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高端的全國名酒和泛區域名酒廠家要重新回到市場上來,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首先是重新思考企業的戰略,明晰自己是生產企業,而不是全能的產銷一體型的全能性企業;其次是重新明晰職責,把流通渠道的責任和權力交給經銷商,他們才是正真意義上的商,自己不要想著所謂的渠道下沉,去做
銷售
;第三就是要改變作風,以前的大區經理就是大爺,隨時給經銷商下圣旨,動不動就要取消資格的做法趕緊咽回肚子里,市場已經不是以前的市場了,大爺不能做了,還是乖乖做好服務,不然還不知道誰拿下誰那;第四就是在產品線上重新梳理,腰部價位才是競爭的重點,腰桿不硬,如何抬起頭來;第五是要改變以前的官僚和好大喜功的作風,一味的壓貨是不可取的,多到市場上走走,而不是閉門想銷售目標;最后就是及時兌現對經銷商的承諾,很多積壓幾年的返利、獎勵也該兌現了,沒有誠信的企業就不會有未來。
作為區域的生產企業必須抓住當前有利的時機,快速的取得主動權,爭取有個好的發展。首先是和當地經銷商做好聯盟體,全面、實效共同做市場;其次是樹立自己的美譽度,不要說了不做,做了不算,打消本地經銷商不做本地酒的魔咒;最后就是一心一意做好酒質,酒品才是競爭的最終落腳點,一味的假大空,華而不實來忽悠消費者,早死的肯定是自己。
既然說了廠家的一些問題,經銷商并不是沒有問題,改變要從自身開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里也要把經銷商不同的定位和市場區域來分開對待。作為銷售全國性品牌的經銷商應該:一是從心理上要改變不敢說話,不敢做市場,不敢對廠家說不的膽小怕事思想,畢竟現在市場相當難做,廠家做銷售很多不利因素已經凸顯,“好產品不怕沒人做,不怕沒人買”的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二是樹立正確的合作觀和市場觀,不要做品牌三心二意,既然廠家全力支持,那就專一做市場,只要自己有了市場、網絡,廠家當然不會取消自己的資格;三就是要有長期的人才戰略,大部分經銷商的目光短視,幾乎很難有正真意義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強硬隊伍,用人是過了初一不想十五,而銷售人員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年終獎拿到手,腳底抹油溜之大吉,這才是經銷商要命的軟肋。
主做區域企業產品的經銷商,在這次浪潮中相對而言沖擊力會小一些,但并不是一點也沒有,也要引起注意。在品牌選擇上要選擇自己區域內的前幾名作為重點經營品牌,也要觀望全國的中低端產品走勢,誠心實意的和企業合作,不可同床異夢,吃著碗里的望著鍋里的,最終吃虧還是自己。人才也是區域經銷商的發展瓶頸,長遠來看還是要培養一批自己的隊伍,不要天天想著東去挖一個,西去挖一個,也不是長久之計。還有就是和廠家的合作中自己做市場才是硬道理,不要一味要政策,要資源,市場做起來效益自然就有了。最后要相信,未來幾年是區域品牌快速發展的時期,區域經銷商的黃金期也隨之來了,不要已失去了才千古恨。
在行業發展的艱難期,是有堅持和有耐力,有思路和有行動的人的天下。天天抱怨是沒用的,只有行動才有結果。每個人找準自己的位置,各行其道,才是王道。