判上用了不好的談判方式,這個圈子很小,如果是這樣馬上就會被傳遍,就是所謂的壞事傳千里,你談判的時候,不是考慮的這一點,還要想到以后。被購者的心態不太一樣,過去就說到被購者不賣,出售自己總是弱勢群體的概念,比如說到硅谷,硅谷有一個公司,開始增長很快,突然給你接一個電話,我們公司想把你這個公司并購下來,你想一下兩個股東會怎么想,證明什么?這個企業經營的非常出色。中國公司就會想,你并購我。這就是文化的差異。比如說找華北公司談的時候,和廣東江浙談的時候,又不一樣,經濟的區域發展很大,管理水準和管理理念上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論咱們的收購公司是中資公司還是外資公司都得面對這個問題。在中國中國談判的時候,你樂觀第一次要非常成功,首先想想被購者的心態是怎么樣?如果地方政府對你做并購是什么看法,我們有好幾位提到走政府審批的道路,我們很早把政府關系部門,拉到并購的團隊里。當我們第一次第二次見面成功的時候,我們就要先做地方政府的公關,如果把地方政府的公關做的比較好,到了后期進行談判的時候,有時候這些地方政府就會幫你去跑其他審批程序,對你的幫助是很大的。

      我這個做法是把很多事情做準備,你的準備工作越充分越好這里面也是一個談判,所以你的談判對象不僅僅是這個公司,包括周圍的環境,副市長、書記等等,這些工作我們都要做。談判這個事情不是說那么簡單,特別中國特色環境跟國外差異很大,你要想到的問題,你要想到的這些參與方。很多時候我們要問,需要跟誰談,跟誰見面,這都是談判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很好的了解,你所在目標公司的地域,政府環境,經營環境,還有包括兩位李總也好也提到過,到底社會關系,在中國社會關系非常重要,不是說國外沒有社會關系,只是中國的社會關系更加中國。你要了解企業家背后的社會關系怎么樣,這個社會關系需不需要你去見面,這都是要擴充的一部分。前期談判就是我為什么來,我有什么讓你感興趣,為什么我對你感興趣,就是彼此的戰略價值的定位在什么地方?一定要有很清晰的定位,而且在第一次談判當中,我們作為收購方推銷自己的過程,我這句話是發自內心說出來的,你不要把自己作為一個勝利者的資產出現,一個很重要的做法,你要推銷自己,就跟你追對象一樣,你要把自己先推銷出去,讓對方了解你,這是推銷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多時間準備工作,包括我們做BD的,還有我們的業務部門,今天講了并購是業務發展性的并購,很多時候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把業務部門的老總一起叫上,因為有一些業務上的細節也好,他會更加了解,然后我看他們雙方能不能合拍,第一次的過程談判,也我們評判,我們這個業務部門和對方的目標公司能不能過日子,別忘了你去找他的時候,項目做成了以后,不是我們并購部去管,這個目標公司歸誰管,歸我們所在的企業內部去管,我們作為一個并購團隊,要判斷我這個團隊和對方這個目標公司能不能過到一塊去,因此很多時候在他們雙方談判的時候,我們要做一個談判,他們有沒有化學聯合的作用。做并購的人眼睛要很厲害,或者代表外方中方,要從一個獨立眼光看,你得像媒人一樣,看雙方合不合,這點很重要。所以目標公司對你來的目的和你個人營運價值多少,決定了下一步能不能跟你繼續談。對于很多中國的上市企業,剛剛融了10幾個億,我著急這些人在銀行我得花出去,準備工作是做并購,見第一面的前提,這個前提不做好,你去談很難談,反而給對方造成非常惡劣的印象。第一面也好,或者前期談判,前期談判包括了嘉賓講的戰略、目標公司、篩選,然后談框架、估值等等,這是你的第一次碰撞,這個碰撞很多時候評估不是從價格開始,看兩方面,第一你在商業合作上,有沒有互利的基礎,第二雙面的團隊能不能在一起工作?這個需要你的工作經驗和個人得判斷能力,很多時候你的商業價值和技術性分析是很好的,這個產品渠道生產非常好,跟你很能配合,如果雙方團隊非常對立無法合作,這個并購是無法往下走的。

      舉一個例子,上海人和北京人,上海人去北京轉了一圈回上海,終于逃離北京,北京人去上海,發現這個馬路又不西,又不北的,這就是典型的,雙方的公司在技術層面上,在商業層面上在法律層面上沒有很大問題,你的團隊文化沖突太大,你要考慮這個并購。這個問題涉及到最后并購完的整合問題,剛剛三位嘉賓談到過,大部分的并購是失敗的,在并購的失敗里面,絕大部分的原因是整合階段出了問題。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在哪里?人、團隊,文化的沖擊等等。早期的時候,無論你要做商業并購,看看你們兩個團隊,用的詞,你們的喜笑怒罵,能不能在一起。這是一種技巧,也是需要大家在未來做并購非常需要注意的,這個也不是說完全是虛的,當你化學黏合度好的時候,雙方的機制會好一點,你要做估值,要一些信息的時候,也就愿意給。這兩個因素很重要,當這兩個因素都能接受了,我們說行了,往下走,簽保密協議,開始往具體的評估方向走,看看有沒有更多的信息,看看企業具體的營運。這是判別雙方能不能在一起很重要的過程。

      所謂的談判前期、中期、后期都是我自己隨意的分了一下,談判貫穿所有的這些并購的過程,包括在并購的整合階段,還有一些類似談判的整合出現,所謂的中期就是保密協議簽了,現在進入比較具體的框架,把我的家底給地亮了,你也要準備把你的家底給我亮了,我們就開始談,并購里面最具有挑戰性和有意思的一點,就是交易框架的問題,交易估值,這些都是非常敏感,這些敏感問題的挑戰很大的原因在于還要在中國怎么去做,在國外做并購相對簡單一點。如果看到國外的案例,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在中國做并購,因為種種的風險,剛才把風險說的很清楚,中國的無論是商業環境,還是社會道德的氣氛還有標準,包括企業周圍的銀行政府,都和國外差距比較大,導致你在中國做風險非常多,為了防止這些風險,我們要做一些創意,這個創意的本身,也是對你談判巨大的挑戰,你也許前期的時候,談的不錯,雙方你喜歡我,我喜歡你,可是一到了這個關鍵點,你的沖突就來了你說我要這樣這樣做,中方反應過來,你這是對我的不信任,可是你說我是為了防風險,對方的感覺就是你防風險,我這里會有錯,有問題,即便自己知道自己有錯有問題,你這樣做,對他的心態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你怎么跟他溝通好,讓他接受你的建議,就是很大的挑戰。另外對他來講,最直接的就是欺負他侮辱他的情況,就估值,前幾年的時候,我們可能給你7倍幾倍,他說我要是上市可以達到30倍,40倍,雖然不一定準備上市。怎么樣把這個難點控制中,讓他回到談判桌上來,就是前面的一點,當雙方掐架的時候,想一想我們為什么會走到今天,很多細小的問題就崩了,這時候需要并購團隊,并購總監,把雙方從里面拖出來,談談到底怎么回事,這些事情能不能拿錢解決,錢不能解決作為問題。雖然說錢能解決的事情,不算很大的問題,在外資公司來講,因為他有很強的很清晰的對于并購的估值回報的要求,所以有時候,你只能盡量去推,推到一定程度就會把你一巴掌拍回來。如果不能在對價上給你一個優惠,怎么樣通過其他的交易框架上把你利益捆綁起來,雖然理論上來講,外資公司做并購,很喜歡做百分之百的并購,現實當中我遇到的不是特別多,采取的方法就是預留股份。當你收購他的時候,留了30%到40%的股份,如果這個企業經營好,他還繼續拿到企業的分紅,如果你的外資企業在中國有了很多年的經營歷史,有過并購合資的經驗,拿出具體的例子,這個和西安的某某合作過,我們65、35合資了多少年。價值架構和估值以及如何平衡雙方的利益,對于談判來講非常重要,怎么樣發覺對方需要的一點,怎么發覺怎么把你的利益轉給他,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而且很多時候當中方公司一口咬定我要一個倍數的時候,就到了一個死胡同。對于這種情況下,通過其他交易的改變,還是不接受,你就不要去浪費時間。

      談判還有一個很大的弱點,我們希望把他盡量往下推,我個人有一個經驗,談判有時候到了死胡同的時候,該停就得停,因為你時間有限。你要搞清楚我自己的底線在那里,對方的底線在那里,當底線有交際的時候,這個談判可以進行,如果不行是沒辦法進行。我一談了就得談成,不談成就是我失職,這個觀念要改變,這個觀念對中資公司來說一定要改變,一有時候終止是你對公司的職責,前提是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目標公司到了終極目標,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非約束性的意向,這是你努力的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你的工作非常多,你要和對方說我們能不能安排這個人訪問,問你要一些其他的資料,要資料的過程也是談判的過程,就是判斷對方對你的信任有多大,不要把這方法用到機制,用到過于極端。

      我們考慮到交易架構等等這些問題,同時我們沒有做盡調,我自己做并購的時候,盡可能安排買方讓他建立一個互信機制,這跟并購盡調有關系,為了更好的做一個合理的有效的盡調,我安排的都是經理。在他們去之前,我會跟他們在一起,控制他們雙方對話時候的氣氛,包括問的問題,包括所要的數據等等,這是非常非常重要,你要的太多了,對方就會不高興,不要時候我跟他們說,把自己的信息跟對方做一個交換,這種交換除了讓對方了解我更多,事實上更多是一個姿態,讓對方意識到,我們跟他的談話是平等的。任何一次談判,不光是數據性的東西,不光是經營性的了解,還有很多這些心理的作用在里面,你要平衡好他,這是并購總監也好,或者副總很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吃力的工作。

      說到談判,我跟大家說一下,大家知道通用電器做并購的時候很強勢,會定下很苛刻的條件,那是他談判的方式。后來又有一些問題出現了,當你定下這些很苛刻的談判條件,對方如果接受了,在你整合的時候,這種反彈突然出現,這是好幾位通用電器的同事沒有料到,你既然簽字了就要遵守。很多時候中國的企業家,在談判時候,要么特別強勢,要么就是我們聽他們的,他們是外資,他們很有經驗,心里對條款不高興,沒有提出意義,就是趕快給我簽,簽完以后有一個問題就是互贏,你能不能制定一個互贏。

      這個我就不在重復了,我做盡調之前,我習慣做的事情,把60多的盡調團隊關在屋子里面,給他們做一個小小的培訓,我們做盡調不是去挑刺,不是去挑麻煩。如果你發現問題,不要以嘲笑用輕蔑的一笑,這種態度要控制。當盡調開始的時候,我們這些人跟救火隊一樣到處亂跑,一旦你發現問題,趕快把這個火名滅亡掉,前期會做一個準備,你不是去挑刺,我是讓你了解對方,了解對方的目的是什么,除了需要確認前期的對公司的了解是正確的,還要確認一點,如果雙方結婚協同效應很重要。要把目標說清楚,反過來要和對方收購方的公司說清楚。我們不是來嚇唬你的,你不要一看我的問卷就把你嚇過去了。曾經目標公司的財務總監,看到外資公司發來很長的問卷以后,嚇的第二天消失了,這時候需要收購方跟他做一個溝通工作,即便對方心里有準備了,你要問一下對方有沒有準備,這需要雙方團隊進行一個什么?進一步的溝通。

      盡調或者談判剛剛李總說過,包括盡調前的談判,在我們中期談判不會請中介人士,盡調之后中介人士過來了。不能讓你的律師徹底控制談判過程,這是非常危險的,律師會把億萬分之一要發生的可能性,做成明天要發生了,為了你的利益拼命去跟對方談,對方請的律師跟你大鬧一場,很快就會陷入泥灘,控制好你的中介,尤其是律師,一定要在律師的邊上,或者你跟律師分好角色,紅的白的,千萬不能讓談判出軌,一旦出軌你要回來到這個階段已經很難了。

      在談判過程當中,文化因素貫穿始終,所以你要很清晰的認識到,你的文化因素在哪里?有沒有行業的因素、地域的因素,都是需要你去考慮的,為了把這個因素盡可能的考慮周全,會把文化部的人請過來幫我們分析一下,這個也是對對方的企業文化的了解,文化的沖突是很小的出現,當你不去控制,很快變成一個雪球。文化因素因為時間關系我就不太多說。

      這是中西方的并購環境的巨大差異,你要把這個差異了解清楚,把對方的心態了解清楚,才能有一個戰略和方法。因為時間關系,今天到這里為止。

      提問環節

      觀眾提問:這些老板為什么要賣?怎么才能夠得到真實全面的信息?

      程海晉:這個對我們做并購來講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要知道他的意圖在那里,經常的情況,就像洪總講到的,我們的責任是跟對方的公司老板建立一個比較好的商業的關系,可是商業關系還要建立什么?很好的私人關系,這個私人關系非常重要,在我過去做并購,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有一點我做的比較成功,他們對方的老板,都愿意把他為什么賣的信息,通過非正式的渠道告訴我,這是很大的前提。如果獲得這些信息,要通過第三方的公司問一下,但是最后還是要通過個人得關系,吃飯時候的聊天把這些信息得出來,有時候你問為什么要賣?他肯定不告訴你真的信息,如果我們通過對他個人得私人的了解,慢慢會把為什么出售公司的信息,在交談當中透露出來,如果做到這一點,前提他對你這個人比較信任。如果不了解這一點,不輕易往下走,因為對他的意圖不了解。還要考慮到周圍行業的環境,不能因為他說的那句話我們就相信了,這個行業是什么情況,為什么他要賣?包括政府有沒有什么政策,影響他做這個決定,有時候他出售也是出于一種政治性的考慮,不是商業的考慮。比如說剛剛有人提到過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對他出售有一個非常綜合的了解,這個還涉及到你在后面做法律協議,假如你把爸爸對方的股東留下來,你要判斷他給你干幾年,私人的信息非常重要。

      觀眾提問:公司可能有一些戰略方向,我在實際的并購過程當中,也跟您講的思路是一致的。我面臨一個問題,我跟企業的文化有差異,前面提到的價格問題,融合問題控制比較強,前期跟客戶談的時候,要平等的態度談的很愉快,但是后來又說不行。

      程海晉:當以一個平衡的態度跟外面談,談的很好,可是回到內部,發現內部的人不行,這個方向不行,這個不僅僅是對外,還要對內,對內的談判需要你極早的及時的,做好戰略安排。有一種可能性,也是中資企業比較明確的問題,他做并購的時候,只有一個方向,我做什么行業,對于把并購戰略,怎么細化到我希望他怎么樣,就是一些標準不清晰,他說你先去談,談完以后再說,這個對你來講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你們企業沒有并購框架,你要非常注意。

      觀眾提問:你剛才講到內部問題,如果像剛才說的要買的這方是國際性的公司,如果德國上線的底線在這里,中國在那里,交差點不一樣,我們覺得有這樣的事情可以處理,德國人認為這樣的底線不能去處理,你們怎么去勸德國處理這個事情?

      程海晉:你要知道定這個框架的意圖是什么?我可以告訴你,個人得經驗,我們在美國待過10幾年,他們這個框架本身是風險控制,你需要和德國說一個事的時候,你這個目標不去挑戰,我也理解你為什么這么做。像洪總講的怎么制定這個框架,把這個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他擔心的是能不能把這個擔心控制在可控的范圍,如果這個是可控的,而且是他接受的,你要內部去談這個事情,把業務部門,相關的法規部門全部做好溝通,做好談判,讓他們幫你一起去做。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re九精品视频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91久久精品视频|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 |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