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銷3.0時代,以下幾種營銷傳播新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企業的商業化運營。
小i機器人:網絡精準營銷的武器
新婚的王小妹最近有點煩,因為欠缺兩性知識的她很犯愁怎樣去咨詢安全的避孕方式,性格內向的她無論如何也不好意識去請教好友或醫生。正在陷入苦惱的她,在MSN上遇到了一個叫“媽富隆”的小i機器人。
媽福隆是知名的避孕品牌,而小i機器人則是媽福隆則是一名全天候信息解說員——她耐心、她有禮貌、她無所不知,更重要的是她從不疲倦,因為她是一名網絡機器人。
當王小妹向機器人提出一連串的問題時,機器人豐富的避孕知識讓她總滿意而歸,同時機器人從不“越軌”,向她問其他敏感的信息,更人性的是,機器人能揣摩她的“羞問”心理,總從她的繞圈提問中理解到什么,并有針對性提出一些實際建議,如為王小妹設計了適合自己身體周期的避孕建議等等。漸漸,王小妹已經將機器人當作了可信任的隨身醫生,媽富隆也自然而然成為王小妹避孕產品的第一選擇。
與許多營銷的新技術一樣,i機器人的出現也是商業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自然產物——網絡社會的普及IM即時溝通軟件的頻繁使用就是i機器人出現的最重要基礎。
i機器人由微軟MSN全球智能機器人的獨家合作伙伴公司開發。小i就像MSN好友列表里的一個好友,網民可以跟他聊天,它可以回答你任何的問題,它是一個智能搜索工具,能跟網民互動交流。
“小i”機器人在MSN、QQ的用戶群中早已名聲在外,從天氣預報、查地圖、訂機票到讀新聞、看電影、下音樂,小“i”提供的信息和服務可以說應有盡有。可以說,小“i”機器人正在讓網民的生活更加自主化,社區化,人性化。
“媽富隆營銷機器人”和“強生MOMO機器人”,是目前小i最為成功的兩個機器人。媽富隆作為一種口服避孕藥,因其涉及個人隱私,所以受到許多MSN白領用戶的歡迎,據悉,至少有10萬MSN用戶添加了“媽富隆機器人”,并同機器人交流相關問題;
而因為有許多用戶針對強生隱形眼鏡提問,強生MOMO機器人就可對此做出回答。
“小i”機器人正在成為網絡精準營銷的新武器。與媽富隆以及強生一樣,茶飲料的著名品牌立頓也看到了小i的強大營銷拉動力。
立頓針對壓力中的白領們總是度過一個昏沉、缺乏靈感下午的現實問題,抓住了提神醒腦、獲取靈感的消費訴求,通過設立“小i”的網絡機器人來傳達立頓的“靈感”。而立頓與小i機器人的合作,不僅是看中了小i機器人在即時通訊平臺用戶中超高的人氣和較強的用戶粘度。更重要的是,機器人營銷所代表的“自愿、便捷、可靠”三大要素真正能體現立頓“以人為本”的品牌訴求。
SNS:病毒營銷的裂變效應
2008年,一個叫開心網的游戲網站紅遍中國,通過買賣好友、搶車位之類的小游戲插件,開心網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網羅了一大批白領用戶,許多著名的品牌也開始展開嵌入營銷,汽車手機樓盤等一大批著名品牌的產品在開心網隨處可見,用戶通過虛擬貨幣就可以虛擬擁有,提前體驗產品使用的感覺。網上甚至開始流傳一句話:“如果你沒有上過開心網,那你一定沒有跟上潮流。”
開心網的流行讓所有人開始認識到SNS的威力。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從營銷工具的角度而言,SNS上每一個用戶實際上是網絡營銷的一個結點,借助用戶間人與人關系的黏性與信任,SNS的使用者往往會傾向于選擇其好友選擇的商品和服務,這就讓SNS具有了廣告價值,根據關系數據,廣告主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廣告投放。
氣味營銷:營銷于無形
在閱讀雜志廣告時,當你看到色彩誘人、讓人垂誕欲滴的食品時,腦海必然會產生關于此食物的各種聯想,如果在此時,雜志里散發出此食物的芳香味道,是否能讓你更產生強烈的吃的欲望?
作為一種營銷的新方式,這種以氣味為武器的隱性營銷或聯想營銷方式正在流利。越來越多的 市場營銷 人員把增加氣味的做法看作使他們的廣告脫穎而出的一種方法。佐治亞州立大學市場營銷副教授帕姆•朔爾德•埃倫(Pam Scholder Ellen)認為氣味是一個強有力的廣告工具,因為它能夠使人身臨其境,并且在幾秒鐘時間內征服消費者,促使他們產生購買心理。
通過氣味激發消費者對于產品、品牌的記憶與好感,這是對傳統營銷的顛覆,也是在新營銷環境下的思維創新。它相對于信息傳播的對消費者視覺悟的疲勞式轟炸,氣味營銷顯得更加隱性也更為特別,或許就在不經意間、一種淡淡的清香就會忽然間使人勾起某種美好的記憶,自然而然地使人對品牌產生好感或對產品產生購買的沖動。
不著文字,無需喧嘩,營銷于無形,而同樣能夠有效征服消費者,這或許就是營銷的一種至高境界,這也是味覺營銷給我們的最好啟示。
IM:營銷傳播新引擎
IM(Instant Message)意為即時通訊,是一種類似電子郵件的聯機通信方式。顧名思義,主要區別是IM具有即時性。IM需要特殊的軟件程序,如MSN、OICQ、QQ等。
對于一名網民來說,IM即時通訊軟件的賬號幾乎就是網絡身份證,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IM軟件市場,更是有著數量龐大的IM用戶。
與一般的營銷傳播手段不同的是,IM營銷面對的都是朋友或熟人,所以信息宣傳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毫無疑問大大地加強。在一個商業信息泛濫的社會中,許多消費者對一般性的商業廣告已經熟視無睹,但是對朋友圈中來自好友的信息還是比較愿意接受——這正是諸多企業看好IM營銷的原因所在。
IM正在形成一個龐大的社區化的平臺,人們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信息獲取、溝通、娛樂、商務等生活需求,其所帶來的巨大的商業利益與附加價值將無比驚人。
網絡游戲:虛擬世界的真實營銷
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為95.4億元人民幣,比2007年增長73.5%,大大超出46.3%的增長預期。中國網絡游戲用戶數2008年則達到了4112萬,比2007年增加18.5%,預計2010年將達4478萬。而中國的網絡游戲玩家人數更是不斷攀升,正是基于這些因素,網絡游戲不再只是青少年們沉湎時光的無聊游戲,而是變成對企業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營銷傳播新渠道——網絡游戲作為互動營銷的新媒介引起了許多商業嗅覺敏銳的廣告商。現在已經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置入式廣告出現在游戲內,游戲置入式廣告作為全球最熱門的廣告形式之一頗為引人關注。網絡游戲以其龐大豐富、消費能力高且需求各異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得到商家們的一致青睞。他們看準了網游作為新的媒介載體,目標受眾到達率極其高準的優勢,開始對其發起猛烈的進攻。
手機:互動式的移動營銷
“在你睡覺時,你希望什么樣的電子產品仍然陪伴在身邊?”隨著電信技術的發展,手機可以運用的傳播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除文字外,彩色動畫、影音乃至二維條碼等傳播形式越來越受廣告主青睞,手機逐漸成為繼電視、廣播、報刊、網絡之后的新媒體——第五媒體。
手機互動營銷以快速的、互動的、即時溝通模式取代了單向的、壓迫式的廣告傳播,而且真實的、精確的、強大的數據庫分析、挖掘功能,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溝通,并開始不斷進入主流的營銷策略之中。我們可以預料,隨著中國3G網絡應用的到來,手機互動營銷的黃金時代將真正來臨。
色彩營銷:5秒鐘打動消費者
美國營銷界總結出了“5秒定律”——消費者往往會在5秒內決定其購買意愿,而在這短短5秒內色彩占67%的決定因素。研究表明,色彩可以為產品、品牌的信息傳播擴展40%的受眾,提升人們的認知理解力達到75%。也就是說,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成功的色彩能增加15%-30%的附加值。
色彩營銷正幫助企業在第一眼給消費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打開冰山,為品牌帶來全方位的超強效果。國際流行色協會調查數據表明,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通過改變顏色的設計,可以給產品帶來10%-25%的附加值。不僅產品本身及包裝可充分利用色彩來提升價值,色彩還可以成為企業形象識別的核心理念,比如綠色的“鱷魚”、紅黃對比的“麥當勞”等等。因此,色彩營銷必將成為新一輪的營銷熱點,也是征服消費者的一種有效的 創新營銷 工具。
網絡視頻:低成本的營銷利器
“5年以后,將沒有人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是通過互聯網。”蓋茨這樣說道。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拋棄了電視轉向了網絡:通過網絡視頻,他們可以看到“嫦娥一號登月”;在網絡視頻,他們可以第一時間欣賞許多電視臺未播出的、由網友提供的“芙蓉姐姐神仙哥哥跳舞”;他們甚至可以看到許多電視臺永遠不會播出的由草根網友自制的、雖制作拙劣但是妙趣橫生的節目。
網絡視頻的流行改變了網民傳統的閱讀方式,也改變了企業的信息傳播方式——相對于單調的文字形式來說,視頻新聞能夠帶給網民們更多視聽享受。視頻在使閱讀形式變得輕松的同時,也在逐漸改變著人們由文字到視聽的網絡閱讀習慣。
網絡視頻的快速增長以及巨大的潛在空間讓所有企業都不容忽視,而通過網絡視頻進行營銷傳播,也成為了企業 營銷創新 的一種有效工具。
網絡廣播:先影響思想再影響購買行為
如果你習慣用互聯網符號標榜自己,習慣在互聯網上記錄生活,習慣以博客身份筆耕不輟地展示內心涌動,那么是時候來一次跨越性嘗試了——做“網絡播客”。“如果說博客是新一代報紙,那么‘網絡播客’就是新一代廣播。”博客理論派的蓋爾這樣說道。在許多人都覺得電臺廣播行將沒落之時,播客在互聯網上的迅速竄紅刷新了人們對廣播的新看法。傳統媒體巨頭已經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網絡播客大軍,ABC、維亞康姆、ESPN、《新聞周刊》都迅速地在其網站上推出了免費的播客服務;美國之音也將科技新聞節目制作成了MP3格式,BBC電臺、CBC電臺等相繼開通了“播客”頻道,他們不但把自己的節目上傳到網上,還通過傳統電臺播放播客上傳的內容。最大的MP3硬件廠商也迫不及待地在其新版iTunes上內置了播客功能,甚至在美國白宮的官方網站上,都已經可以定制收聽布什的播客了。毫無疑問,播客已成為網絡世界的新潮流。
iPod營銷:時尚潮流的征服者
iPod自2001年10月 上市 以來已經售出4220萬部,而僅僅2005年暑假,就售出了1400萬部,預計2009年iPod的數量將達到6500萬部。iPod的普遍存在構建出了一個iPod王國——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沒有競爭性的、完全排他的品牌王國,或者就是利益平臺,而眾多的品牌都在思考如何能將自己和這個小小的電子設備帶來的新市場聯系起來。
隨著2005年11月可以播放視頻的iPod的上市、《絕望的主婦》、比基尼泳裝美女表演以及你最喜歡的雞肉菜譜……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通過iPod的小屏幕傳送,iPod變成了一個功能強大的集成平臺。更重要的是iPod擁有者都是時尚的潮流族,他們具有很強的購買力,這些正是諸多品牌所看中的。有些企業已經看好iPod這個獨一無二的平臺,著手設計獨特的營銷傳播策略。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