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并購的人常說:做并購,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各個利益相關方穿梭其中,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和擔憂,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也時時影響著交易各方的心理,把他們的利益平衡起來達成一致,異常困難,所以每一個成功的交易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結合。
雖然交易千變萬化,但依然有規律可循,總結起來,交易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簽署框架協議、盡職調查和正式協議談判。此篇文章重點講框架協議的簽署,并且多是站在買方的角度,以交易類業務為基礎,盡調和正式協議談判以后再表。
框架協議的內容歸納起來有三條:怎么賣、多少錢、怎么支付。簽署框架協議的目的是什么?真的是要和賣方鄭重其事地把以上三條談出個結果嗎?我認為不是,框架協議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進場做盡職調查。
沒有盡調,不能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一切都是在空談;沒有盡調,賣方也很難真正投入到并購交易中來。一句話,不讓做盡調的并購都是耍流氓,盡調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應該是為進場盡調服務的。
但是賣方一般都不會在沒有得到任何承諾的情況下,輕易讓買方去盡調,畢竟把公司翻個底朝天,弄得員工人心惶惶,影響太大。所以買方要給賣方一些承諾,承諾云云,簽署框架協議,落字為證,讓賣方心里有底,然后才可能會被允許進場盡調。
明確了框架協議的目的,談判的尺度也好拿捏了:不拘泥于細節,拉粗線條,盡快達成一致。
框架協議談判雖然要快,但還是有用心去談的必要。框架協議是正式協議的練兵場,進入框架協議談判階段,交易各方一般都會悉數登場,表達各自的訴求,此時,是擺平交易各方利益、了解對方談判套路的好時機。除了盡力撮合達成一致外,還需要仔細觀察:
交易各方都包括哪些人?各自的訴求是什么?他們在哪方面有分歧?哪方面有一致?哪一方最重要?哪一方可以忽略?要平衡好各方利益,減少利益相關方亂插手的機會,盡量縮小談判者的范圍,并培養好談判雙方順暢溝通的習慣。
談判對方的組成人員都是誰?他們各自的訴求、分歧、一致點是什么?
談判對方的最終決策者是誰?誰對決策者的影響最大?對方決策的流程是怎樣的?
談判對方的各自性格如何?談判風格如何?誰跟自己合得來?誰可以發展成自己人?
盡力搜集其他影響交易的一切信息。
正式協議談判的人員組成、決策流程等基本上和框架協議一樣,所以框架協議階段把對方的談判套路了解清楚,在正式協議談判階段會少走很多彎路,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框架協議約束力不強,條款也比較寬泛,但一個好的框架協議,已經為交易的成功埋下了伏筆。在談框架協議的時候,有一把殺手锏可用,用的好,交易成功的概率至少提高50%。這把殺手锏是什么?自然非交易保證金莫屬了.
并購交易的三板斧
- 本文分類:資本運作
- 本文標簽:并購交易
- 瀏覽次數:14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4-02-18 11:35:38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zb/29169
- 上一篇 > 什么樣的公司適合新三板?
- 下一篇 > 上市公司“對賭協議”會計與稅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