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尺劍是何物呢?作為秦漢革命的圣物,一直收藏在國家武庫里,500多年后一個寧靜的夜,被火焰聲敲破了,晉帝國武庫大火,燒掉上千年的珍貴收藏,傳說劉邦的三尺劍卻帶著光芒劃破大氣層,直沖蒼茫宇宙而去。或許去了絕地戰士的手中,去開創總星系帝國時代吧?
劉邦不是武夫,為什么他卻反復強調使用三尺武器得的天下呢?我們不妨這么理解:三尺劍只是一個比喻,是比喻一種性格,一種策略,這種性格就是:天真而不幼稚;這策略簡而言之就是:組合經營。
組合策略一:想要保住本錢必先舍得本錢
公元前206年,秦帝國這家巨無霸公司因為管理制度滯后,以治理秦國人的手段來治理天下人,引起天下人不適,于是垮臺了。局面由一家控股回到大家聯合控股的地步。
由東逃轉為東向
革命功臣劉邦卻被分配到了偏遠的西部:巴蜀和漢中。其實,也不要埋怨項羽不公正,因為人家楚、韓、魏、趙、齊都是有祖業的,革命勝利了,他們拿著原來的地契要回祖業,理所當然。
可你劉邦的祖業在哪?總不至于把戰友的地盤給你吧?分到巴蜀也是不得已的計劃
,安分吧。能安分嗎?不能。天下的形勢是好動不好靜的,靜守的過程其實就是貶值的過程。項羽在東邊的彭城,無論資源還是人力,都占優勢。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講究資源和人力基數的,基數大的,發展相對也快。六國在東邊,有優勢基數墊底,就算不發展都是在發展。
劉邦呢?坐守巴蜀漢中,雖說沃野千里,但和東邊比起來,終究基數薄,守著這塊薄餅,越啃越薄,所以說,靜守過程就是貶值過程、等死過程,等東西邊的基數對比積累到可質變的程度時,項羽或者項羽的后人一舉就可以收拾掉你劉邦。
大家都不糊涂,都不愿意坐等貶值,于是跑人,劉邦燒掉棧道都不能阻止人力大量流失,跑得劉邦坐立不安。良策何在?韓信說得好:東向!由阻止大家向東跑,變成組織大家向東跑,跑出一條生路,跑出一條陽光大道。
評點:想要保本必先舍本,從來沒有坐著本錢保住本錢的神話。韓信提出的東向政策其實就是激進的風險經營。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國家,如果不冒點風險,不僅不能發達,恐怕連生存都成問題。當年清朝閉關鎖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貶值的過程,一直貶到被西方列強打得滿頭包。
組合策略二:細分風險政策激活韓信這顆棋
東向進取政策是正確的,實現的過程卻是曲折的,想通了并不等于就辦通了。劉邦突破封鎖,直接參與中原逐鹿??墒聦嵶C明,劉邦此次確實玩高了。他三十萬大軍居然被項羽三萬人包圍了三重,三十萬人如三十萬豬,一頭頭地被楚軍推擠到靈璧東面的睢水里,淹死十幾萬。正面跟項羽玩風險經營?下場就是這樣的。
韓信正面未必贏項羽
不僅劉邦玩不起,就算天才如韓信也玩不起。大家都以為韓信是軍事天才,是他的十面埋伏玩死了項羽,可奇怪的是,在跟著劉邦一起當面與項羽沖突的時候,韓信并沒有顯示出他的天才。睢水一戰,想必韓信也擁擠在那一群逃命的士兵當中,驚慌失措。
古代戰爭往往很吊詭,在大戰時候往往會來一陣大風,劉邦被困的時候,就來了一陣大風,能拔起參天古木,劉邦就這么被拔出重圍,估計以后《大風歌》的靈感就來源于此吧。
慘烈的敗局說明:風險政策也要細分,風險系數也要分個三六九等。于是,劉邦的政策在這時有了微妙的變化,他親自操作風險系數最大的項目——繼續與項羽正面打,卻將韓信這顆棋子從身邊投出去,投到與魏國、趙國、齊國作戰的戰場上去,這些諸侯遠不如項羽強大,這等于讓韓信從事風險系數稍次的項目。
韓信遠離劉邦大顯身手
奇妙的是,韓信這顆棋一旦遠離劉邦,馬上就被激活了,聲東擊西擊破魏國,背水一戰擊破趙國。從項羽手里失去的,卻從韓信的戰場收取回來了。劉邦的組合政策開始見效。
評點:細分風險政策也就是分化風險,大家不會一起玩完,在此處失利,在彼處卻可以補償回來。打個淺顯的比喻:炒A股失敗,炒H股卻賺回來了。
自古至今還有個這樣的現象:一些良將離君王越遠就越有作為,仗打得越精彩。運用到市場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組合策略三:單槍匹馬奪回新收益
韓信在邊緣戰場大獲收益,收割了魏、趙、齊這些豐碩的果實,在經營中壯大起來。而可憐的劉邦,一直在高風險操作:跟項羽玩命。而且玩得顆粒無收,賭本沒有了,但還是得玩,怎么玩?找新的賭本。新的賭本從哪里拿?從韓信那里拿。韓信會給嗎?此時的韓信跟劉邦似乎已不是純粹的上下級關系,韓信賺了,劉邦虧了,要從韓信的腰包里掏資本給劉邦,恐怕是有難度的。
韓信躺在勝利果實上睡大覺
且看劉邦是如何收回控制權的。公元前204年6月的一個凌晨,可能還殘月在天,一身征塵、狼狽不堪的劉邦剛從項羽的追殺中逃出來,他只帶著滕公,騎著馬,趟過河水,沖到了韓信的軍營前。哨兵問話,劉邦卻動了下腦筋。怎么介紹自己?介紹自己是漢王?那好,馬上通知韓信,馬上隆重歡迎,在這個過程中,韓信就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這樣的場合提出借兵,韓信極有可能說:老板,我這邊經營也不易,抽不出人呢。怎么?要十萬,對不起老板,我只能借5000給你。君臣雙方馬上會陷入討價還價的困局。劉邦反應快,很低調地說:我是漢王的使者。低身份行事反而更方便。劉邦在獲得放行后,立即沖進韓信的臥室,一把奪走放在臥室的軍印。
此時的韓信在干什么?在睡覺,躺在勝利的果實上睡覺。韓信啊韓信,政治軍事斗爭本來就是件連眼睛都不能眨一下的技術活,你卻睡覺了!等韓信醒來,軍印已經在劉邦手中,兩人從同盟關系恢復成君臣關系。
韓信一路收割的果實,卻被早起的劉邦輕輕松松收取走了,又拿著這些賭本跟項羽玩命去。史載:“漢王得韓信軍,復大振。”如果不及時奪回收益,那么組合經營就等于散架了。
評點:劉邦了不起的領導藝術就在于放得開手,讓韓信千里之外去發展;卻又收得攏網,自己的本錢由別人操作,生息了,毫不猶豫地將本錢利息全收回來。
組合策略四:分紅但不分家
劉邦跟項羽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敢于分紅,后者在分紅方面卻磨磨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