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巴菲特在股票投資上遠遠比其他所有人更加成功呢?巴菲特的選股策略又與我們普通的投資者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張雪奎講師前幾天就聽過有人發表高論:現在是大牛市,隨便選,我的股票收益率比股神巴菲特還要高。
從2005年6月到2007年年底,毫無疑問,中國股市是一個大牛市。2010年10月開始又將是一輪大牛市。毫無疑問,有很多很多中國投資者的收益率都比巴菲特要高,幾乎可以說,在中國的大牛市里出現了很多比巴菲特還要神的股神。
但是,一個人的選股水平如何,要和平均水平相比,才能正確衡量出來。股票指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盤,它代表了股市中所有股票的平均漲幅。如果你的選股業績水平,超過大盤平均漲幅,說明你的選股水平高。否則,即使賺錢,如果低于大盤平均漲幅水平,也說明你的選股水平比較差。
因為你只要買入一個指數基金,比如上證ETF50、上證ETF180、深證ETF100,相當于按照相應的股票指數,買入所有的指數成份股,或者說相當于買入了大盤,你選了所有的股票,也就是說你什么股票也不用選,就可以取得與指數漲幅相同的收益率。這是最笨也是最省力的選股方法,什么心也不用操,就能取得股市平均收益率水平。
如果你辛辛苦苦通過看報紙、聽消息來選股,卻連股市平均收益率水平也達不到,那你不是白忙活了嗎?為什么不干脆買指數基金,然后什么心也不操呢?統計數據調查表明,在大牛市里,大部分人遠遠落后于大盤,事實證明,盡管他們用了很多心血、很多時間來選股,結果證明是白忙活。
《中國證券報》與大智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曾經聯合舉辦了投資者收益情況網上有獎調查,總共收到了7735份問卷反饋。調查結果表明,只有5%的投資者跑贏大盤,95%的投資者在牛市中只賺指數不賺錢。甚至有相當多的股民在2007年的大牛市里反而虧損。
巴菲特曾經這樣比喻大牛市:再沒有比參與一場大牛市更讓人興奮的了,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漲,就好像潮水來了,什么東西都往上漂。但是巴菲特也告訴我們,只有當潮水退落的時候才能看出來,到底誰沒有穿短褲,誰光著屁股。
在大牛市里,盡管跑不贏大盤,但至少還在賺錢。但如果是大熊市的話,大多數人還是跑不贏大盤,就代表他們辛辛苦苦選股,賠得比大盤還要慘。
再往前看,上證指數從2001年6月最高的2245點,一直下跌到2005年6月的998點,這4年是大熊市,大盤下跌了65%。但很多股民賠得比大盤慘多了,有不少人甚至傾家蕩產。大多數投資者無法戰勝市場,中國股市如此,美國股市也是如此。
根據美國過去200年的歷史統計數據表明,在股市上,3個人中就是兩個人都無法跑贏大盤,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投資業績落后于市場平均水平。
個人投資者如此,專業投資者同樣如此,美國十個基金經理有七個跑不過大盤,連市場平均水平也做不到。
股市投資者的輸家與贏家大致比例是:美國:10投7賠2平1賺;中國:10投8賠1.5平0.5賺。
也就是說,中國10個股票投資者里面,8個跑輸大盤,1.5個基本與大盤持平,只有0.5個人能夠超越大盤,成為大贏家。為什么中國的投資者比美國虧損面大,原因含簡單,中國股市莊家在控制。
而巴菲特在1966年到2006年這40年里,取得了3600多倍的業績,他的業績是美國股市同期漲幅的55倍。
為什么巴菲特的投資業績這么好,而大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業績這么糟糕呢?關鍵在于選股不同。大多數人選的股票都是"只小小鳥,想要飛卻怎么也飛不高",而巴菲特選的呢,卻是一只只"大鵬鳥",想要飛多高就能飛多高。
從1977年~2004年這27年多,巴菲特一共只精選了22只股票,其中只有7只是重倉股,投資了40多億美元,賺了280多億美元,平均每只股票都能賺7倍。
為什么巴菲特選的股票漲得這么好?因為巴菲特的選股方法和大多數人不同。
研究結果表明,很多投資者只關心股市是漲是跌,是牛是熊,想以大盤漲跌來決定買入、賣出時機,進行波段操作來賺錢。
各位你想一想,你很想送你的小孩到一個好的高中學校,因為這個學校平均升學率高。是不是到了好的學校,你的小孩就肯定能夠考上名牌大學呢?未必。
因為學校平均升學率高,不代表你的小孩學習成績高。相反,是不是到了差的學校,你的小孩就肯定就考不上名牌大學呢?未必。因為平均水平差,不代表你的小孩學習成績差。
事實上大盤指數只代表了股市中所有股票的平均漲幅和跌幅,并不能代表你選的股票漲多少和跌多少。
大牛市并不代表你的股票肯定會大漲,大熊市也并代表你的股票會大跌。
而且,在你的一生中,肯定要有很多次大牛市和大熊市,關鍵是經過一系列牛市和熊市后,長期來看仍然能夠戰勝市場,賺到比指數漲幅更多的錢。要想在股票上賺錢,關鍵不在于預測股市會漲會跌,來進行波段操作,而是要精選個股。
事實表明:大牛市并不是選什么股票都賺錢,選錯股票照樣虧錢;大熊市并不是選什么股票都賠錢,選對股票照樣賺錢;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要想賺錢,選股是關鍵。
說得通俗一點,關鍵不在于大家平均賺了多少錢,關鍵在于你選的股票給你的口袋里賺了多少錢。巴菲特選股的方法與大多數人不同,他選股時根本不看大盤漲跌,他只看個股。
有些投資者會說了:"我也是精選個股,但我精選出的個股還是沒賺多少錢,還是跑輸了大盤。"
同樣是精選個股,但是巴菲特精選個股的方法,非常與眾不同,我總結為三大不同:態度不同,標準不同,數量不同。
巴菲特的選股態度
每到大學畢業生畢業、找工作時,當父母的都非常擔心,一旦孩子有一個面試的機會,這些家長都苦口婆心地勸自己的孩子:要把握好機會,在面試找工作時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有一次,一位家長剛說完孩子,一轉身開始給自己的朋友打電話:"哎!哥兒們給我推薦只股票,最近我的股票可不靈了,好幾天都沒漲多少,你趕緊給我推薦幾只股票,我做個短線,好賺一把。"然后這孩子一聽,就說:"老爸,你剛才勸我要慎重、慎重的,我看你選股票,投資個好幾萬元錢,比我面試時做道選擇題還要隨便。"
這老爸就說:"這不一樣,你面試找工作,那是一生的重大選擇,我這是做短線,只是一個小小的臨時選擇。"
孩子說:"可是你也是投了好幾萬元錢啊,如果虧了,一虧就是我以后好幾個月的工資呢。"
老爸無語。沒辦法,孩子說到自己的痛處了。
其實,所有的選擇都很重要,因為每一個選擇都會影響最后的成敗。答案選擇影響高考成敗,大學選擇影響人生成敗,股票選擇影響投資成敗。而所有選擇要想做到正確,態度非常關鍵。
有句名言是,態度決定一切。大多數人遭遇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選擇時過于輕率;大多數人投資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選股過于輕率。
有意思的是,很多在平時生活和工作中在做出選擇時相當慎重的人,在選股時卻相當輕率。
我們看看很多他們是怎么選股的:給朋友打個電話,朋友一說什么什么股票好,有消息,有人做,放下電話,二話不說,買!看看報紙上的股評,看看研究報告,專家一推薦說什么什么股票好,報紙一扔,二話不說,買!打開電腦行情,看看走勢圖,什么頭肩頂,什么第幾浪,要向上突破,買!
我有時和這些朋友開玩笑:你是大款啊?你要投資成千上萬元,甚至幾萬、幾十萬,選一只股票,眼睛都不眨,比劉翔跨欄的速度還快,他用12秒88,你只用1秒88。可是,你在商場選一件幾百元錢的衣服,也會跑好幾家商店,比較好幾個牌子,花上半天也選不出一件喜歡的衣服。
我看,甚至你去超市買一筒幾元錢的手紙,比選股花的時間還要多得多。為什么啊?
“不一樣啊。”我買東西是為了以后長期用,我買股票是為了賺錢就趕緊拋,只是暫時拿幾天,看看情況再說。"
有人把這種短線投機比喻為擊鼓傳花。我們大家都玩過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響起,每個人都飛快地把花傳給下一家,生怕鼓聲一停,花留在自己手上,自己就了輸家。
股市上人們玩的游戲更像是擊鼓傳垃圾:上漲的鼓聲如雷,人們都把股票當做垃圾,都想在上面賺一把,但又不敢拿太久,生怕上漲的鼓聲一停,股票爛在自己手里,真的成了垃圾。
中國人的語言能力實在是一流,用一個非常形象的詞描繪了這些短線投機者的想法和做法:炒股。
他們的態度是:炒一把就走。
投資理財講師張雪奎稱這類人的選股態度是一夜情。有些人想追美女,刺激一下,又怕承擔責任,于是就搞一夜情,他們的態度是:玩一把就走。
一夜情追求的不是愛情,而是情愛。炒股者追逐的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種短線投機的方法,能賺錢嗎?短期內,也許能,運氣好誰都能賺錢。但長期內,很難賺錢,很容易虧錢。
原因很簡單:久賭必輸。
根本不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根本不知道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每一次輕率地選股,其實就是在賭博。賭一次兩次可能會贏,但一直賭下去,最終只會輸。
巴菲特認為:"沒有人能夠像蜜蜂從一朵小花飛到小花一樣頻繁買進賣出取得長期的投資成功。"
從一個美女換到另一個美女,頻繁搞一夜情,玩一把就走,不可能找到真正長久的愛情。
從一個股票換到另一個股票,頻繁炒短線,不可能獲得長期的投資成功。
巴菲特選股的態度是什么呢?選股如選妻。
這里選妻并不專指男性選擇妻子,而是泛指選擇終生伴侶。巴菲特是男性,所以說是選股如選妻,如果說巴菲特是 女性 的話,可能會說選股如選夫了。
巴菲特說他“選股的態度和選擇終生伴侶的態度完全相同。在伯克希爾所有的投資活動中,最讓我和查理興奮的是買入一家由我們喜愛、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出眾的經濟前景的卓越企業。這種買入機會難得一見,但我們始終在尋找。
我們尋找投資對象的態度與尋找終身伴侶的態度完全相同:我們需要積極的行動、高昂的興趣和開放的思維,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
巴菲特真的做到選股如選妻嗎?
巴菲特從1977年~2004年這27年,只選擇了22只股票,重倉投資的只有7只股票,這7只股票占所有股票盈利的87%,巴菲特平均4年才選出一只重倉股,比我們很多人找一個老婆花的時間都長。
巴菲特選股如選妻,而且伴股如伴妻,他追求的不是一夜情,而是一生情:"我最喜歡持有一只股票的時間是:永遠。"
"我和查理都希望長期持有我們的股票。事實上,我們希望與我們持有的股票白頭偕老,相伴到永遠。"
"我們喜歡購買企業。我們不喜歡出售,我們希望與企業終生相伴"。
可能你一聽,絕對不相信:這不是炒股炒成股東,長期套牢嗎?是的,巴菲特就是主動長期套牢,心甘情愿長期做股東。
他這樣伴股如伴妻賺錢嗎?巴菲特1976年投資4571萬美元GEICO保險公司,持有20年,盈利23億,增值50倍1989年投資6億美元買入吉列刀片,到2007年初持有15年,賺了45億,投資收益率7.5倍巴菲特在1989年投資13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股票,至2006年底,持有19年,盈利83億,漲幅6.4倍以上。
1973年巴菲特用1062萬美元買入華盛頓郵報股票,2006年底增值為12.88億美元,持有33年,投資收益率高達127倍。
這是他投資收益率最高,也是持股期限最長的一只股票。
巴菲特的7只重倉股票都是買入后,一直持有,持有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股也不動。他持有只重倉股的時間,要比很多人婚姻持續的時間都要長的多,他長期持有的收益率,也要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多。
婚姻專家研究發現,婚姻持續的時間越長,雙方的幸福程度越深。
投資專家研究發現,持有股票的時間越長,投資盈利的可能性越大,投資收益率越高。
態度不同,行為就不同,后果就不同。
但是你會這樣選老婆嗎?你會不會到婚姻介紹所,一聽那里的婚姻咨詢專家推薦說哪個姑娘好,馬上就結婚?你會不會給朋友打個電話,一聽朋友說哪個姑娘好、家庭好,放下電話,二話不說就結婚?
你肯定會說,那可真成了神經病,誰這么草率結婚呢?可是為會什么會這樣輕率選股呢?一看報紙,一看電視,一聽廣播,一聽什么什么專家推薦哪個股票好,馬上就買。一聽朋友說哪個股票好,有消息,有莊家,馬上就跟。
如果你抱的不是一夜情的態度,炒一把就走,而是像巴菲特一樣,抱著選股如選妻的態度,你還會這樣輕率嗎?你不愿和一個姑娘相伴一生,就不要隨便和她相伴一夜。
同樣巴菲特告訴我們選股態度要和選妻的態度一樣慎重:巴菲特告訴過我們,買股票就是買企業。
"我們希望你將自己看成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對這家企業的股票你愿意無限期地持有,就像你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合伙擁有一個農場或一套公寓那樣。"
婚姻一生幸福的人的經驗表明,選擇的態度越慎重,越可能得到最大的幸福。
投資一生成功的人,像巴菲特這樣最成功的投資大師,他們的經驗表明,選股的態度越慎重,越可能最終會得到巨大的回報:"我們長期持有的行為表明了我們的觀點:股票市場的作用是一個重新配置資源的中心,資金通過這個中心從頻繁交易的投資者流向耐心持有的長期投資者"。
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決定投資成敗。
態度不同,選股不同,業績也就不同。
巴菲特認為,選股態度過于輕率,會造成投資決策上的重大錯誤,市場上的錢,最終會從那些沒有耐心、輕率選股的人的口袋里流出,慢慢流到有耐心而且慎重選股的投資者的口袋里。
你選擇人生伴侶的態度越慎重,你選擇時就會越仔細、越認真地觀察了解對方,犯下大錯的可能性就越小,選到合適伴侶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你選股如選妻,你選股的態度就越慎重,你選股時就會越仔細越認真地分析了解 上市 公司,犯下大錯的可能性就越小,選到好公司、好股票的可能性就越大。
因此巴菲特一再強調,選股如選妻,選擇股票態度就應該像選擇人生伴侶那樣慎重,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