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道營銷投資機構董事長張桓作客中國營銷資源在線嘉賓訪談室。
主持人:張小霞(中國營銷資源在線記者)
嘉賓:張桓(尚道營銷投資機構董事長)
地點:中國營銷資源在線嘉賓訪談室
與女人“結緣”,成功緣于定位
主持人:尚道以及你個人成功的關鍵點是什么?能否歸結為“女性營銷”這個清晰的定位?
張桓:假設這是成功的話,有幾個關鍵點,定位是其中一個。
如今做營銷咨詢、
營銷策劃
的同行很多,每個人都說自己很牛、很專業、很大牌、很理論,或者擁有很多案例、經驗。我們是后來者,就得在給客戶定位之前先給自己定位。我覺得我們“女性營銷”的定位是切入得比較好,不是按照傳統的廣告、設計、調研、公關,因為那樣蛋糕就分了很多塊,但我等于把營銷資源的市場分為兩半,而且其實女性營銷還是占了80%的蛋糕份額。
第二點,跟其他靠賣知識、賣時間的同行不一樣的是,我們公司進行咨詢投資化,不把人、時間當做產品。在中國,時間和知識是很廉價的,而我們入股很多客戶,譬如哎呀呀企業,并和客戶建立一種長期依賴的關系。成為客戶的股東了,你的收入是很穩定的,你的發展也是呈幾何數。
主持人:其中最關鍵的核心點能不能歸結為定位呢?
張桓:對,定位切入得很好。
主持人:如今一提起你,都會聯想到“中國女性營銷第一人”、“得女人者得天下”,而尚道是一家專業的女性營銷機構。這就是清晰定位的力量所在吧?你覺得清晰定位對于企業,甚至個人有什么影響呢?
張桓:定位可以說是任何商業模型的“1”,產品、價格、專業都是“0”,有一個“1”串起很多“0”就行了。我們一個衛生巾的客戶副總曾說“尚道人不多,收費480萬,那么高,還一次性付費,我們能不能不給他來做?”。另一位副總說:“我想了一下,國內除了尚道專門做女性營銷,沒有第二家了,我們不找他也沒辦法。”這等于是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有定價權,就有話語權。像王老吉涼茶,它是最好的嗎?未必,但它是涼茶的標準。難道我們在女性營銷真的做得比國內其他同行好嗎?未必。可能我們其他同行在某一個方面,譬如服裝,做得比我們好,但在整個女性消費概念和認知上,我們是最好的。所以,是不是最專業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別人認為你是最專業的。
主持人:當初你是怎么選擇“女性營銷”這個定位的呢?
張桓:這個東西比較尷尬。其實企業的第一年是虧損的,那時想做汽車策劃,因為我學的是汽車,之前做的職業也是跟汽車相關。但汽車產業有十幾個,它是壟斷資源,不是市場化資源,哪怕專業做得再好,都賺不了錢。后來為了生存,照明、餐飲等,什么都做。年底盤點時,發現做美容和女鞋讓我賺到了錢。KISSCAT女鞋的老板覺得我們做得比較好,他說:“張總,你沒必要做那么多客戶啦,只要把女鞋做好就不得了了。”他說者無意,我聽著有心,就想:“對,女鞋有那么多家,我專做女鞋的話,光這個確實就不得了了。”但我還是比較貪婪,不能光做女鞋嘛,女鞋換個字就是女人。
嚴格來講,是客戶告訴我們的定位。2007年,我們就開始轉型,只做女性消費品,我們要求要了解每個城市的女人,甚至比女人自己還要了解女人。
“每周我必認識一個陌生女人,這是我給自己的任務”
主持人:那你是怎么研究了解女人的呢?
張桓:我是首先把女人當做人,這是她的社會屬性,再把她當做女性消費者。現在中國很多機構基本把女人當做消費者去研究,這是不對的。其實女人的社會屬性是第一位的,她追求安全感。女人最怕孤獨,男人最怕寂寞。人性是很重要,而不只是營銷層面的東西,營銷只是技術層面的,社會屬性之后才是營銷屬性。有了這個角度,做營銷就很有針對性了。我曾去一個美容院做調研,聽她們聊天。我發現女人去美容院做SPA時聊的都是平時聽不到的,比如她們老公怎么樣,用什么方法對付老公,怎么對付小三啊。她們怕什么,她們想什么,無意中就說著說著,把其內在的需求都說得很清楚。
主持人:那你自己是否曾站在女性的角度去做女性做的事情,體驗女性的心情或需求呢?例如到美容院做SPA?
張桓:是這樣的,我知道怎么生小孩,未必自己要去生小孩,我生不了孩子嘛,注定體驗不了的,但我能告訴你是什么情況。譬如我們之前做一個醫院的品牌,醫院每年大概是2500-3000萬的廣告投放,但每個月業績才800多萬。經調研,才發現長得一般或丑女都不喜歡整形,她們靠知識、文化來獲得社會榮譽,但相反,從小就是班花、系花、校花的,大都是追求完美主義,不想讓自己在大都市被落下,仍想靠外在來吸引別人的注意。那我們就總結到:這種非常漂亮的女孩才來整形。她們散落在哪呢?學藝術專業的、從事演藝事業的啦,目標一集中,后面一投放,現在每個月業績可以達到1500萬。他的策略改變很大嗎?沒有,只是知道了誰是你的目標投放者。所以我們的調研、了解很重要。
主持人:除了調研,還通過什么途徑去了解女性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渴望?
張桓:我們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不是調研,而是觀察。所謂的觀察,比如我們經常跟一個女孩子在一起,發現這女孩子在結婚問題上糾結很久。這趨近女人的消費心態和性格問題,大部分女人都這樣。她婚前顧慮很多,會猶豫我是否就真要嫁給這個男人了?婚后就基本不會態度顧慮了;男人就不同,他認為這不就是結婚嘛,結婚很草率,但結后卻往往有很多想法。我們就是通過在旁邊去看、去聽、去了解,其實女人的消費和她們的生活差不多。
另外,我們有自己的數據庫,叫“她百科”,有尚道固定的樣本群體。譬如說,歐萊雅企業的一女員工就是一樣本,而針對歐萊雅的外企收入、消費心態等,總結她的消費規律、特點、解決方案,我們有很多這樣的樣本量和個體數據。
主持人:你對女性的研究是天賦呢?還是因后天的深入了解而有所得?
張桓:肯定不是天賦,因為我是從小見女孩子就臉紅的人,應該是后天無心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